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郑州大学

辛世俊

双月刊

1671-6825

jzzums@zzu.edu.cn

0371-66658056,67781729

450001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7年,主要反映以本校为主的科研、医疗、教学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报道国内外医学新动态,设有系列研究、论著、调查报告、技术方法、临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摘要、专题讲座、特约综述、医学卫生知识、护理体会、中西医结合等栏目,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醚醚酮、氧化锆及钴铬合金制作的套筒冠内冠耐磨损性及固位力比较

    陈卓韩琳艾昕邱晓霞...
    722-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使用聚醚醚酮(PEEK)、氧化锆及钴铬合金制作的套筒冠内冠的耐磨损性及固位力.方法:制作24 个圆锥状金属基牙代型,分别使用钴铬合金、氧化锆和PEEK制作其上内冠各9 个,使用钴铬合金制作外冠24 个,对所有外冠外及内冠内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后待用.根据内冠制作材料的不同,将所有试件分为A、B、C三组,每组9 个内冠及8 个外冠.A组:内冠为钴铬合金材料;B组:内冠为氧化锆材料;C组:内冠为PEEK材料.每组随机选取一个内冠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外表面,并称重其余所有内外冠.将内冠粘接于基牙代型上,对基牙金属代型和外冠进行包埋.在万能拉力试验机上模拟摘戴循环10 000 次,观察并记录未循环、循环1 000 次、循环5 000次与循环10 000 次时的固位力.去除包埋及粘接材料后再次进行称重,记录重量变化.电镜下观察内冠表面磨损情况.结果:3 组固位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随着摘戴次数的增加,A组固位力逐渐下降,B、C组先升高后降低;未循环时,A组固位力>B组>C组,循环10 000 次后,A组和C组固位力>B组.C组内冠相对质量损耗大于A、B组,外冠相对质量损耗小于A、B组(P<0.017).循环10 000 次后,A、B、C组表面粗糙度较实验前均有所增加,C组表面磨损更严重.结论:PEEK作为内冠材料可提供不低于钴铬合金和氧化锆内冠的固位力,耐磨损性能较钴铬合金和氧化锆内冠差,但对外冠的磨损较小.

    套筒冠内冠材料聚醚醚酮固位力耐磨损性

    IGHMBP2基因新变异所致腓骨肌萎缩症2S型一例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路娜丹李平王玮琳李远方...
    727-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1 例腓骨肌萎缩症(CMT)患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病因.方法:对1 例双下肢无力、双手呈抓物状的患儿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并应用全外显子组(WES)测序对患儿行基因变异检测,采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父母行家系基因变异验证.结果:先证者存在IGHMBP2 基因的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源母亲c.1633-6T>G和父亲c.608C>A(p.A203E),均为新发变异,诊断为CMT 2S型.根据美国ACMG指南致病性分级,c.1633-6T>G(PM2)、c.608C>A(p.A203E)(PM2+PP3)均为意义不明性变异.结论:新发现的IGHMBP2 基因c.1633-6T>G和c.608C>A(p.A203E)复合杂合变异是该CMT患儿肌无力及神经源性电生理损害可能的遗传学病因.

    腓骨肌萎缩症IGHMBP2基因肌电图儿童

    腔镜辅助下右胸骨旁第2肋间横切口入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应用效果

    王保才程兆云陈现杰胡俊龙...
    73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腔镜辅助下右胸骨旁第2 肋间横切口入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1 月至2023 年5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6 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均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其中采取正中切口入路42 例(对照组),采取腔镜辅助下右胸骨旁第 2 肋间横切口入路 44 例(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疼痛NRS 评分及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心室重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心室内径(RV)],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体外循环、升主动脉阻断时长大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心外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长、术后住院时长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两组NRS评分均先升高后下降,且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LVEF、SV、CO均升高,LVEDD、LAD、RV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7 d,两组MPO、MDA水平均较术前升高,SOD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房颤发生率为9.1%,低于对照组的31.0%(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右胸骨旁第 2 肋间横切口入路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可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部分逆转心室重构,减轻术后疼痛及氧化应激反应,降低术后房颤风险,加速康复进程.

    主动脉瓣病变心室重构主动脉瓣置换术氧化应激

    先天性巨毛痣相关脑黑色素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李天豪张鹏孙红卫
    735-738页

    先天性巨毛痣黑色素瘤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腹腔镜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13例临床分析

    郭永强梁若鹏陈壬寅张豫峰...
    738-740页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腹腔镜手术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吻合口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