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史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史志
黑龙江史志

孙学民

半月刊

1004-020X

hljshizhi@163.com

0451-83180669、0451-51997331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204号

黑龙江史志/Journal HEILONGJIANG SHIZH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融学术性、指导性、只性、资料性和可读性为一炉的黑龙江省一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民国方志中地方认同的构建

    申津宁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近代思潮的影响,作为为立基于传统文化的方志,在当时世风的影响下呈现出新的形态,首先表现为方志关注的下沉。方志立足于地方,其时间叙述的方式的不同保证了其区别于中央的地方性,而这种时间叙述保存了地方记忆。而方志中构建了空间,在这个方志空间的人、与事件都会成为地方的记忆,其中被传承的部分会成为独属于地方的文化回忆。民国方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修志群体的扩展,从传统的士绅阶级向方志场域内的所有人扩展。民国通过地方的时间叙述、文化记忆以及共同参与构建了地方认同。

    地方认同时间叙述文化记忆修志群体

    年鉴专记类文献的发展与使用

    徐佳佳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记类文献是地方综合年鉴中的一种重要体裁。该体裁在晚清民国时期我国年鉴发展过程中曾被大量使用,对于提高年鉴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起到过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重启年鉴编纂工作后,专记类文献再次被广泛使用。但与国外年鉴和晚清民国时期本土年鉴相比,近年来我国年鉴中专记类文献的使用存在内容不专、不特,来源窄、书写风格公文化、名称和定义不统一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与当前我国专记类文献研究理论基础薄弱、编纂弹性较大等有关。因此加强年鉴基础理论研究,拓展专记类文献等内容的来源渠道,提高年鉴编纂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年鉴专记类文献发展始末问题对策

    加强乡村史志文化建设的思考

    杨立宇
    14-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中最具平民特色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随着新时代城镇化步伐持续加快,应该加强史志文化的抢救、整理、保存和发扬工作,充分发挥史志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作用。

    乡土文化整理保存作用

    民国初期黑龙江地区移民潮形成原因探析

    谷玉莹刘大勇
    16-1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地区在清朝后期开始有大规模移民进入,到了民国初期更是形成了一股颇有规模的移民潮。这一时期移民潮的形成,首先是受到地方政府政策的影响,其次是移民受到当时军阀混乱、天灾频发的社会环境外部推动,同时与黑龙江地区土地肥沃、地广人稀的状况分不开。在种种因素驱动下,大批关内移民涌入关外,选择进入黑龙江地区定居。这些人口的移民,在戍边卫国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黑龙江社会发展,是黑龙江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黑龙江移民

    清末民初的哈尔滨女子教育

    邢芳芳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尔滨的女子教育,虽然产生于20世纪初文化较为落后的边疆地区,但是在国人兴办女学的时代潮流、中东铁路修建和哈尔滨近代城市崛起等因素影响下,得到快速发展。哈尔滨国人的女子教育在产生后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并一跃登上东北地区女子教育方面的领先地位。

    女子教育哈尔滨东北地区

    从方志看烟草在黄河三角洲的引种推广

    李博文王凤翔吕会彦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据现有方志记载,烟草在清朝中后期传入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其经济价值较高,在清末民初时被普遍种植。但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存在种植面积参差不齐、管理落后等状况,虽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在黄河三角洲造就了一大批烟民,给吸食者带来了严重的身心危害,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

    清末民初烟草黄河三角洲

    清末川藏电线架设始末

    武超逸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清朝末年起,我国开始从四川向西藏架设电线。这一举措,是中央政府行使主权的反映,并且加强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西藏近代化的发展、扩大了民族间的交往并且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本文通过整理相关的奏牍文报和档案资料,来研究清末从川边一带向西藏架设电线的主要过程以及意义。

    清末川藏电线架设始末

    辽亡后契丹人的迁徙

    秦欣欣
    34-3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代游牧民族之一。契丹亡后,契丹人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主要体现在三个时期:辽亡前夕少数契丹贵族在金军逼近时的迁徙;金朝统治时期契丹人发动叛乱和起义所引起的迁徙活动;蒙元时期,契丹人对蒙古的归附以及随着社会大迁徙而引起的契丹人迁徙。

    契丹金朝蒙元迁徙

    "试与北朝对话",刍议历史传承下《敕勒歌》的文化创新

    董竞男龚天卓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以其天然之妙在文学艺术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笔,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由刘州作曲的现代声乐作品《敕勒歌》脱胎于有文献记载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其在文学性与艺术性上均产生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传承与创新。本文将对古代民歌与现代声乐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敕勒歌》中具体的传承与创新之处。

    《敕勒歌》北朝乐府民歌现代声乐历史传承文化创新

    浅论辽代龙纹镜

    楚天佑
    40-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纹镜在中国古代铜镜的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辽代也出现了别具民族特色与文化融合的龙纹镜。本文从龙纹及龙纹镜的起源说起,着重对辽代早期、中期的单体龙纹镜和双龙纹镜进行简单介绍和梳理,通过对辽代铜镜的制作、使用以及龙纹镜多元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以达到认知辽代优秀文化的目的 。

    辽代龙纹铜镜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