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黄丽娟

月刊

1000-6613

hgjz@263.net

010-64519500/9501/9502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进展/Journ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化工进展》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信息型刊物,为中国化工学会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化工进展》以反映国内外化工行业最新成果、动态,介绍高新技术,传播化工知识,促进化工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所刊内容涵盖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化工环保、化工设备、现代化管理等学科和行业。2006年《化工进展》杂志将继续倡导工业媒体为产业服务的理念,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关注新技术、新产品及新设备。《化工进展》面向过程工业中的技术和管理部门,读者群包括化工、石油化工行业及过程工业中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炭材料在储钠器件负极中的研究进展

    宗世荣王玲姚秋月延卫...
    5581-5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众多的储能器件中,储钠器件凭借钠的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势,非常有希望应用于新一代电化学储能体系。由于电极材料对储能器件的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因此开发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的负极材料来进一步提高储钠器件的电化学性能对其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种负极材料中,炭材料凭借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有望成为最具潜力商业化的储钠器件负极材料。本文介绍了石墨、无定形炭等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几类炭材料,提出了各个材料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及改性方法,总结了近年来炭材料在钠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容器这两类主要的储钠器件的研究进展以及炭材料的储钠机制,最后提出了炭材料在储钠器件领域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炭材料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容器负极储钠机制

    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结构设计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王荟琪张会李亚鹏冯伟...
    5601-5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人工智能化和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凭借轻量化、小尺寸、低能耗、可拉伸以及优异的电气性能等优点在人体运动及健康监测、智能医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显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截至目前,对于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如何通过结构设计获得高指标性能是目前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未来,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会更注重微结构的设计与传感性能的构建。因此,本文基于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的原理,总结并概述了影响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性能的核心因素,即核心元件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同时重点阐述了三种不同结构设计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的工作方式,揭示了不同类型的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此外,还总结了该类传感器目前的应用领域及存在的瓶颈问题。最后指出了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有机结合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实现量产化的市场需求。

    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传感原理传感材料结构设计

    氢气纯化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苏士焜刘唐金也郑金玉...
    5612-5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能作为未来重要的能源组成,其来源具有多样性。其中工业制氢和副产氢过程通常会伴随多种杂质,如H2O、CO2、CO、N2、烃类、硫化物等,而杂质对氢气的实际应用影响较大,因此对工业粗氢和副产氢进行纯化处理是满足各类合格用氢需求的关键环节。吸附分离是目前工业上最为常用的氢气纯化技术之一,其中吸附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分离效率和工艺操作成本,研发高性能、低成本吸附材料是吸附分离技术应用于氢气纯化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简述了常见的氢气纯化技术及吸附分离机理,重点归纳总结了活性炭、沸石分子筛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对氢气中所含CH4、CO2、CO杂质的吸附脱除行为,讨论了吸附材料性能优化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上述吸附材料在工业应用中的优缺点,并认为未来氢气纯化吸附材料的研究应在吸附机理和计算方面有所侧重。

    氢气纯化吸附材料活性炭沸石分子筛金属有机骨架

    基于高内相乳液模板法构筑的超疏水多孔泡沫

    温志鹏柯思因杨惠林李泳...
    5633-5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含油废水的排放和海洋溢油事故的发生导致水体区域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为了实现高效且低成本的油水分离,本研究利用高内相乳液模板法构筑了一种超疏水多孔泡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泵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材料的润湿性:水接触角达146。8°,水滚动角为6°,油接触角几乎为0°,显示出超疏水-超亲油特性,且材料的润湿性可通过调整单体之间的配比进行调控。材料对不同类型的油或有机试剂,吸收倍率在30。17~76。65g/g,显示出优异的吸油能力。材料能有效清理水面浮油和水下重油,并可循环利用,经历10次吸附-脱附实验后,油品的回收效率依然维持在90%左右。进一步研究了材料对油品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其对柴油和乙醇的吸附过程更符合伪一阶吸附动力学模型(R2>0。99)。综上表明,该材料是一种吸油倍率高、油回收效率良好且可重复利用的超疏水-超亲油多孔材料,在油水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内相乳液模板法超疏水多孔材料油品回收油水分离

    复合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在装饰原纸中的应用

    张妍乔文朴黄靖钧孙鑫娣...
    5642-5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乳液法制备二氧化钛(TiO2)/滑石粉复合填料,并将其应用在装饰原纸中。结合油包水型(W/O)乳液的拟三元相图,寻找合适的乳液体系,并利用响应曲面试验对TiO2/滑石粉复合填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环己烷比正庚烷更适合作为油相,正丁醇的用量影响着乳液的稳定性;复合填料制备的最优工艺为:Tween80/正丁醇的质量比为1∶1,乳化剂/环己烷的质量比为4∶6,水/环己烷的质量比为1∶3,滑石粉/钛酸四丁酯(TBT)质量比为1∶4,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填料加填在装饰原纸中,得到的不透明度为97。0%,白度为84。0%ISO。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对复合填料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滑石粉表面包覆了一层致密均匀的TiO2,其晶型结构为锐钛矿型。

    装饰原纸二氧化钛滑石粉复合填料乳液法

    腰果酚基不饱和树脂在木材增强改性中的应用

    向文丽唐辉许天乐张宝印...
    5653-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林速生木材孔隙率较大,密度低,且具有渗透性,因此可通过化学浸渍将人工合成树脂浸渍到木材的内部,从而提升速生木材的抗吸水性、抗压强度等性能。本文用腰果酚合成不饱和树脂(UPR),并用于浸渍改性杨木、杉木、樟子松3种速生木材,效果最显著的是杉木,其平均密度从0。4g/cm3提高到1。04g/cm3,抗压强度从30。1 MPa提升到90。4MPa,吸水率由167。3%降至7。9%。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证实了其化学结构,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检测合成树脂各阶段产物的分子量分布,便于预测其结构式。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表明,UPR浸渍以材料渗透性由外到内呈递减趋势的横向渗透为主。热重分析(TGA)表明UPR提高了改性木材的热稳定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可以明显看到木材内部孔洞被树脂填充并交联固化,因此3种速生木材的抗吸水性、抗压强度和热稳定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腰果酚不饱和树脂复合材料聚合聚合物木材改性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熔融缩聚增黏特性

    徐涛王勇军林启松戴钧明...
    5663-5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长期正常储存过程中易发生降解而导致分子量下降的难题,通过熔融缩聚增黏方法实现了 PBS分子量的提升。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初始特性黏度以及熔体膜厚等对PBS特性黏度、分子量、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S分子量随熔融缩聚增黏温度升高而升高;220℃反应60min,PBS特性黏度即可从1。049dUg升至2。072dL/g;PBS初始黏度越低其增黏速率越高;而PBS的熔体膜厚与其增黏反应速率呈反比;PBS特性黏度的升高导致结晶困难,进而使其熔点下降。流变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特性黏度升高,PBS熔体强度与热稳定性均提升,能满足重新加工和使用的需求,通过熔融再聚合方法可有效解决PBS因降解而无法满足其后续加工和使用需求的难题。

    聚合物聚合聚合物加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熔融缩聚热性能流变性能

    石墨烯/三聚氰胺海绵制备及其光热水蒸发性能

    申琦田晓雯张婉晴孙乐汀...
    5671-5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墨烯在太阳能界面蒸发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应用仍存在成本高、制备复杂等诸多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吸光性能优异的石墨烯(RGO)与强亲水性的三聚氰胺海绵(MS)结合,制备了石墨烯/三聚氰胺海绵(RGO/MS)双层复合材料,考察了石墨烯负载方法、MS高度、海绵孔隙率对水蒸发速率的影响。当采用滴铸法负载RGO、MS高度为12mm、孔隙率为99。8%时制备的RGO/MS复合材料光热水蒸发效果最佳。在1。0kW/m2条件下,RGO/MS复合材料的水蒸发速率可达2。441kg/(m2·h)。研究结果表明:RGO/MS复合材料具有稳定的机械性能,RGO分布均匀,在光热蒸发人工海水中表现出良好的连续使用性能。RGO/MS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有望用于净化海水领域。

    石墨烯蒸发光热蒸发速率空隙率可持续性

    一种用于水相介质中Pd2+检测的新型荧光传感器

    江晟杰
    5679-5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四苯乙烯衍生物(TPE-H),该衍生物在THF/H2O(0。5/9。5,体积比)溶液介质中显示出明亮的红色聚集诱导发射(AIE)特性。TPE-H通过荧光"开-关"策略选择性地鉴别Pd2+。该传感器具有出色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并在很宽的pH范围(4~10)内显示出出色的稳定性。对Pd2+检测的详细研究表明,Pd2+的检出限为9。81×10-8mol/L。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质谱等测试确认了传感机理。在传感试纸和真实水样测试中,TPE-H对Pd2+具有良好的传感效果,误差较小。该研究不仅报道了一种有效的Pd2+荧光传感器,而且为在复杂环境中原位和实时传感Pd2+提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四苯乙烯聚集诱导发光离子检测钯离子荧光传感器

    一种可用于检测水中Cu2+的锌配位聚合物荧光传感器

    白羽婷魏晓阳尤雪瑞张志超...
    5686-5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离子(Cu2+)作为一种重金属在人体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过量的Cu2+会诱发各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开发快速、灵敏检测Cu2+的新型荧光传感器非常重要。本文以1,4-双(3,5-二羧基苯氧基)苯(H4L)为主配体,邻菲啰啉(phen)为辅配体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维链状锌配位聚合物(Zn-CP),可作为高效检测水中Cu2+的荧光传感器。该Zn-CP具有优异的荧光特性,可通过荧光猝灭作用特异、灵敏地检测水溶液中的Cu2+。在0~0。8×10-6mol/L的范围内,Cu2+浓度与传感器的荧光衰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2×10-8mol/L,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规定的限值(2。05×10-5mol/L)。此外,Zn-CP在Cu2+检测中的猝灭机理可归因于配位聚合物与Cu2+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这项工作为构建具有水稳定系的配位聚合物类荧光传感器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配位聚合物过渡金属水热制备荧光探针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