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郑甜

半月刊

1673-4076

wavely@sohu.com

010-64415692

100029

北京市安外小关街53号化信大厦B座402室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Journ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tandard and Quality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宣传国家石油和化工行业产业政策,宣传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的工作方针,报道行业标准与质量工作动态,发布石油和化工行业标准公告和强制认证产品的认证办法,推进知名品牌的标准化战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管壳式换热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段新昌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能效要求的提升,管壳式换热器作为关键的热交换设备,其高效与节能性已成为研究焦点.基于此,本文首先综述了管壳式换热器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核心作用,说明了当前该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策略,最后对未来管壳式换热器可能出现的趋势进行预测,指出了向耗能更低、材料技术创新以及监控技术智能化发展等方向的发展趋势,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实践参考.

    管壳式换热器能效比节能

    基于InSAR技术的西南区域天然气管道周边地质灾害监测方法

    李洪涛陈文乐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地广人多,各地区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经常发生,严重危害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目前,已经有较多方法应用于这些地质灾害形变识别与监测中,如 GPS 测量、Li DAR、卫星遥感等测量方法,从实际应用效果看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本文提出 InSAR 技术,利用该技术在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中运用优势,针对我国西南区域天然气管道周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监测,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研究地质灾害提供参考和启示.

    西南区域InSAR技术天然气管道周边地质灾害监测方法

    低渗薄互层煤层气压裂直井井网产能模型研究——以苏拉特盆地为例

    高英于姣姣崔景云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为例,据煤层气在压裂井网的不同流态特征划分不同流动区域,建立考虑煤层气解吸吸附渗流的压裂井网耦合渗流数学模型,研究了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井网井型及井距对压裂直井井网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裂缝半长、裂缝导流能力和生产压差的增加,产量增幅逐渐减小.开发苏拉特低渗透煤层气时,选用五点压裂井网时井距设置 200 m 为宜,选用菱形压裂井网沿压裂裂缝方向井距设置为 200~250 m为宜.

    煤层气压裂直井井网椭圆渗流解吸产能

    黔东地区雪峰山隆起西缘寒武系富有机质页岩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喆杨皓
    102-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人普遍认为雪峰山推覆体前缘寒武系牛蹄塘组地层可能存在较好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黔东青溪 1 井在页岩气勘探中取得一定突破,气显较好,静态参数优异.而相邻万山铜页 1 井却勘探失利,整体含气性差.参考前人对邻区岑巩页岩气区块研究,天星 1 井和天马 1 井及岑页 1 井存在类似差异性.本文拟通过对比研究区页岩气的相关参数,分析和探讨研究区内牛蹄塘组页岩气的含气性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获得勘探突破的勘探井,具有良好构造保存条件、适中有机质成熟度,具备良好的储层孔缝发育条件和规模等重要影响因素.同时,针对勘探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该区域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的新思考.

    雪峰山隆起西缘影响因素岑巩区块热演化程度

    浅谈PMS系统在海洋石油平台的优化处理

    宋建洋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海洋石油生产平台的主发电机因故障解列,但PMS 系统未甩载指定设备,造成发电机超负荷运行和电网瓦解.本文主要叙述 PMS 系统未保护动作原因,分析平台发电机和各用电设备的功率,计算并优化 PMS 控制系统中 CASE(快速脱扣)和优先脱扣参数保护级别,处理 PMS 系统设备通讯故障,提高PMS 系统保护的准确性,缩小停电范围,避免油田掉电关停.

    电能管理系统CASE优先脱扣

    基于化工自动化的工业园区智慧管控平台设计

    苏海海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和工业园区对高效、安全管理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一项基于化工自动化技术的工业园区智慧管控平台方案.该管理平台采用数据层、应用层和交互层三层架构设计,以实现对化工园区生产、环保、安全等关键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控.通过测试和实际应用,该平台显示出在平均响应时间、数据传输速率以及准确度等方面的卓越性能,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化工自动化工业园区平台设计应用层

    基于地化图谱的智能油气识别与解释

    唐亚东李大冬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化录井技术通过丰富的烃组分信息直接判断储层流体性质,并有效区分真假油气显示,评价油气层具有较大的优势.然而传统的气相色谱谱图,无法获得对应的原始数据,利用人工智能获取地化谱图特征,同时建立模型识别地层流体类别,进行原油密度预测,从而摆脱了人为经验和肉眼观察的局限,实现了流体性质的快速判别,从而方便快速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地化录井的解释,提高其解释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1-3].

    地化录井气相色谱人工智能录井解释

    一种打捞筒篮式卡瓦快速取出装置的研究

    王同辉李映萱于瑞强
    115-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卡瓦打捞筒作为一种能够从落鱼近顶端外径抓捞落鱼的石油工具,可以打捞管类、杆类、接箍及其他多种井下落物,卡瓦打捞筒以其抓取吨位大、抓紧牢固可靠,在打捞作业中被广泛应用.卡瓦打捞筒抓取落鱼的主要工作部件为篮式卡瓦,它是可多次重复利用的关键零部件,在卡瓦打捞筒出井后,都需要将篮式卡瓦从筒体内拆卸出来进行保养检查.传统的篮式卡瓦维保方式就是操作人员用手伸进篮瓦打捞腔内,依靠手与打捞腔的摩擦将篮式卡瓦旋转出来,但是对于一些大尺寸的篮式卡瓦或篮式卡瓦与筒体内壁卡的比较紧的状态,单纯依靠手的力量无法将篮式卡瓦取出.本文通过介绍一种新型打捞筒篮式卡瓦快速取出装置在卡瓦打捞筒维保中的应用情况来探讨该装置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为维保效率提升提供经验.

    卡瓦打捞筒篮式卡瓦工装

    海上稠油储层热采降粘剂微观作用机理研究

    吴婷孙艳萍柳沣洵于晓涛...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溶性降粘剂通过渗透和分散进入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分子之间,使其结构变松散,减小胶质和沥青质聚集,降低原油粘度,其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对于油溶性降粘剂微观作用机理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油溶性降粘剂微观作用机理研究,指导海上油田稠油储层降粘剂的筛选及评价.

    稠油储层热采增效油溶性降粘剂微观机理

    超深断溶体油藏多井流动物质平衡储量计算方法研究——以顺北一区为例

    李涛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顺北油田开发已经进入井组开发阶段,需要对井组的动态储量进行计算.研究通过虚拟井方法,对超深断溶体油藏的单井流动物质平衡方法进行了扩展,推导了多井流动物质平衡方法对储量的计算方法.研究方法多井方法计算得到的储量结果比单井相加更大,而且井组内部井数越多,计算偏差越大,这是由于井间干扰影响了单井储量的计算结果.

    断控油气藏动态储量生产特征多井扩展顺北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