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河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河学院学报
黑河学院学报

贯昌福

双月刊

1674-9499

hhxyxuebao@163.com

0456-6842083,6842084

164300

黑河市教育科技区学院路1号

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heihe xueyuan xuebao
查看更多>>黑河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充分发挥黑河学院的区位优势、专业特色和学术特长,发表教学科研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发展,搭建中俄高校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推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学报主要刊发中俄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中俄高校教师及研究院所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荆棘鸟》中女性的精神生态解读

    张春娇
    120-12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荆棘鸟》为研究文本,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框架,深入分析小说中女性角色的精神生态。通过细致描绘三代女性在不同历史语境下与命运、社会及自然的复杂纠葛,揭示了她们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与蜕变。这些女性角色,无论是与命运的抗争、对社会的质疑,还是与自然的和解,都体现了她们在精神生态上的丰富内涵和成长轨迹。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精神生态建构影响深远,为当代女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持,鼓励她们在追求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实现自我精神的和谐与成长。

    《荆棘鸟》女性精神生态生态女性主义

    音乐剧中舞蹈肢体表达的价值建构——以《猫》为例

    康小曼
    123-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音乐剧舞蹈表演水平,以音乐剧《猫》为例,对音乐剧中舞蹈肢体表达价值建构进行分析。音乐剧中的舞蹈元素和舞蹈肢体表达具有相应特点,日常加强音乐剧舞蹈练习、在表演实践中积累感受、集成处理舞蹈肢体碎片信息,使舞蹈肢体表达在音乐剧中绽放光彩,使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猫》这一音乐剧的精神主旨,为音乐剧的舞蹈肢体动作设计提供参考。

    音乐剧舞蹈肢体表达价值建构《猫》

    新媒体时代声乐艺术传播的形态研究

    张宏伟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的涌现,如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极大地丰富了声乐艺术的展示平台,使其从传统舞台、剧院延伸到每个人的手机屏幕上。新媒体的交互性、即时性等特点,也让声乐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更近,互动更频繁。这种变革不仅为声乐艺术家提供了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也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声乐艺术在新媒体推动下,正逐渐打破传统界限,融入更多现代元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媒体声乐艺术传播形态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信息图表设计方法及其价值研究

    崇蓉蓉魏星董国娟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新闻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丰富。新闻信息图表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有效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和各类媒体的青睐。分析新媒体视域下新闻图表设计的特点,认识新闻图表的表现方式,转化新闻图表文化内涵及其功能,结合其传播理念、时代审美、技术创新进行"再设计",创新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新闻图表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借以构建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法论,为新闻图表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新闻图表信息图表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下的文化创意产品智能交互系统探讨

    加晓军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觉传达设计,即依托视觉元素以及相关的图形构建艺术场景,将其作用在文化创意产品的实践中,能够使此产品具备较强的吸引力。视觉传达设计背景下构建文化创意产品智能交互系统是适应智能时代发展方向的,文化创意产品智能交互系统的构建,能充分挖掘大数据资源、多方位开发系统工具、健全群智协同的规范化平台,全方位提高文化创意产品智能交互的效率,适应信息化、智能化下个人及社会对文化发展传播的需求。

    视觉传达设计文化创意产品智能化交互系统

    《我的祖国》中的钢琴演奏方法及音乐风格

    李晓博赵学菊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正处于文化多元融合的新时期,对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钢琴艺术方面,许多艺术家开始对我国民族本土音乐作品进行重新创作,使民族音乐艺术与钢琴艺术充分融合,在新时代焕发旺盛生命力。《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其所具有的浓厚的民族风韵,以及娓娓道来的音乐叙事风格,使该作经久不衰。张朝先生将其二次创作,改编为钢琴曲,使之具有独特的演奏方法及音乐风格,从而实现我国民族音乐与钢琴艺术之间的有机结合,为钢琴艺术的本土化发展提供机遇。

    《我的祖国》钢琴演奏方法民族音乐风格

    守正与融合:元代礼文习儒之举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宋娜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期,其儒户制度保护了一批以儒学为世代传承的知识阶层;官学和私学的发展,推动了儒学的推广和程朱理学的传播,儒学成为被元代士人普遍认可的主流思想;元中后期的科举取士在社会上营造了学习儒家传统文化的氛围,各族知识分子有了平等交往的文化纽带与交流平台。这些礼文习儒之举促进了元代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元代儒学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东晋南朝陈郡谢氏玄学文化研究

    付秀兵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晋南朝时期,陈郡谢氏家族玄学文化盛行,主要表现在"玄风"方面,包括擅长清言、纵情任诞、消极隐逸、丰神俊秀等。其玄学文化的形成,受社会思潮、政治局势、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对塑造家族风貌、提升艺术修养、引领社会风尚、改革六朝文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东晋南朝陈郡谢氏玄学文化

    从革命动员到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农村教育思想的历史变迁

    徐宁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教育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之路的思想先导和实践指南。在过去的百年里,中国共产党对农村教育思想从对农村教育的初步探索到新时代农村教育的质量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教育思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并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推进农村教育公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和人才储备。

    中国共产党农村教育教育思想历史变迁

    中国共产党农村教育振兴之路:黑龙江省的探索与实践

    战书博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农村教育振兴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动农村教育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近年来,黑龙江省致力于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条件。同时,重视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黑龙江省注重创新,结合地方特色开设丰富多样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积极引进现代教学技术,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此外,黑龙江省还积极开展农村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农村教育水平。通过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教育历史农村教育新农村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