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学报
中国化工学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学报

中国化工学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

李静海

月刊

0438-1157

hgxb@cip.com.cn

010-64519485/86/89/90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学报/Journal CIESC Joru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化工学报》以促进国内外化工科技发展和学术交流为宗旨,主要刊载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报道有价值的基础数据,扼要报道阶段性研究成果和重要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选载对学科发展起指导作用的综述与专论。栏目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催化、动力学与反应器;分离工程;过程系统工程;表面与界面工程;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能源和环境工程;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现代化工技术。《化工学报》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多年来本刊一直保持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严把稿件质量关。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实力强大的编委会,严格的审稿制度和编校程序,保证了刊物的内容质量和出版质量,保持了国内化工界权威性学术期刊地位。发表文章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的文章达83%,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以及各种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项目所属的文章占有较大比例。《化工学报》是很多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的源期刊,如美国的《CA》、《EI》,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等,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指标在同类期刊中位于前列。在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奖,2006年以来主要获如下奖项:2006 年获第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一等奖2006-2010 年连续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0 年连续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B类2007 年论文“用石蜡-CO2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在流化床中进行细颗粒包覆”获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2008 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 年论文“高固气比状态下的粉煤气力输送”被评为“200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2008 年论文“固体碱法制备生物柴油及其性能”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0 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硒的迁移转化及飞灰对其富集特性

    刘轩苏银皎滕阳张锴...
    923-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微波消解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考察了9台超低排放在役机组硒迁移转化规律,探究了循环流化床(CFB)和煤粉炉(PC)机组飞灰特性差异对硒吸附能力的影响.燃烧后煤中硒几乎全部呈现挥发态,底渣中残留量极低.与浓度归一化和质量分布法相比较,相对富集系数法可以客观地评价燃煤副产物中硒的富集能力,两类机组中硒均主要富集于飞灰中.CFB较低炉膛温度和添加CaO可以降低入炉煤中硒释放比例并增强飞灰对硒的吸附能力,故其底渣和飞灰中硒的富集程度均高于PC,导致脱硫石膏中硒富集程度低于PC.飞灰对硒的吸附量随比表面积或孔容积增大而增大,但随粒径或孔径增大而减小.CFB飞灰中未燃尽碳含量高、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且存在较多蜂窝状孔隙,导致其对硒的富集程度高于PC飞灰.

    煤燃烧污染硒迁移转化微波消解吸附

    UHMWPE/PEG共混方式及配比对UHMWPE缠结行为及性能的影响

    王利霞毕肇杰史淼磊王晨...
    93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常用的高性能聚合物.由于高黏度的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其加工成型与应用.聚乙二醇(PEG)具有高流动性,被广泛用来改善UHMWPE的流变行为,但复合材料中添加相的分散效果对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干粉混合、溶液混合、熔融挤出共混等方式制备了不同配比UHMWPE/PEG复合材料.基于熔融拉伸实验研究了共混方式及配比对UHMWPE缠结行为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链缠结密度.三种混合方式中,加入5%PEG时干粉混合与挤出混合解缠作用较明显,链缠结密度均降低26%左右.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解缠结力学性能界面结构

    异质结构g-C3N4@AM层状膜构筑及纳滤性能研究

    周国莉韩项珂武文佳王景涛...
    941-950,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利用纳滤膜对有机溶剂进行高效分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有机溶剂纳滤膜通量和选择性之间普遍存在trade-off效应的限制.以相对疏水的g-C3N4纳米片和亲水的直链淀粉(amylose,AM)为构筑单元,利用双针头静电雾化技术制备了异质结构的g-C3N4@AM层状膜.亲水的直链淀粉促进了极性溶剂的溶解,相对疏水的g-C3N4纳米片实现了通道对极性溶剂的低阻力扩散;两者协同,极大地增强了膜对极性溶剂的渗透性能,而不降低分离能力.与纯g-C3N4层状膜相比,g-C3N4@AM层状膜对极性溶剂的渗透系数提高了1~2倍,对于尺寸大于1.5 nm的染料分子可以实现99%以上的截留率.在操作稳定性、压力循环和耐酸碱测试后,膜的渗透性能和截留能力基本保持不变,衰减<6%,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

    异质结构静电雾化直链淀粉纳滤分离

    一步法合成二维Ti3C2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居涛李国辉耿凤霞
    951-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可通过从MAX相前体中选择性刻蚀A原子层获得.在传统制备MXene的方法中,常用的刻蚀剂是氢氟酸.然而高浓度氢氟酸的使用,不可避免会带来安全问题,甚至破坏MXene的晶体结构,从而限制本征物理化学性能.从典型的碳化物前体Ti3AlC2出发,使用NH4BF4作为刻蚀剂,有效降低体系中酸的使用量;在反应过程中,刻蚀A层的同时,NH+4进入堆垛层间,扩大层间距,弱化层间作用力.因此,仅通过简单手摇就可以实现高效剥离,得到具有完整晶体结构的二维Ti3C2.进一步测试了Ti3C2的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所得的Ti3C2具有优异的性能(扫描速率为5 mV∙s-1时为503 F∙g-1)和循环稳定性(在5 A∙g-1下循环104次后电容保持率为95.8%).本文为Ti3C2纳米片的合成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水热纳米材料合成Ti3C2纳米片电化学MXene

    坑道限制条件下水平丙烷喷射火火焰行为研究

    周梦雅周魁斌王朝黄梦源...
    960-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搭建坑道限制条件下小尺寸喷射火实验装置,模拟研究埋地管道泄漏场景中引发的水平喷射火火焰特性.火焰受坑道侧壁的限制,先撞击坑道而后沿着侧壁向上发展形成垂直火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泄漏质量流量的增加,火焰长度先增加后减小,而火焰宽度不断增加.同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火焰两侧会出现涡旋对,形成一对反向旋转的火焰,为了探究其形成原因及产生条件,结合数值模拟手段进一步研究了火焰流场不稳定性.

    坑道喷射火火焰长度火焰宽度不稳定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