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史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史志
黑龙江史志

孙学民

半月刊

1004-020X

hljshizhi@163.com

0451-83180669、0451-51997331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204号

黑龙江史志/Journal HEILONGJIANG SHIZH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融学术性、指导性、只性、资料性和可读性为一炉的黑龙江省一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科建设视角下民国统计对年鉴的影响

    徐佳佳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民初统计学传入中国,并在民国时期对中国的各项工作、学术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年鉴。民国时期,统计学从理论方面丰富了年鉴的发展思路,让年鉴成为具有实证性的史料;统计学为年鉴发展提供了方法论,调查统计被年鉴编纂者广泛使用;统计成果成为年鉴的重要参考内容,促进了年鉴的编纂。此外,民国时期统计机构、人才、法规等还间接为年鉴编纂提供了助力。但与民国时期统计学就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不同,年鉴学至今尚未建立。究其原因,与西方年鉴发展缺乏系统理论,本土年鉴理论发展又较为迟缓,年鉴发展运用不够深入,稚嫩的年鉴出版业难以有效促进年鉴理论发展,年鉴发展的法律、机构、人才外部助力不足等有关。

    民国统计学年鉴学理论

    浅谈志书篇目标题编制应讲究科学规范

    詹跃华
    9-12,49页

    提升方志文化服务效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管士进
    13-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为做好新时代方志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方志馆工作要结合实际,立足新发展阶段,紧跟新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文化强国方志文化服务群众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战研究

    魏鹏
    15-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我国东北挑起战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在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坚决抵抗外国侵略。纵观东北抗战十四年,在思想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东北抗战思想的倡导者;在组织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东北抗战力量的组织者、协调者;在军事斗争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东北武装抗战的领导者。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了深入了解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战进行研究。

    九一八事变中国共产党东北抗战

    浅析解放战争时期北满地区剿匪组织动员工作

    汤海涛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放战争时期,北满地区匪患严重。而建设稳定的后方根据地对于中共来说至关重要。能否彻底剿除土匪,肃清北满地区匪患问题成为中共在东北站稳脚跟的关键。因此,党在北满地区在组织剿匪部队清剿土匪的同时,通过组织工作团、组建基本群众武装、构筑群众剿匪机构等方式组织动员群众进行剿匪斗争,形成强大的剿匪组织网络,成为人民战争中的重要链条。这也为中共最终消灭东北地区匪患,整合东北地区资源,改善东北地区政治生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北满地区剿匪组织动员

    难忘的战斗岁月——抗联老战士刘云阁的回忆整理

    程吉思王海军
    22-24页

    肃慎与挹娄关系考辨

    贾雪莲
    25-2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肃慎与挹娄乃是我国东北古老的民族,学术界多认为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乃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本文经过搜集史料,与肃慎、挹娄二者对比,浅析二者是否如史书所说为一脉相承的关系。史料中的大部分记载,都趋向于挹娄即古肃慎之国,二者是何种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肃慎挹娄部落关系

    浅析铁路建设在百年党史建设中的贡献——以广州局集团公司为例

    余琳珣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也为党的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与共和国一同成长,铁路发展史已然成为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铁集团重要成员的广州局集团公司,在党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书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

    党史广州铁路历史贡献

    少帅督边——张学良率队来佳木斯剿匪纪

    富宏博
    30-31页

    西北联大时期钱玄同与黎锦熙的文字改革事业——抗日战争中学人交往与合作的个案研究

    魏书亮姜文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钱玄同与黎锦熙都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语运动中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友谊与合作促进了国语的研究与推广。抗日战争阻断了两人之间的交往,他们各自的学术着力点发生了转向。西北联大时期二人分居北平与陕南,相互期许的文字改革事业因战争而中断,学术上"钱黎合作"成为一个时代的绝响。

    国语运动西北联大时期文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