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焊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焊管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焊管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丁晓军

月刊

1001-3938

hgqks@vip.163.com

0917-3398447;3398448、3398400、3398320

721008

陕西省宝鸡市姜谭路10号

焊管/Journal Welded Pipe and Tub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是中国焊管行业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期刊。《焊管》期刊的报道内容主要是与焊管生产有关的金属材料、成型工艺与设备、焊接工艺与设备。定径、矫直、无损检测、水压试验及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生产技术问题,以及在不同发展阶段电焊管产品的研制开发方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功率脉冲激光诱导电弧复合仰焊工艺适应性研究

    戴鹏飞张先龙宋刚刘黎明...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低功率脉冲激光诱导MAG电弧复合焊接工艺,开展了X70管线钢仰焊工艺适应性研究.焊接试验结果显示,单MAG热源采用210 A电流能够获得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但工艺参数敏感,电弧电流变化易产生缺陷;加入激光后,电弧电流参数区间可拓展至180~230 A,在抑制内凹缺陷的同时,可提高对错边的工艺适应性.焊接接头拉伸和背弯试验表明,无论复合焊接接头是否存在内凹缺陷,均具备与母材相当的拉伸强度,内凹缺陷使接头的最大完全载荷大幅度降低.仰焊熔池受力分析表明,仰焊焊缝成形主要受重力影响,激光热源提供竖直向上的分力大于其热输入带来的重力,有利于扩大参数适应区间,增加背部余高.

    电弧焊复合焊激光诱导仰焊工艺适应性

    超高强钛合金油井管固溶时效工艺探索

    张尧何石磊李超李远征...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开发高强度钛合金油井管产品的可行性,开展了不同时效温度、时间的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试验,利用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等对材料强韧性、塑性、显微组织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10℃下冲击断口微观形貌,研究了超高强状态下钛合金微观韧化机制.试验结果显示,经910℃固溶1 h后水冷,再540℃时效处理4 h后空冷,可使试验钛合金材料屈服强度大于1100 MPa,拉伸强度高达1360 MPa,延伸率最高14.5%,冲击功达到18~20 J,且可获得较好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的配合.研究表明,时效温度和时间对钛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影响明显,对韧性影响较小,其原因在于强度变化主要受钛合金β相基体上析出针状等次生α相的强化作用的影响,塑性降低则因初生α相球化或粗化及次生α相含量升高影响,韧性变化则源自微观韧化机制上的差异,即二次裂纹易于在次生α相形成,有韧窝的撕裂棱易于在局部粗化的初生α相形成.

    超高强钛合金油井管热处理显微组织断口形貌

    电弧沉积条件下Cu基熔覆层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

    张敏雷龙宇杜明科张志强...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Q345B低碳钢的表面使用性能,设计相应的药芯焊丝并采用TIG沉积方法制备了Cu基熔覆层,通过OM、SEM、EDS、XRD和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Cu基熔覆层的微观组织、元素分布、物相组成、界面元素扩散和表面硬度等.结果显示,在成分过冷的影响下,Cu基熔覆层由界面至顶部形成了不同的晶粒形貌.熔覆层主要由FCC结构的Cu-Ni-Cr-Fe固溶体、富Cr析出相和单质C元素组成,其中,由于微观偏析的存在,固溶体内元素分布不均匀,Ni、Fe元素主要富集在枝晶内,在枝晶间浓度较低;富Cr析出相主要以球状或棒状分布在基体上,少量单质C也在基体内均匀分布.研究表明,得益于合金元素的固溶强化和第二相粒子的第二相强化作用,熔覆层平均硬度达到202.8 HV0.1,高于纯铜和Q345B基体.

    TIG堆焊Q345B钢Cu基熔覆层微观组织硬度

    异种铁素体耐热钢接头界面组织及其影响

    孙咸
    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铁素体与铁素体异种金属焊缝(dissimilar metal welds,DMWs)接头界面组织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在焊后热处理或运行温度下的铁素体钢DMWs接头的不均匀界面组织中,通常会形成脱碳层和增碳层.在铁素体钢DMWs焊接接头界面组织影响因素中,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有重要影响;焊后热处理规范(温度和时间)、工作温度下运行时间的影响较为突出;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亦不可忽略.异种钢接头界面处近缝区裂纹的产生,以及接头的蠕变强度随Larson Miller参数增大而下降等不利影响,均为异种钢界面碳迁移行为所导致.焊缝成分控制法是接头界面组织控制或改善的必要条件,而脱碳层部位转移法能有效防止裂纹发生,亦是接头安全运行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

    界面组织铁素体钢异种金属焊缝碳迁移裂纹蠕变断裂强度

    316L/30Mn2冶金复合油管的开发与力学性能检测

    刘世程刘文红林凯宋玉春...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316L/30Mn2双金属冶金复合油管的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采用钎焊复合+热处理强化方法,试制了Φ88.9 mm×(6.45+2)mm规格的双金属复合油管,测定了复合油管不同部位的硬度、拉伸、冲击性能和界面剪切强度,并对其技术可行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钎焊复合界面冶金结合牢固;适当的热处理使基管、管端接环及对接焊缝的力学性能相近,且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双金属复合油管基管分别满足80 ksi、95 ksi、110 ksi钢级油管的力学性能要求.该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开发高性能双金属冶金复合油管的技术可行性,也为双金属复合油管的开发提供依据.

    双金属复合油管耐蚀合金复合管钎焊热处理界面剪切强度

    焊后热处理消除管道环缝焊接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模拟

    陈勇徐育烺李勤涛王业方...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ABAQUS模拟软件为基础,创建管道环缝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利用完全耦合方式计算了304不锈钢管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并在焊接完成后的残余应力场的基础上进行了焊后热处理工艺过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二维轴对称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304不锈钢管焊接热力耦合机制,相较于三维模型单元数目更少,节省大量计算时间;热处理后的残余应力场与热处理前相比,厚度方向残余应力降低,环向和纵向残余应力没有降低,但应力集中位置明显减少,应力分布较为平缓;焊后热处理过程中的塑性应变和高温蠕变是残余应力消除的力学机制,其中塑性应变起主要作用.

    TIG焊残余应力焊后热处理有限元模拟

    钢管防腐生产线管端自动贴纸装置设计及应用

    周超赵静王晓东卢建峰...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钢管防腐生产过程中人工贴纸质量不稳定、岗位员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出一种钢管防腐管端自动贴纸装置.该装置由贴纸机头、三坐标线性滑动平台、自动控制系统组成,通过伺服控制系统,执行钢管管端自动贴纸作业.现场使用效果表明,该设备具有钢管管端自动贴纸功能,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贴纸质量稳定,纸张搭接处平整,可适用于钢管外表面防腐生产线,能够提升贴纸工作效率和工艺精度,完全可取代钢管防腐生产过程中传统人工贴纸方式.

    钢管外防腐自动贴纸伺服控制

    构建多层次氢能产业体系促进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

    51页

    EH690高强钢焊管焊接工艺及质量控制

    甘正红宋文杰邢艳亮张坤鹏...
    52-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海洋工程用EH690焊管焊接接头,开展了EH690高强钢焊接工艺研究,针对EH690焊管进行了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组合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无损检测和力学性能试验,并提出了相应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结果表明,采取预热、控制层间温度、后热和保温缓冷、合理匹配焊材、低热输入焊接参数等焊管生产过程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可获得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已在铺管船和起重机臂架用焊管的批量生产中得到应用,可满足焊接结构的使用安全要求.

    EH690高强钢焊管焊接工艺无损检测力学性能

    油气输送管道环焊缝失效原因分析及预防

    左鹏亮赵红岩吕源任国琪...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油气输送管道环焊缝失效问题,基于油气管道失效分析控制技术,对近六年来油气输送用管道环焊缝失效项目及失效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致环焊缝失效的主要因素包括现场施工不当、服役环境和不可预见因素三类.按照环焊缝失效类型,从焊接管理控制、现场操作控制及缺陷预防、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油气输送管道环焊缝失效的具体建议.

    油气输送管环焊缝失效分析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