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医药
哈尔滨市医学会
哈尔滨医药

哈尔滨市医学会

张叶萍

双月刊

1001-8131

zyp-yxh@163.com

0451-83080757

150076

哈尔滨市道里区民安街12号

哈尔滨医药/Journal Harbi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全国征文和发行的一本医学科技杂志,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疑难病例析评、临床医学影像、继续教育园地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地孕酮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的影响

    李幔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地孕酮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异常子宫出血患者94例,按照随机法均分为联合组(n=47)和单一组(n=47).单一组使用宫腔镜手术,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使用甲地孕酮.对比两组疗效、性激素指标[黄体刺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月经量[月经失血量(PBAC)评估表]、月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5.74%(45/47)较单一组 76.60%(36/47)高(P<0.05);与单一组比较,治疗后联合组LH、E2、FSH水平较低(P<0.05);与单一组比较,治疗后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小,且HCT、Hb水平高(P<0.05);与单一组比较,治疗后联合组PBAC评分低,月经时间短(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 8.51%(4/47)与单一组21.28%(10/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 12 个月复发率6.67%(3/45)、11.11%(5/45)较单一组21.74%(10/46)、28.26%(13/46)低(P<0.05).结论 甲地孕酮配合宫腔镜手术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效果明显,可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和异常出血情况,并可降低复发率.

    异常子宫出血甲地孕酮宫腔镜手术性激素子宫内膜厚度

    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詹珂李浩吕明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鲑鱼降钙素联合阿法骨化醇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9 例.常规组予以阿法骨化醇,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鲑鱼降钙素.对比两组疗效、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密度(股骨颈、Ward,s三角区、粗隆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基维生素D、碱性磷酸酶(AKP)]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 94.87%(37/39)较常规组 76.92%(30/39)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ODI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股骨颈、Ward's三角区、粗隆骨密度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BGP、β-CTX、PTH、AKP较常规组低,25羟基维生素D较常规组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2.82%(5/39)较常规组 33.33%(13/39)低(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予以鲑鱼降钙素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疗效,减轻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且具有安全性.

    骨质疏松症阿法骨化醇鲑鱼降钙素

    氢氧化钙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对慢性牙髓炎患者疼痛及预后的影响

    赵阳阳邢亚丽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氢氧化钙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对慢性牙髓炎患者疼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牙髓炎 88例患者(99 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50 颗)采用氢氧化钙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对照组 44 例(49 颗)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疼痛疗效、临床疗效、牙周指数、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组疼痛总有效率为 97.73%(43/44),较对照组的 81.82%(36/4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45%(42/44),较对照组的 75.00%(33/4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菌斑指数(PLT)、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8、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氧化钙糊剂加牙胶尖充填根管可有效改善慢性牙髓炎患者牙周指数,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病情.

    慢性牙髓炎氢氧化钙糊剂牙周指数出血指数

    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术后颅脑感染患者炎症反应及脑脊液指标的影响

    孙雯雯朱占占唐苏予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术后颅脑感染患者炎症反应及脑脊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术后颅脑感染患者 7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的对照组 36 例以及采用万古霉素治疗的观察组 36例,两组均持续治疗7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反应水平、脑脊液指标、不良反应及脑脊液病原菌培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均较对照组低,葡萄糖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脊液病原菌培养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别采取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脑感染患者,均能够有效消退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尚可,但万古霉素的疗效更高,对患者炎症反应及脑脊液指标的改善效果更好.

    神经外科颅脑感染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脑脊液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韩霞薛坚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00 例)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实验组(n=50)与常规组(n=50).常规组患者实施甲钴胺治疗,实验组患者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予以治疗干预,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SF-36 评分较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MNCV、SNCV评分均较常规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TCSS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生活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α-硫辛酸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ITP初诊患者应用醋酸泼尼松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李硕辉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初诊患者应用醋酸泼尼松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从收治的ITP初诊患者中选取 5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5 例)和联合组(25例).对照组应用醋酸泼尼松治疗,联合组应用醋酸泼尼松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时长均为8周.对比两组的疗效、血小板计数(PLT)、外周血淋巴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A(IL-17A)、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 96.00%高于对照组的 72.00%(P<0.05);两组治疗 4、8 周后的PLT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的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IFN-γ、IL-17A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IL-4、1,25(OH)2D3 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12.00%低于对照组的 36.00%(P<0.05).结论 醋酸泼尼松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ITP初诊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PLT、外周血淋巴细胞相关血清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醋酸泼尼松阿法骨化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外周血淋巴细胞

    他克莫司联合NB-UVB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霞乔祥恩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他克莫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 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卡片法分为光疗组(n=40,采用NB-UVB治疗)和联合组(n=40,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NB-UV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CD3+、CD4+、CD8+)、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抗核抗体(AN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 92.50%高于光疗组的 75.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升高(P<0.05),CD8+水平降低(P<0.05),且联合组患者CD3+、CD4+水平高于光疗组(P<0.05),CD8+水平低于光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TG、ANA以及A-TPO阳性率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光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总不良反应率(2.50%)和光疗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3,P=0.305).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NB-UVB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疗效显著,免疫功能改善显著,值得使用.

    他克莫司窄谱中波紫外线进展期白癜风免疫功能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前后的胸部X线表现及评估价值

    宋思佳丁永刚张亚楠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前后的胸部X线表现及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1 例NRDS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患儿治疗前后胸部X线改变分级、胸部X线半定量评分及氧合指数(OI)变化情况,并采用pearson分析胸部X线半定量评分与O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①所有NRDS患儿治疗前后的胸部X线改变分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11 例患儿中 86 例患儿胸片显示好转,其中治疗前胸片改变Ⅱ级 61 例(占 54.95%),治疗后肺透亮度好转即胸片改变转为Ⅰ级者48例(占78.69%),胸片透亮度无明显改变即仍为Ⅱ级者 13 例(占 21.31%);治疗前患儿肺透亮度明显降低,且肺内有相互融合的大颗粒影,心膈界模糊不清、支气管充气征明显即胸片改变Ⅲ级 38 例(占 34.23%),治疗后肺透亮度增高、膈顶清晰即胸片改变转为Ⅱ级者29 例(占76.32%)、仍显示为Ⅲ级者 9 例(占23.68%);治疗前肺叶致密,心膈难辨,呈"白肺"改变即胸片改变为Ⅳ级者 12例(占10.81%),治疗后转变为Ⅲ级者 9 例(75.00%),仍显示为Ⅳ级者 3 例(占25%).②治疗后患儿的胸部X线半定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OI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X线半定量评分与OI指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NRDS患儿治疗后胸部X线改变分级降低,肺叶透亮度较治疗前增加,胸部X线半定量评分可用于评估患儿肺功能.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胸部X线

    无创高频通气模式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何少婷林洪全吴春燕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无创高频通气模式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62 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频呼吸机通气治疗,研究组给予无创高频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氧暴露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治疗前、治疗后 1、2、3、4、5、6、7dOI、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氧暴露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显著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OI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2、3、4、5、6、7d两组患儿OI指标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治疗后 3、4、5、6、7d研究组患儿OI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2、3、4、5、6、7 两组患儿PaO2 指标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PaCO2指标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治疗后 3d、4d、5d、6d、7d研究组患儿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无创高频通气模式治疗BPD患儿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氧暴露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改善氧合,促进血气分析改善,值得推广.

    无创高频通气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血气分析机械通气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病变术后延迟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刘卫华姜海波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变术后延迟出血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0 例接受ESD治疗的消化道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按是否发生术后延迟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总结ESD术后延迟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既往是否服用抗凝药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的病变大小与有表面溃疡占比高于未出血组(P<0.05).两组患者整块切除情况比较(P>0.05);出血组的手术时间、术中明显出血占比高于未出血组(P<0.05).病变大小、有表面溃疡、手术时间、术中明显出血均为影响消化道病变术后延迟出血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病变较大、有表面溃疡、手术时间长、术中明显出血的消化道病变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较高,应及早处理.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消化道病变延迟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