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工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工学报
中国化工学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工学报

中国化工学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

李静海

月刊

0438-1157

hgxb@cip.com.cn

010-64519485/86/89/90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工学报/Journal CIESC Joru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化工学报》以促进国内外化工科技发展和学术交流为宗旨,主要刊载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报道有价值的基础数据,扼要报道阶段性研究成果和重要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选载对学科发展起指导作用的综述与专论。栏目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催化、动力学与反应器;分离工程;过程系统工程;表面与界面工程;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能源和环境工程;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现代化工技术。《化工学报》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多年来本刊一直保持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严把稿件质量关。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实力强大的编委会,严格的审稿制度和编校程序,保证了刊物的内容质量和出版质量,保持了国内化工界权威性学术期刊地位。发表文章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的文章达83%,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以及各种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项目所属的文章占有较大比例。《化工学报》是很多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的源期刊,如美国的《CA》、《EI》,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等,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综合评价指标在同类期刊中位于前列。在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奖,2006年以来主要获如下奖项:2006 年获第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一等奖2006-2010 年连续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2010 年连续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B类2007 年论文“用石蜡-CO2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在流化床中进行细颗粒包覆”获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2008 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 年论文“高固气比状态下的粉煤气力输送”被评为“200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2008 年论文“固体碱法制备生物柴油及其性能”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0 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元体系HCl-NaCl-CaCl2-H3BO3-H2O在298.15K的Pitzer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李丹孙帅琦张涛赵一慧...
    3160-3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等温溶解法测定了三元体系CaCl2-H3BO3-H2O在298.15 K的溶解度和液相的折射率,该三元体系为简单共饱型,有1个共饱点,2条溶解度曲线和2个单盐结晶区,分别为CaCl2·6H2O和H3BO3.结合本文测定和文献中的溶解度数据,拟合了五元体系HCl-NaCl-CaCl2-H3BO3-H2O中含H3BO3的Pitzer参数,结合固相的溶解平衡常数,构建了该五元体系的Pitzer模型,并计算了该五元体系及其子体系的溶解度.根据Pitzer模型和计算相图,对氯化钠、氯化钙共存卤水中硼酸的分离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分离过程中的析盐顺序和卤水组成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更容易实现H3BO3的分离.

    Pitzer热力学模型硼酸固液相平衡溶解度卤水分离

    四元体系(Li+,Mg2+//Cl-,borate-H2O)308.15K相平衡与相图研究

    李栋婵王嘉宇王士强
    3170-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开展四元体系Li+,Mg2+//Cl-,borate–H2O固液相平衡与相图研究,测定平衡溶液的液相组成、密度、折射率和pH.该四元体系相图中存在的盐类矿物为:LiCl·H2O、Li2B4O7·3H2O、MgCl2·6H2O、Mg2B6O11·15H2O和锂光卤石LiCl·MgCl2·7H2O,其中锂光卤石LiCl·MgCl2·7H2O是异成分复盐,溶液中MgCl2存在下章氏硼镁石(MgB4O7·9H2O)不稳定,转化为多水硼镁石(Mg2B6O11·15H2O).多水硼镁石结晶区最大,表明镁硼酸盐易于结晶析出,而锂光卤石结晶区最小.采用Pitzer热力学模型对该四元体系的溶解度进行理论预测,计算相图与实验相图吻合较好.该四元体系的稳定相平衡与相图研究,可为含锂硼盐湖老卤中锂、镁、硼产品开发及其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盐湖卤水体系相平衡与相图锂盐镁硼酸盐Pitzer模型

    四元体系LiB5O8+NaB5O8+KB5O8+H2O在298.15K实验与理论预测相平衡研究

    宋江涛袁菲余艳郭亚飞...
    3179-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四元体系LiB5O8+NaB5O8+KB5O8+H2O在298.15 K下的相平衡.实验测定了该体系在298.15 K下的固液相平衡溶解度和物理性质(密度和折射率),基于实验溶解度绘制了四元体系的干盐相图、水图和物理性质组成图.在该四元体系的干基图中,有一个共饱点(LiB5O8·5H2O+NaB5O8·5H2O+KB5O8·4H2O)、3条单变量溶解度曲线和3个单盐结晶区(LiB5O8·5H2O、NaB5O8·5H2O和KB5O8·4H2O).该体系在298.15 K下没有复盐和固溶体生成,属于简单四元水溶液体系.结合三元体系溶解度,拟合获得了3种碱金属五硼酸盐的单盐参数和三离子混合作用参数;应用Pitzer及其扩展的HW模型对溶解度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表明获得的Pitzer参数可靠.研究结果可为碱金属五硼酸盐分离纯化提供理论基础.

    水盐体系相平衡Pitzer模型碱金属五硼酸盐

    盐湖联合基金实施概况与展望

    赵志坚傅杰赵长建张国俊...
    3188-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和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海省人民政府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2014—2020年资助情况.以2017年资助集成项目为例,介绍了联合基金的典型成果.最后展望了盐湖联合基金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资助工作的建议,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盐湖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助

    超重力多相催化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江澜罗勇邹海魁孙宝昌...
    3194-3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本征反应速率为快速反应的多相催化过程,其宏观反应速率一般受限于相间传质速率.基于超重力技术良好的传质强化特征,以及超重力装备关键机械部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稳定运行的突破,超重力反应器应用于多相催化反应,逐步展现了反应过程强化的潜力.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本中心研制的超重力多相催化反应器在气液、气固以及气液固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超重力多相催化反应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超重力技术多相催化反应器过程强化

    生物转化温室气体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进展

    高子熹郭树奇费强
    3202-3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使得肉、蛋和乳制品等生活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时也对传统动物饲料的供应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微生物能够利用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多种原料合成高蛋白含量的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以用于饲料或食品加工.生物转化CO2和CH4制备SCP不但可以扩展蛋白生产渠道和缓解各方面对蛋白的需求,而且也有望降低其生产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从SCP合成及生产现状出发,探讨了好氧性甲烷菌和微藻利用温室气体的代谢路径、生物转化工艺、生物反应器设计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应用前景,同时结合研究数据对生物转化温室气体制备SCP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和比较.

    温室气体甲烷二氧化碳单细胞蛋白代谢调控生物反应器设计经济性分析

    化学交换法分离锂同位素的理论及新技术研究进展

    崔莉樊宇亨李莎莎白瑞兵...
    3215-3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核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锂作为重要的能源战略金属,锂同位素(6Li、7Li)分离是核能开发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受到国际及国内科学家的广泛关注.6Li、7Li具有完全相同的电子结构,两者具有几乎相同的化学性质,分离难度极大.本文简要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化学交换法分离锂同位素取得的进展,重点综述了同位素分离的理论研究以及近五年来锂同位素分离的新材料、新介质.针对目前冠醚在分离锂同位素过程中存在的冠醚分子易流失、Li+的分配系数低等问题对现有的研究和报道进行了总结,有望为锂同位素分离新材料和新体系的开发提供指导.

    化学交换法锂同位素Urey模型冠醚离子对

    木质纤维素多元醇液化及液化产物提质的研究进展

    郭海军张海荣丁帅黎海龙...
    3228-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作为唯一的可再生含碳资源,通过热化学液化可以实现其高附加值转化为燃料和化学品.木质纤维素多元醇液化产物富含活性羟基,具有可调变的羟值和黏度,在聚氨酯材料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液化过程中同时存在缩聚、重排等副反应的发生,导致液化产物中含有醛、酮、酸、酯等羰基化合物,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对液化产物进行加氢提质是提高下游聚氨酯泡沫品质的必需步骤.为此,对木质纤维素多元醇液化工艺、液化动力学和液化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对液化产物的提质方法及工艺技术的选取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液化耦合提质"的新工艺,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生物质液化羰基化合物提质加氢催化剂

    粉煤灰中战略金属镓的提取与回收研究进展

    赵泽森崔莉郭彦霞程芳琴...
    3239-3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镓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催化、医疗等多个领域.随着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对镓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促使人们寻找新的来源.从粉煤灰中回收镓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对镓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综述了粉煤灰中镓的赋存形式、浸出工艺和镓提取分离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溶剂萃取法和吸附法用于粉煤灰中镓资源回收的现状,总结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粉煤灰中镓资源的回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粉煤灰中镓和其他伴生元素协同提取的资源化利用方向.

    粉煤灰回收赋存形式浸出工艺分离方法

    天然气水合物热分解Stefan相变数学模拟研究

    李明川樊栓狮徐赋海严科...
    3252-3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气水合物热分解过程是一个移动边界的Stefan相变问题.在单相连续水合物控制体的守恒积分热传导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尖锐移动边界的天然气水合物热分解控制体的界面耦合Stefan能量守恒条件.利用Boltzmann相似变量求得了一半无限大天然气水合物热分解Stefan相变模型的Neumann解,对超越方程进行了单调性证明,确定了Stefan模型解的唯一性.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超越方程的单调性和Stefan模型解的唯一性,MATLAB编程实现了水合物体热分解相变过程温度、分解前缘规律性,参数敏感性拟合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λ(超越方程的解)和xf(界面位置)逐渐增大,xd(穿越深度)和td(穿透时间)逐渐减小.

    Stefan相变天然气水合物数学模拟分解前缘Neumann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