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朱大岭

双月刊

1000-1905

xuebao@ems.hrbmu.edu.cn;hydxb@yahoo.cn

0451-86669613

150081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姜黄素通过下调FoxM1、NEDD4及β-catenin抑制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张泽鹏沃晓嫚刘添秦文欣...
    419-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两种人黑素瘤细胞系(A375和A875)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应用MTT、划痕、Transwell实验观察姜黄素对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利用蛋白印迹技术测定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A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叉头框蛋白M1(forkhead box protein M1,FoxM1)、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蛋白4(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protein 4,NEDD4)、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与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处理后细胞相对活力下降,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01).划痕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处理后黑素瘤细胞迁移相对距离明显增加,侵袭的相对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处理后Cyclin D1和Cyclin A2、FoxM1表达水平降低(P<0.001;P<0.05);过表达FoxM1促进NEDD4表达,敲减FoxM1则抑制NEDD4表达(P<0.001).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处理后细胞核中β-catenin水平明显降低,而细胞质中β-catenin水平明显升高(P<0.001).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下调FoxM1/NEDD4和β-catenin抑制黑素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姜黄素黑素瘤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蛋白4叉头框蛋白M1β-连环蛋白

    新型微创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模型的建立

    汪增杨涛徐英杰张茸祯...
    426-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微创小鼠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模型.方法 将18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9)和新型微创主动脉弓缩窄术(novel minimally invasive 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NMI-TAC)组(n=9).对照组不做处理,NMI-TAC 组进行新型微创 TAC 术.记录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4周生存率.术后第4周采用超声检测心功能,HE染色观察心肌肥厚程度,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 NMI-TAC组手术时间约为(13.28±2.12)min,术中无小鼠死亡,术后1周死亡1只,生存率为88.89%.与对照组比较,NMI-TAC组心脏超声显示心室壁增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增加(P<0.05).HE染色显示NMI-TAC组心内膜下心肌细胞肥大.Masson染色显示NMI-TAC组心肌间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结论 新型微创TAC术能够成功构建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模型,并诱导心肌肥厚.

    主动脉弓缩窄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心力衰竭

    三七茎叶皂苷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阎曦赵华李丽
    430-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三七茎叶皂苷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三七茎叶皂苷低剂量组及三七茎叶皂苷高剂量组,采用夹闭肾蒂方法制备RIRI模型,通过摘眼球方法取血,分析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 acid,UA)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试剂盒检测肾脏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related factor-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表达.结果 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三七茎叶皂苷低、高剂量组BUN、Cr、UA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肾小球细胞呈空泡变性,间质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三七茎叶皂苷改善了肾脏组织病理性形态学变化;三七茎叶皂苷低、高剂量组肾脏组织匀浆中SOD、CAT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三七茎叶皂苷显著上调了靶向抗氧化基因Nrf-2和HO-1的表达(P<0.05).结论 三七茎叶皂苷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对RIRI损伤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三七茎叶皂苷SD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对人牙髓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杨麒麟姬红娇丁文通潘爽...
    434-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derived exo-somes,HUVECs-exo)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通过超高速离心法提取HUVECs-exo,分别用0、5、10、20 μg/mL的HUVECs-exo处理hDPSCs,通过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和Western blot研究HUVECs-exo对hDPSCs成骨/成牙分化的影响.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HUVECs-exo对hDPSCs的增殖无显著影响,Transwell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5、10μg/mL的HUVECs-exo显著地促进了 hDPSCs的迁移(P<0.05),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其对hDPSCs的矿化无显著促进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UVECs-exo未上调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水平.结论 HUVECs-exo 对 hDPSCs的增殖和成骨/成牙分化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促进hDPSCs的迁移.

    脐静脉内皮细胞外泌体牙髓干细胞牙髓再生

    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海藻酸钠纳米复合水凝胶对小鼠前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谢琪刘枫周惠王天琦...
    440-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atin methacrylate,GelMA)、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lg)及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复合水凝胶材料(GelMA-Alg-nHA),对其理化性能、细胞相容性及成骨分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紫外光交联制备GelMA-Alg-nHA复合水凝胶.将实验材料分为GelMA、GelMA-nHA、GelMA-Alg和GelMA-Alg-nHA 4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测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检测4组水凝胶对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活性、黏附、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结果 各组水凝胶均具有多孔结构,GelMA-Alg-nHA水凝胶较其余几组水凝胶孔径略小,孔洞表面更粗糙,材料强度与GelMA比较从(9.75±1.27)kPa 提高到(30.02±2.41)kPa(P<0.001).体外实验显示,GelMA-Alg-nHA 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能力更强(P<0.001).结论 GelMA-Alg-nHA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诱导MC3T3-E1成骨分化的能力,可成为潜在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海藻酸钠纳米羟基磷灰石物理化学性能成骨分化

    COVID-19流行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王超冯雪胡思宁王旖旎...
    446-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OVID-19流行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2019年2~4月(COVID-19流行前期)与2020年2~4月(COVID-19流行时期)入院治疗的AMI患者共1 08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COV-ID-19流行时期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COVID-19流行前期组700例,COVID-19流行时期组384例.根据是否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将AMI患者分为2个亚组,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 743 例,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341例,分别比较COVID-19流行对治疗策略及3个月的预后结果的影响.结果 COVID-19流行时期,AMI患者从症状出现到首次医疗接触和症状出现到手术的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4,P=0.002),STEMI患者尤为显著(P=0.020,P<0.001);接受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比率亦显著增加(P<0.001).在3个月的随访中,COVID-19流行时期患者的心源性死亡率显著高于COVID-19 流行前期(P=0.004).此外,COVID-19流行时期,男性患者的再入院率和心源性死亡率均更高(P=0.014,P=0.007).结论 COVID-19流行对AMI患者的诊断及时性、治疗时机和策略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在3个月随访中,心源性死亡人数显著增加,且主要发生在STEMI患者和男性患者中.

    COVID-19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策略预后

    血清NT-proBNP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发生左心室射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步睿胡昊李赫
    453-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伴发左心室射血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LVSD)的相关性并明确其诊断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78例AECOPD患者,根据是否存在LVS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分为 4 组:第 1 组为无 LVSD 和 CPHD 的 AECOPD(n=73);第 2 组为 AECOPD 合并 CPHD,不伴 LVSD(n=68);第 3 组为伴 LVSD 和 CPHD 的 AECOPD(n=16);第4组为AECOPD合并LVSD,不伴CPHD(n=21).比较组间NT-proBNP水平,分析NT-proBNP值与AE-COPD 患者合并LVSD的相关性.根据NT-proBNP水平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数值并选择最佳的诊断界限值.结果 ①血清NT-proBNP水平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值为1 452 pg/mL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1和0.795.结论 血清NT-proBNP与AECOPD患者伴发LVSD具有明显相关性,血清NT-proBNP≥1 452 pg/mL可作为AECOPD患者发生LVSD的辅助诊断标记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左心室射血功能障碍N末端脑钠肽前体

    以肠系膜上动脉左侧缘与右侧缘为界的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对脏器保护作用对比

    陆晓明陈学敏
    458-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以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左侧缘与右侧缘为界的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对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20年1月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拟行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患者,根据内侧界不同分为对照组(n=46)、研究组(n=49).对照组以SMA右侧缘为界实施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研究组以SMA左侧缘为界实施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病理情况、术后7 d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7 d腹泻评估量表(Diarrhea Assessment Scale,DAS)、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GLI)、性功能障碍率、排尿功能障碍率.随访1年,比较两组复发与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中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直径、阳性淋巴结数目、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总数、细胞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DAS评分、GIQLI评分、性功能障碍率、排尿功能障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失访1例,随访率为97.89%.95例患者均无瘤存活,无远处转移及复发.结论 以SMA左侧缘与右侧缘为界的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对脏器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安全、可行.

    肠系膜上动脉左侧缘右侧缘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脏器保护并发症

    固本益肠片联合英夫利昔单抗对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肠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三叶因子3表达的影响

    钱小宝刘志刘嫕
    463-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固本益肠片联合英夫利昔单抗对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肠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3,TFF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82例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法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41例,单药组予以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联合组予以固本益肠片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肠黏膜指标水平、免疫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单药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0.05);2组治疗后肠黏膜TFF3及EGF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2组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后2组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本益肠片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促进肠黏膜EGFR和TFF3表达,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英夫利昔单抗固本益肠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三叶因子

    小檗碱通过调控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抑制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智多刘爽钟璐
    468-472,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小檗碱(berberine,BBR)通过调控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long non-coding RNA metastasis-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lncRNA MALAT1)抑制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方法 采用qRT-PCR检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2017年10月~2018年8月28例卵巢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MALAT1的表达.MALAT1特异性siRNA转染SKOV3细胞,将SK-OV3细胞株随机分组:si-MALAT1组(敲减SKOV3细胞MALAT1),si-NC组(阴性对照转染的SKOV3细胞),空白对照组(未作处理的SKOV3细胞),BBR组(加入10 μmol/L小檗碱的SKOV3细胞),BBR+pcDNA-MALAT1组(加入10 μmol/L小檗碱同时过表达MALAT1的SKOV3细胞)和BBR+NC组(加入10 μmol/L小檗碱同时转染阴性对照质粒pcDNA的SKOV3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划痕实验检测沉默MALAT1后对SKOV3细胞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qRT-PCR、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等方法检测过表达MALAT1时,小檗碱对SKOV3细胞凋亡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癌旁组织及上皮细胞比较,MALAT1在卵巢癌组织及SKOV3细胞中呈高表达状态(P<0.05).与si-NC组比较,si-MAL-AT1 组SKOV3细胞凋亡增加、迁移能力明显被抑制(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入BBR后,SK-OV3细胞中MALAT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凋亡明显增加(P<0.05).与BBR+NC组比较,BBR+MAL-AT1组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迁移侵袭能力增加(P<0.05).结论 小檗碱通过调控lncRNA MALAT1抑制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

    lncRNA-MALAT1卵巢癌小檗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