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黄丽娟

月刊

1000-6613

hgjz@263.net

010-64519500/9501/9502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进展/Journ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化工进展》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信息型刊物,为中国化工学会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化工进展》以反映国内外化工行业最新成果、动态,介绍高新技术,传播化工知识,促进化工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所刊内容涵盖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化工环保、化工设备、现代化管理等学科和行业。2006年《化工进展》杂志将继续倡导工业媒体为产业服务的理念,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关注新技术、新产品及新设备。《化工进展》面向过程工业中的技术和管理部门,读者群包括化工、石油化工行业及过程工业中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墨盘法Na2CO3基CO2成型吸附剂制备及性能优化

    秦雪赵传文黄浦曾鹏鑫...
    7095-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石墨盘法制备了负载在Al2O3载体上的Na2CO3基吸附剂颗粒,研究了煅烧温度对Na2CO3/Al2O3吸附剂颗粒脱碳特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高温煅烧可显著提升Na2CO3/Al2O3脱碳性能,300℃和900℃煅烧下的Na10Al的CO2吸附量分别为0.621mmol/g和1.1mmol/g.SEM和BET测试结果表明,900℃煅烧可使颗粒表面残留石墨完全分解,消除石墨疏水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和密集的Na2CO3吸附活性位点.进一步优化了Na2CO3(质量分数10%~40%)负载量,研究发现20%负载量的Na2CO3/Al2O3表面Na2CO3分布均匀,展现出最佳的吸附性能1.62mmol/g.10%负载量的Na2CO3/Al2O3拥有最好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83.417m2/g)和力学性能(抗压强度95.1MPa).之后采用超声波清洗代替高温煅烧去除石墨,进而优化20%负载量的Na2CO3/Al2O3结构特性,超声波清洗后的Na2CO3/Al2O3吸附量为1.715mmol/g,比表面积为73.941m2/g,抗压强度52.3MPa.综合考虑优化后的石墨盘法制备的吸附剂颗粒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Na2CO3/Al2O3吸附剂CO2捕集石墨盘法超声波清洗固定床

    基于LCA的压裂返排液膜集成工艺碳足迹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徐冰张倩吴欢欢邵光艺...
    7105-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页岩气从水力压裂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压裂返排液具有污染物种类复杂、总溶解性固体和重金属浓度高等特点.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促使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亟需低碳减排转型.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节能减排关键低碳技术之一,可减少工业领域90%的能耗.本研究基于"预处理-管式超滤-纳滤-电渗析-反渗透-机械蒸汽再压缩"膜集成工艺处理压裂返排液,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对其物耗、能耗、碳足迹及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集成处理工艺的碳足迹为86.7kg CO2 eq;对于温室效应影响类别,预处理、管式超滤膜、机械蒸汽再压缩的碳足迹贡献为90.7%,其原因是预处理阶段所投加的大量药剂以及管式超滤膜和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高频率运行所消耗的大量电能.针对温室效应指标及其他典型指标,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大小为:电力>碳酸钠药剂>氢氧化钠药剂,因此管式超滤膜和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的合理高效运行可节约电力损耗,保证该系统的低碳高效运行.本研究明确了预处理、管式超滤、机械蒸汽再压缩单元是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应重点关注的减污降碳环节.

    压裂返排液废水环境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

    胺化改性树脂脱二硫化碳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动力学

    仇玉静刘畅林杰罗国华...
    7115-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氯甲基聚苯乙烯大孔树脂为载体,二乙烯三胺为胺化剂,通过取代反应将含伯胺和仲胺的活性官能团锚定到树脂链上制得CS2脱硫吸附剂,采用FTIR、元素分析仪、BET对改性树脂进行表征,并对吸附剂脱除苯中CS2吸附性能进行评价,得到不同温度及不同CS2初始浓度下的吸附穿透曲线,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剂吸附苯中CS2的吸附等温线进行分析,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颗粒扩散模型对吸附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胺化改性的聚苯乙烯树脂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吸附二硫化碳性能,其在常压、318.15K、1h-1、原料CS2浓度为2000mg/L条件下的穿透吸附容量高达154.167mg/g.同时,该吸附剂吸附CS2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控制步骤为CS2与吸附剂表面活性胺基基团的反应,而非传质过程.通过建立动态吸附过程的Y-N吸附模型,并对吸附穿透曲线进行分析验证,拟合值与实验值十分吻合.

    二硫化碳树脂脱硫吸附剂吸附动力学

    NaOH-Na2CO3焙烧二次铝灰提取Al2O3

    任学昌冯浩杨镇瑜曹鹏飞...
    7125-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次铝灰具有危险固废和有价资源的双重特性,如果不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环境.为此提出了NaOH-Na2CO3混合助剂焙烧铝灰的工艺,从而进行Al2O3的高效提取.通过热力学分析、TG-DSC分析、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NaOH-Na2CO3体系焙烧二次铝灰的过程和碱灰比、NaOH与Na2CO3质量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溶出温度、溶出时间以及液固比对Al2O3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Na2CO3混合助剂体系的构建有助于降低焙烧体系共熔点,促进铝灰与混合助剂的充分接触,能够降低能耗,提高反应效率;在m(NaOH+Na2CO3)∶m(SAD)=1.2、m(NaOH)∶m(Na2CO3)=1.5、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60min、溶出温度80℃、溶出时间15min、液固比15mL/g的条件下,Al2O3溶出率可达到92.29%.该研究对二次铝灰采用NaOH-Na2CO3焙烧法提取Al2O3的技术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提高了二次铝灰的综合利用率.

    二次铝灰氢氧化钠碳酸钠焙烧Al2O3溶出率

    2024年美国绿色化学挑战奖简介

    何晶晶熊犍
    7135-7136页

    图版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