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孙汝君

双月刊

1008-8970

bjb9814@yahoo.com.cn

0451-86669841

150081

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17号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育思政"下高职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效契合路径

    闫劲明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行业的根本任务,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项任务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受培养方向和生源等方面的影响,在日常教学安排上会更侧重专业课和实践,往往弱化了品德方面的教育.新时期的思政教育要与时俱进,在体育思政理念下,从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入手,运用资料法和实证深刻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思政的存在的问题,从深植"体育思政"教学理念、打造思政素养过硬的体育教师队伍、狠抓课堂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以求"体育思政"下高职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达到有机融合,以完成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体育思政高职体育教育思政教育

    课程网站在微型计算机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刘安全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网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内容的一种创新和补充,其属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的公众平台,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延伸.课程网站的建设不但可以实时查询学习资料,也可以辅助教师展示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在此背景下,运用资料分析法对课程网站在微型计算机技术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仅供借鉴.

    课程网站微型计算机技术教学模式

    美育视域下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周媛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的美术教育是我国美育发展的极佳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美育为目标的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以美育视域下高校美术教育改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分析法研究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价值与目的以及如何从美学角度构建高校美术课程,旨在建立起完整的审美和知识结构,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完善与发展,创新美学思想与可行措施.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

    基于"134"模式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与应用研究

    杨海峰董涛赵永生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实现我国装备制造强国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成功总结出"134"模式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科技成果创新突破,完成了多项省级乃至国家级科研成果项目,学生技能培养硕果累累,学生在省级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实现了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培养,为我国实现装备制造强国提供了高技能型人才的保障.

    技能型人才示范性创新工作室科研创新科技引领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新路径探析

    岳小芳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保证.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学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学校综合能力与学生素养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变革,原有的传统学生管理体系受到巨大的冲击,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学生管理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借助新型教学技术构建个性化学习培养模式,推进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强化教师专业化修养能力,落实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为我国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管理模式信息化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社会支持研究

    岳丽娟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支持内涵丰富,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意义重大.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从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优化心理健康教学方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素养三个方面,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社会支持,为把大学生塑造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基础.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蓝保原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实用型、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的历史使命,也肩负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的战略任务.如何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使命和目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三全育人"理念,将德育、智育、体育全面融入教育体系,专注于课程思政中专业性与思政教育的平衡、社会需求与课程设置的优化、创新技术与思政建设的融合,培养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高职院校提升教育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铺平道路.

    "三全育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

    胜任力视角下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优化策略研究

    梁曼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是推进全球治理的可持续力量,而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骨干和先进分子,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作为高校学生中最活跃的学生群体,其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学风建设、制度建设中起着管理和表率作用.以胜任力作为研究视角,挖掘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基于胜任力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优化策略进行了探索,为我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策略借鉴.

    胜任力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网络时代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融人

    焦阳曹虹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教学活动中逐渐融入红色文化元素,这对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红色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阐述网络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网络时代红色文化高校思政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探究

    张雯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一种具有强大科学伟力的理论体系,它不仅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总结,更是对于当代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的重要引导.在新时代下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融入生活中,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还需强化全媒体的实施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传递给更广泛的群众,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体系化的意识形态认同工作制度,从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提升.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水平,在面对各种新的挑战时始终具备足够的精神动力和保障.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