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进展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

黄丽娟

月刊

1000-6613

hgjz@263.net

010-64519500/9501/9502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进展/Journ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化工进展》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信息型刊物,为中国化工学会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化工进展》以反映国内外化工行业最新成果、动态,介绍高新技术,传播化工知识,促进化工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所刊内容涵盖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化工环保、化工设备、现代化管理等学科和行业。2006年《化工进展》杂志将继续倡导工业媒体为产业服务的理念,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关注新技术、新产品及新设备。《化工进展》面向过程工业中的技术和管理部门,读者群包括化工、石油化工行业及过程工业中的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锰掺杂DSA电极及其对印染废水处理的过程优化

    朱连燕周幸福
    3459-3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Ti/SnO2-Sb形稳电极(DSA)为基底,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有活性层的Ti/SnO2-Sb/SnO2-Sb-Mn电极并进行了表征.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曲面分析法,探讨槽压、搅拌速率、电极间距这三个因素对亚甲基蓝电催化脱色效率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多元二次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好,影响因素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槽压>电极间距>搅拌速率.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当槽压为4.8V、搅拌速率为320r/min、电极间距为1.5cm时,亚甲基蓝的脱色效果达到最佳,此时脱色率达到99.3%,模型的预测值非常接近实验值,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电催化脱色处理印染废水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锰掺杂DSA电极电催化氧化脱色印染废水

    废塑料催化热解制备碳纳米管及其生长机理

    孟卫波邢宝林程松冯来宏...
    3468-3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塑料因优异的易塑性、持久性、耐腐蚀等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然而塑料在使用过程由于难降解、回收利用率低等缺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以硝酸镍为催化剂前体,通过一步热解法将聚乙烯塑料制备成具有高价值的碳纳米管(CNTs),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气相色谱-质谱等技术对其结构和生长机制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热解温度(600~900℃)和硝酸镍加入量(0.5%~2.0%)对CNTs结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0℃、硝酸镍质量分数1.0%的条件下制备得到形貌结构较好的CNTs.该条件下CNTs为多壁碳纳米管,石墨化度较高,长度为5~15μm,管平均外径为(28.43±0.56)nm,平均内径为(11.03±0.61)nm,层间距为0.340nm,接近碳纳米管的最理想的石墨层间距(d=0.3354nm).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了CNTs的生长机理与模型,剖析出CNTs为顶端生长模型.将制备的CNTs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微塑料并表现出了较好的去除性能,实现了"以废治废".本研究以LDPE为原料采用一步热解法得到形貌结构优异的CNTs,实现了塑料的高质化利用,并为其他相似废弃物的利用提供了借鉴.

    废塑料碳纳米管生长机理

    流化床中煤气化细渣高温还原磷石膏过程

    马栋解桂林田治华王勤辉...
    3479-3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石膏(PG)是世界上重要的工业固体废物之一,其传统的储存方法占用了大片土地,也破坏了环境.采用热化学方法将PG还原为CaS和CaO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缓解了环境污染.常见的还原剂主要是褐煤和硫黄等,然而上述还原剂存在成本较高的缺点.因此本文提出采用煤气化细渣(CGFS)来还原PG.通过热力学计算、流化床实验和动力学计算,探讨了还原行为和反应机理.首先,热力学计算表明CGFS还原PG完全可行.流化床实验发现当目标产物为CaS时,最优化的反应条件为温度应保持在850~900℃,C/Ca摩尔比为2~3,在该条件下,PG可以完全分解.当目标产物为CaO时,温度应保持在950~1000℃,C/Ca摩尔比为0.5~1,但在该条件下PG难以完全分解.此外CGFS中的矿物组分会显著影响PG的分解率,该过程主要是和CGFS的反应活性有关.接着通过比较四种常见的碳基还原剂发现,褐煤对PG的分解效率最高,细渣和焦炭相比于石墨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也有利于PG的分解过程.此外提高C/Ca摩尔比和反应温度能够降低石墨与其他三种还原剂的差距.最后动力学研究表明,CGFS还原PG过程符合缩核反应模型,其动力学机理函数G(α)=-ln(1-α),表观活化能为415.78~456.83kJ/mol.通过SEM-EDS发现反应是从边界开始,逐渐扩散到核心,最终形成蜂窝结构.本研究将为开发环境友好型还原剂分解PG提供理论依据.

    磷石膏煤气化细渣动力学热力学分解机理

    Bio-FeMnCeOx活化PMS降解四环素效能与机制

    刘梦凡王华伟王亚楠张艳茹...
    3492-3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生物合成材料在水环境修复中成本低、环境友好、高效等优势,制备了Ce掺杂生物铁锰氧化物(Bio-FeMnCeOx),以盐酸四环素(TC)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Bio-FeMnCeOx制备参数(Ce剂量、培养时间及样品处理方式等)和工艺条件(pH、PMS浓度、Bio-FeMnCeOx剂量等)对Bio-FeMnCeOx活化PMS降解TC的影响.通过自由基猝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分析TC降解的主要活性氧物质种类和贡献率,推测了TC的降解路径和降解机制,验证了Bio-FeMnCeOx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①通过生物合成法成功制备了Bio-FeMnCeOx,将其用于活化PMS降解TC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pH为11.0、PMS浓度200mg/L、Bio-FeMnCeOx剂量为100mg/L、反应时间为60min时,TC的降解效率可达93.75%;②通过自由基猝灭和EPR鉴定的实验发现,Bio-FeMnCeOx/PMS体系主要的活性物质为·SO-4和1O2;③Bio-FeMnCeOx具有良好的实验稳定性,重复使用8次后,TC的降解效率仍高达75.71%.该研究的发现为抗生素废水治理提供了新的催化技术路线.

    复合材料废水四环素降解自由基

    煤气化渣活化过二硫酸盐和过一硫酸盐降解苯酚的比较

    李亚男郭凯王嘉琪武亚宁...
    3503-3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固体废弃物煤气化渣(CGS)作为活化剂,构建了煤气化渣/过二硫酸盐(CGS/PDS)和煤气化渣/过一硫酸盐(CGS/PMS)体系,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CGS的微观结构和元素组成,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CGS表面官能团,考察了CGS投加量、PDS浓度、PMS浓度、初始pH等因素对降解苯酚的影响,推测了活化路径,探究了氧化机理.结果表明,CGS中Fe元素含量达11.9%且含有多种官能团,随着CGS投加量的增加,PDS和PMS对苯酚的降解效率逐渐增大.当CGS投加量为3.0g/L时,1.0mmol/L PDS反应60min后对苯酚的降解率达97.82%,0.4mmol/L PMS反应60min后对苯酚的降解率达98.88%.两种体系对苯酚的降解率均在pH=3时最高.共存Cl-对两个体系降解苯酚均表现出促进作用,而共存NO3-、SO42-、HCO3-对苯酚的降解产生抑制作用.CGS/PDS体系降解苯酚过程中产生了·SO4-和·OH,而CGS/PMS体系产生了·SO4-、·OH和·O2-,但两个体系对苯酚的降解均以·SO4-占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可为固体废弃物煤气化渣高价值应用提供指导,为煤气化渣进一步应用于水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煤气化渣过一硫酸盐过二硫酸盐苯酚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