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朱大岭

双月刊

1000-1905

xuebao@ems.hrbmu.edu.cn;hydxb@yahoo.cn

0451-86669613

150081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1年,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编:杨宝峰校长。该刊的栏目设置为: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综述等。主要刊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师、研究生、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及海内外校友在科研、医疗和边缘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学报》曾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质量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成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4年被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该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进展期远端胃癌第6组及其亚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夏兆立王赭罗天航
    659-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进展期远端胃癌幽门下(第6组)及其亚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远端胃癌根治术并有完整第6组及其亚组淋巴结资料的进展期胃癌患者230例,统计计算第6组及其亚组淋巴结的转移率、转移度并分析其临床危险因素.结果 230例患者中共有94例患者出现第6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0.87% (94/230),其中54例患者有6a亚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3.48% (54/230);57例患者有6i亚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4.78% (57/230);56例患者有6v亚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4.35% (56/230),3个亚组的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共清扫第6组淋巴结516枚,平均每例患者清扫第6组淋巴结(4.49±2.12)枚.其中阳性淋巴结195枚,转移度为37.79%(195/516).共清扫第6a组淋巴结162枚,其中阳性淋巴结45枚,转移度为27.8% (45/162);共清扫第6i组淋巴结124枚,其中阳性淋巴结23枚,转移度为18.5%(23/124);共清扫第6v组淋巴结160枚,其中阳性淋巴结45枚,转移度为28.1%(45/160).进一步分析临床危险因素发现,患者性别(P=0.03)、肿瘤直径(P=0.002)、远处转移M分期(P <0.001)、肿瘤TNM分期(P <0.001)与第6a亚组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直径(P=0.003)、淋巴结转移(P=0.01)、肿瘤TNM分期(P<0.001)与第6i亚组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直径(P=0.001)、远处转移M分期(P=0.013)和肿瘤TNM分期(P=0.023)与第6v亚组淋巴结转移有关.回归分析表明,肿瘤直径≥5 cm(P =0.015 & 0.019)、肿瘤TNM分期(P=0.027 & 0.045)是第6a和6i亚组淋巴结的独立危险因素;直径≥5 cm(P =0.025)、远处转移M分期(P=0.017)是第6v亚组淋巴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可切除的进展期远端胃癌中,对于肿瘤大小≥5 cm和TNM分期较晚的患者应考虑彻底廓清第6组淋巴结及其各个亚组.

    胃癌第6组淋巴结亚组危险因素

    不同磺脲类药物及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安全性分析

    张中琳秦忠豪
    664-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使用不同种类磺脲类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对磺脲类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421例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住院的正在使用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入院前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组:①胰岛素组;②格列吡嗪组;③格列奇特组;④格列喹酮组;⑤格列美脲组.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数据,并同时记录治疗效果和并发心血管终点事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磺脲类药物之间比较临床终点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磺脲类药物与胰岛素相比并没有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同药物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差异.

    磺脲类药物胰岛素2型糖尿病冠心病

    特发性耳鸣精细化检测结果分析

    袁庆焦梦思张悦
    668-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耳鸣精细化检测平台了解耳鸣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心理声学特点及耳鸣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141例患者(204耳存在耳鸣)特发性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精细化纯音测听和耳鸣检测结果及耳鸣残障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得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5.3%(78/141)患者为单侧耳鸣;86.4%(182/204)耳鸣患者存在听力损伤;72.5% (148/204)耳鸣声以纯音为主;频率以高频为主,67.2% (137/204)耳鸣频率>3 000 Hz;68.1%(139/204)耳鸣响度<5 dBSL.根据患者THI量表得分,73.8%(104/141)患者为一级耳鸣,仅2.8% (4/141)为灾难性耳鸣.结论 特发性耳鸣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听力损失,耳鸣声以柔和、高调、纯音声音多见,仅少数患者受到耳鸣的严重困扰.

    耳鸣心理声学特点精细化检测

    校园欺凌行为的性别视角分析

    肖迪李孟儒彭涛
    672-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性别角色认同、性别平等认知等方面分析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特点和差异性,为基于性别教育开展校园欺凌预防,提供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7所初级中学的初一至初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入班级调查方式,班级每位同学均可同时利用平板电脑(PAD)调查工具,通过在线方式接受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完成.结果 共调查了2 479名初中学生,其中在过去一年中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为187人(7.54%),受到欺凌行为的学生为325人(13.11%).欺凌行为和受欺凌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主要是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反击欺凌的发生次数在不同性别的欺凌行为中均排在前三位,言语欺凌、关系欺凌的发生次数在不同性别的受欺凌行为中均排在前两位.不同性别的欺凌者和受欺凌者的性别角色认同、性别平等认知存在差异性;无论欺凌者还是受欺凌者均呈现男生的性别典型化水平及性别一致性压力高于女生,且欺凌者中男生的性别满意度高于女生;无论欺凌者还是受欺凌者均呈现女生在性别平等认知的机会平等、权利义务平等、生理平等三个维度上的分值均高于男生.结论 性别角色认同、性别平等认知对于中学生的欺凌行为存在影响,学校应引导学生拥有适合自我的性别角色认同、增强性别平等认知,建立友善平等的同伴关系,进而对校园欺凌起到预防作用.

    性别角色认同性别平等认知校园欺凌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稿约

    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