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王选章

双月刊

1000-5617

0451-86329229;88067533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Journal Natural Science Journal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刊物。主要用以反映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教学、科研成果,同时也刊登部分优秀的外来稿件。欢迎广大读者为本刊积极撰稿。本刊对来稿提出如下要求:1 文稿要求用16开方格纸誉写清楚,务求文理通顺,字迹工整。字数一般不超过6000字(含图表)。来稿请附不超过200字的中文摘要,不超过1000个字符的英文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关键词3-5个,来稿一式两份。2 英文摘要及其他外文字母一律打字,切勿手写。对文稿中的外文字母,请用铅笔标明文种。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符号更应写出清注明。3 欢迎软盘投稿,并附打印件两份,建议使用4号字。4 参考文献只择主要的公开发表的刊出。包括如下事项:作者、书名或文章题名。出版单位,出版年,刊期:页码。5 文稿中如有图、表,需认真绘制,并另附底图一份。设计要求简单清楚。图序、图题、表序、表题应书写清楚。6 本刊编辑对投稿有权进行增删,必要时请作者重新修改,稿件刊登后,赠送当期《学报》二本。7 投稿时,请自备底稿,不论采用与否,恕不退稿。本刊为双月刊,半年内如无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全育人"背景下职业院校长跑俱乐部人才质量评估模型构建

    乔黎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体育、艺术类的教学质量得到了重视.鉴于目前网络上没有符合长跑俱乐部人才质量评估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加权聚类算法的长跑俱乐部人才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使用模糊K原型聚类作为核心算法,为了提高评估准确率,引入特征加权算法进行优化.此外,研究中发现模型运行速度较慢,难以达到全局最优,因此采用爬山算法特高模型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自创数据集上评估正确率93.16%,聚类纯度87.07%,平均输出时间50.03s.与其他同类模型相比,该模型在运行时间、评估正确率、聚类效果等多项性能上更优,具有先进性.

    三全育人质量评估长跑FKP特征加权

    基于伏秒的反激式光伏微逆变器的仿真研究

    牛萌萌杨昊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反激式光伏微逆变器因2倍频电压纹波引起的进网电流畸变的问题,提出了 1种用于励磁电感电流断续模式下反激式光伏微逆变器的基于伏秒的控制方法.根据谐波抑制策略,对反激式光伏微逆变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利用扫频验证建模的正确性.通过推导变压器参数的设计准则,结合变压器参数与输入电压调节范围和损耗的关系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准确性,与传统开闭环电流控制方法相比,输出电流的THD更低,达 3.783%.

    反激式光伏微逆变器电流畸变优化设计仿真

    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无线充电站建模和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

    杨冬蒋玲玲王晓勇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和新能源发电相结合,有助于推动可持续能源转型,减缓气候变化,实现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和交通方式.为了在未来几年彻底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必须解决EV的充电和续航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太阳能和风能的EV无线充电仿真模型,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对无线充电站的电池进行充电,并通过2个互耦线圈之间的感应功率对EV进行无线充电.此外,提出了基于改进深度学习算法的EV充电需求预测模型.建立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注意力双向门限递归 单元(Attention-based Gated Reccurent Unit,Att-BiGRU)框架,对充电站的EV充电需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新能源无线充电站能够提高EV充电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且所提方法能够准确预测不同时间间隔的EV充电需求.与传统模型相比,所提改进模型在充电需求预测任务中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低的误差率,能够有效解决EV充电需求的随机性和波动性.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新能源发电深度学习需求预测注意力门限递归单元

    科尔沁区域典型公路段建设沿线植被覆盖度演变规律研究

    徐敬媛周嘉李昕航周芳冰...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铁力-科尔沁右翼中旗高速公路吉林段(G1015)2003年(建设前)、2015年(建设中)、2021年(建设后)的Landsat8影像作为数据源,并基于缓冲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覆盖度(FVC)对G105线路段区域植被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公路建设前,研究区范围内以中植被覆盖度为主,而公路建设期间以及公路建设完成以后,研究区范围内则转变为以低植被覆盖度为主.与公路建设前相比沿线周边环境低植被覆盖度所占面积比例增加了 54.28%,中低植被覆盖度降低了 10.64%,中植被覆盖度降低了 16.48%.由此可见,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周边环境植被产生影响严重.而建设完成后中等以上植被覆盖度增加了 1.7%,植被覆盖状况有所好转,逐渐趋于新的生态平衡.继而通过铁科公路沿线植被覆盖时序演变规律,明晰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

    高速公路建设归一化植被指数演变规律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