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黄丽娟

月刊

1000-6613

hgjz@263.net

010-64519500/9501/9502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进展/Journ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化工进展》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信息型刊物,为中国化工学会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化工进展》以反映国内外化工行业最新成果、动态,介绍高新技术,传播化工知识,促进化工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所刊内容涵盖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化工环保、化工设备、现代化管理等学科和行业。2006年《化工进展》杂志将继续倡导工业媒体为产业服务的理念,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关注新技术、新产品及新设备。《化工进展》面向过程工业中的技术和管理部门,读者群包括化工、石油化工行业及过程工业中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及地方政策现状分析

    高文芳王嘉庆王忠强王增...
    5820-5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迎来"退役潮"。双碳背景下,为实现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我国逐步出台相关政策来解决该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问题。然而,当前政策体系仍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经验,国家和地方政策在多方面存在差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总结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国家及地方政策现状,从年份、地区、侧重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市场、技术、资源和能源结构现状对政策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在不同年份的变化明确了其发展阶段,不同地区的政策在数量和发展走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市场规模和相关企业研究发现,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的回收市场缺乏政府指导,回收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可作为政策更新优化的依据;电池中所含资源的分布、供应和能源结构起到警示作用,倒逼国家对动力电池回收的要求提升。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4C"政策原则,为循环经济背景下的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政策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再生政策分析分布影响因素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在环境修复领域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候林丽张梦玲郎锋祥郑希怡...
    5837-5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类由轻质元素通过共价键连接的具有周期有序的新兴多孔晶体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可调、热稳定性高、结构易修饰等特点,是环境修复领域中吸附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理想材料。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氮基键、离子型、接枝官能团、手性、复合功能化五种不同类型COFs材料吸附去除药物、农药、染料、工业副产物等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首先,从COFs拓扑结构和孔壁化学环境两个角度揭示了COFs材料捕获有机污染物有效路径,分类讨论了其吸附机理机制;接着,分析了五种不同类型COFs材料的具体合成路径及其吸附应用效果,并简要归纳了相应性能指标参数;最后,针对目前COFs材料在环境修复领域中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总结了"自下而上"、"后合成"两种策略调控COFs高效吸附与特异性选择相匹配面临的挑战,并指出基于构效结合思维获得性能良好的COFs材料仍任重道远。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有机污染物吸附作用机理

    煤气化渣结构组成及其主要金属元素赋存形态

    马晶马玉龙朱莉乔松...
    5857-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气化渣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目前煤化工行业的研究热点,对其物理化学特性及重金属含量与环境风险的研究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基础。以宁东基地某煤化工生产企业的煤气化渣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粗渣和细渣的结构组成及主要金属元素赋存形态与环境风险。结果表明,煤气化渣由残炭和灰分(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质量分数分别为50%和15%左右)组成。粗渣灰分含量高(质量分数>90%)且颗粒致密光滑,细渣残炭含量高(质量分数约20%)且孔隙丰富。含量高于500μg/g的金属元素主要富集在粗渣中,低于200µg/g的金属元素在细渣中富集。细渣中金属元素稳定性较低,特别是Cd,其非稳定态占比高于70%,且风险评价指数为34。16,环境风险高。本研究旨为煤气化渣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提供基础数据。

    环境粒度分布浸取煤气化渣金属赋存形态

    钢渣构筑Fe-CSH吸附溶液中Pb(Ⅱ)、Cu(Ⅱ)、Zn(Ⅱ)性能及机理

    单书月罗中秋周新涛尚波...
    5867-5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钢渣为原位源、硅酸钠为活化剂合成多级孔结构的铁质水合硅酸钙(Fe-CSH),并将其作为吸附剂高效去除溶液中的Pb(Ⅱ)、Cu(Ⅱ)、Zn(Ⅱ)等重金属。重点探究初始溶液pH、Fe-CSH投加量和溶液初始浓度对Pb(Ⅱ)、Cu(Ⅱ)、Zn(Ⅱ)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吸附动力学、热力学以及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其吸附机理进行解析。结果表明,Fe-CSH对Pb(Ⅱ)、Cu(Ⅱ)、Zn(Ⅱ)的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对Pb(Ⅱ)、Cu(Ⅱ)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而对Zn(Ⅱ)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去除容量分别为1546mg/g、483mg/g和369mg/g;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沉淀和配位络合等作用机制实现重金属Pb(Ⅱ)、Cu(Ⅱ)、Zn(Ⅱ)的高效去除。本研究遵循"以废治废"环保理念,对利用固体废弃物合成吸附剂的资源化利用和污水净化处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钢渣重金属铁质水合硅酸钙吸附性能吸附机理

    改性壳聚糖材料修复多金属污染土壤

    赵黄诗雨周宽邓思维刘龙宇...
    5881-5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采矿冶炼等行业的快速扩张,造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为实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同步修复,以川南某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目标,通过土培实验,考察施加不同比例壳聚糖(CS)和4种改性壳聚糖材料对污染土壤的基本理化特性、土壤中重金属(Cu、Pb、Zn、Cd)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有效态及赋存形态的影响,阐释重金属迁移特性,筛选出对目标重金属钝化效果最好的材料。结果显示,在Cu、Pb、Zn、Cd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中,施用不同比例CS及改性壳聚糖材料后,土壤pH、有机质含量(OM)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均得到提升,整体呈随添加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在一定比例CS处理下,Cu和Pb有效态含量均有所增加,而4种改性壳聚糖钝化剂均能降低Cu、Pb、Zn、Cd有效态含量,从而有效降低了复合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同时,5种材料的加入均能有效促进土壤中弱酸提取态Cu、Pb、Zn、Cd转化为稳定的残渣态,向土壤中添加质量比为2。5%的环氧氯丙烷改性壳聚糖-生物炭复合材料(ECS-B)时钝化效果最佳。本研究表明,环氧氯丙烷改性壳聚糖-生物炭新型复合材料钝化Cu、Pb、Zn、Cd复合污染土壤效果显著,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壳聚糖改性复合材料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

    新型的BHEP-醚水溶液相变吸收二氧化硫

    刁忠秀郑宇魏凤玉宋小良...
    5890-5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有机胺湿法烟气脱硫过程能耗高的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的N,N'-双(2-羟乙基)哌嗪有机胺(BHEP)/二乙二醇二乙醚(DEGDEE)水系液-液相变吸收剂,并研究其吸收解吸SO2性能及相变机理。结果表明,BHEP与二氧化硫(SO2)反应生成了极性较强的铵盐,与非极性醚差异较大,产生盐析效应而导致其分相。上相中DEGDEE的浓度很高,质量分数大于97%,胺、SO2和水的质量分数低于1%,可直接循环使用;约有99%以上的胺和SO2富集在下相,只需对下相解吸,从而大大地降低了能耗。有机胺BHEP和DEGDEE的浓度越高,越易发生相变,下相体积占比和DEGDEE分配率越小,SO2和BHEP的分配率几乎不受影响;两者浓度太高时还会发生吸收前分相。DEGDEE对SO2的物理吸收使体系的吸收能力提高,在质量分数15%BHEP水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20%的DEGDEE后,循环吸收容量和解吸率分别提高了 6。43%和10。59%,能耗降低了 13。69%,该相变吸收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液-液相变哌嗪类有机胺SO2捕集吸收解吸

    塑料热解耦合等离子体催化重整制氢

    马艳高宁博孙安邦全翠...
    5901-5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废塑料转化为可用的能源或燃料,可以缓解塑料废弃物增加和化石能源减少带来的环境问题。为实现塑料高效热转化制备氢能,本文提出一种塑料热解耦合等离子体催化重整制氢的新路线。采用嵌有同轴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区的两段式固定床反应器,探索低温时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在单独加热、单独等离子体重整、单独催化重整和等离子体催化重整模式4种重整模式下的产物分布。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独加热模式,单独等离子体和单独催化重整模式均可提高气体产率,尤其是H2;等离子体和催化剂具有协同作用,等离子体催化重整模式可大幅提高气体产率,其中高密度聚乙烯的H2选择性最高(66。44%);催化剂上的碳沉积和孔隙堵塞导致催化剂烧结严重程度顺序:HDPE>PP>PS。等离子体放电可以改善催化剂表面的碳沉积和金属相聚集问题,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减小平均孔径。因此,热解耦合等离子体催化重整系统为优化塑料能源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方案。

    塑料等离子体催化制氢催化热解

    MIL-100(FeⅡ/FeⅢ)/AC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脱色性能

    季青豪范婷婷王春梅
    5913-5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七水合硫酸亚铁和无水硫酸铁为金属盐,均苯三甲酸为配体,活性碳纤维(ACF)为基材,在室温下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了 MIL-100(FeⅡ/FeⅢ)/ACF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应用工艺对活性艳蓝KN-R光催化脱色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光催化脱色的机理。结果表明:Fe2+与Fe3+的摩尔比为3∶1,原位生长20h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在1000W氙灯光照下处理120min,对加入0。32mL/L H2O2、pH为3。0、浓度为80mg/L的活性艳蓝KN-R染液的脱色率可达97。1%以上,而且在染液pH=3。0~6。2的范围内脱色率均在95。8%以上,重复使用5次后脱色率有所降低,但仍然可达85。5%。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发现在光催化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羟基自由基(·OH)和光生空穴(h+)。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MIL-100(FeⅡ/FeⅢ)成功负载在ACF上,与 MIL-100(FeⅡ)/ACF相比,MIL-100(FeⅡ/FeⅢ)/ACF的活性位点的结合能要高0。2~0。3eV。

    MIL-100(Fe)活性碳纤维染料降解自由基类芬顿反应

    Trametes versicolor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及温室气体释放特征

    白雨虹高大文
    5922-5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油烃是环境中一种难降解的物质,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成本高、能耗大且不利于环境恢复。杂色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的菌丝能够均质化土壤,是石油烃生物修复的潜在微生物。本文以不同类型石油烃污染为研究对象,以降解率为考核指标,探究杂色云芝对不同类型石油烃的降解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杂色云芝对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作用及对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为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杂色云芝能有效降解不同类型石油烃,4天内正十六烷被去除了 53。55%,9天内原油被去除了 21。61%。利用杂色云芝降解模拟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修复15天后,正十六烷的去除率达到32。68%,原油的去除率达到4。84%。正十六烷污染的土壤中,污染物被降解并以CO2和CH4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在原油污染的土壤中,CH4的释放量较少,而CO2和N2O的释放量增加。研究结果证明了杂色云芝修复不同类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可能性,提供了生物修复能产生更少温室气体的理论依据。

    石油烃土壤修复杂色云芝生物修复温室气体

    燃煤烟气水分回收和颗粒物同时脱除的实验和数值模拟

    吴盛源杨富鑫谭厚章杜君文...
    5932-5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水资源匮乏、环保要求日益增强,开展燃煤烟气水分回收与颗粒物协同脱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搭建了烟气水分回收实验系统并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收水率和传热系数的影响,发现影响收水率的主要因素为烟气速度和烟气温差,烟气速度3m/s、烟气温差13。2℃时,收水率为51。77%;影响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为烟气速度和烟气与换热管壁面的过冷度,烟气速度9。6m/s、冷却水温度35℃时,传热系数为274。84W/(m2·K)。搭建了颗粒物协同脱除实验系统,发现当过冷度从0℃增加到4℃时,颗粒物脱除效率从3。07%增大到29。28%;烟气速度从1。4m/s增大到6。4m/s时,颗粒物脱除效率从29。28%降低至7。40%。

    燃煤烟气水分回收数值模拟颗粒物脱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