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严忠民

双月刊

1000-1980

xb@hhu.edu.cn

025-83786343

210098

南京市西康路一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为重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本校在水资源、水文、地质、测量、水利工程、水电工程、水运工程、海洋及海岸工程、水工结构、工程力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岩土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力工程、电子技术及自动化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管理工程、水利经济、环境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方面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学术讨论、研究动态等学术性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珠江流域 1981-2020 年水文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吴志勇白博宇何海李源...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VIC模型和汇流模型生成的1981-2020 年5 km×5 km网格模拟流量数据,构建了长历时、网格化的标准化径流干旱指数(SRDI),对珠江流域水文干旱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基于模拟流量构建的网格化SRDI能够较好地模拟珠江流域干旱时空演变过程;珠江流域水文干旱的时间演变特征明显,干旱集中发生在夏季,秋季可能发生大范围的水文干旱,季节尺度上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极端干旱;珠江流域水文干旱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为自东向西由干旱高频区向干旱长历时、高烈度区过渡分布.

    水文干旱标准化径流干旱指数VIC模型珠江流域

    1998-2020 年三峡库区最大 1 h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王雨潇孙营营张天宇刘波...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年、月最大1 h降水强度及其发生时间为指标,采用趋势检验、周期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和降水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方法,分析了1998-2020 年三峡库区最大1 h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库区年最大1 h降水发生时间有每隔约10 a前移至汛前的现象,主汛期7 月最大1 h降水强度有8 a的循环周期;与2010 年以前比,2010 年后的库区强降水落区表现出自上游向坝址迁移的走势;若最大1 h降水强度相近,则降水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的降水过程,综合强度更高,对防洪安全影响更大.

    三峡库区最大1h降水量降水过程综合强度EOF分析时空变化

    多时空尺度协同的场次降雨水资源量评价方法

    徐晋轩李一阳潘兴瑶陈楠...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场次降雨水资源量评价与年尺度水资源量评价成果的不协同问题,通过分割前期降雨径流退水和年尺度基流等径流成分,提出场次降雨过程水资源量评价新方法,实现场次降雨水资源量的精细化评价.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潮白河典型区间流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显著提高场次降雨水资源量评价成果的针对性和准确度,满足多时空尺度协同的水资源量评价需求.

    多时空尺度场次降雨水文模型径流分割水资源评价潮白河

    江苏段长江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定价方法及应用

    达波李益鹏黄承庚廖迎娣...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提升长江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基于长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江苏段长江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全面考虑岸线水域、陆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以水深基准价格、岸线等级系数、岸线实际利用等级匹配度系数、岸线利用效率系数为指标的江苏段长江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定价方法.基于此,以扬州段长江岸线资源为例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扬州各岸段大多数原有企业岸线资源利用效率均较高,但也存在少数企业占用优良岸线资源而利用效率较低的现象,建议通过采用岸线有偿使用制度,推进企业退出或转型升级,促进岸线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岸线等级岸线利用效率长江江苏段

    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示踪作用

    茅昌平杨张阳李广凯张立...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泰山抽水蓄能电站2009-2020 年各类水体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的分析,论述了水化学特征变化对库水渗漏的示踪作用.结果显示: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库水和地下水均呈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部分为HCO3-SO4-Ca、HCO3-SO4-Ca-Mg、SO4-Ca-Mg型,巴山沟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SO4-Ca、SO4-Ca-Mg型.离子比值分析表明,硅酸岩风化是库水、地下水以及巴山沟地表水水化学离子的主要来源;巴山沟地表水受岩石风化和大气降水的同时控制作用,有未经充分水岩反应的大气降水混入.水化学聚类分析表明,右岸排水廊道和坝后量水堰水样来自库水的渗漏补给,库底廊道量水堰、B2 高压支管廊道、6 号和1 号施工支洞水来源为区域地下水补给.水化学分析结果与水体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

    水化学库水渗漏渗漏示踪泰山抽水蓄能电站

    纳米氧化锌颗粒对滨海湿地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荣馨宇韩蕊张殿光王晶...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滨海湿地模拟系统研究纳米氧化锌颗粒(ZnO NPs)对滨海湿地周期淹水区和长期淹水区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 16S rRNA扩增子测序查明发生显著性变化的微生物.结果表明:ZnO NPs暴露下微生物群落的相对丰度和多样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ZnO NPs质量浓度的大小是驱动滨海湿地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β 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原因.随着ZnO NPs质量浓度的增大,ZnO NPs团聚后增大的纳米材料颗粒粒径减弱了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β多样性在ZnO NPs质量浓度为80 mg/L时最低;周期淹水区的微生物群落受到的影响比长期淹水区微生物群落受到的影响小,不同淹水条件导致出现不同分类水平的显著差异细菌;周期淹水区和长期淹水区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溶解氧、有机质)导致微生物群落丰度、多样性受ZnO NPs的影响表现不同.

    纳米材料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滨海湿地生态毒性

    内涝过程中超载节点水流结构及水头损失分析

    耿艳芬朱保航钟颖萌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处于内涝过程超载状态节点的水流结构及水头损失,基于室内管道节点模型进行了87 组不同边界条件的三维构造模型模拟,完成了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对比验证;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数据相关性拟合和π理论研究了孔径比(节点直径Φm 和管道直径Φp 的比值)、管道坡度、承压水头对节点内水流结构和水头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节点出口处的水量交互是产生水头损失的主要原因;局部水头损失系数K随孔径比的增大而增大,随超载水深、承压水头的增大而减小;通过π理论提出K=f(Re)的求解思路是可行的;两种孔径比节点的K值对坡度变化的响应不同,管道坡度的设计需要考虑节点孔径比的影响.研究成果补充了雨洪耦合模型中的节点水流结构,可为一维管网在节点处的水头损失计算提供经验数值和参考.

    管网节点水流结构局部水头损失经验公式

    梯形断面鱼道内水流的三维特性分析

    李恒王晓刚郑飞东
    61-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三维数学模型,对横断面为梯形的鱼道内水流流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梯形断面鱼道内水流具有明显的三维特性;增大梯形断面鱼道竖缝过水断面面积比会减弱鱼道内水流的三维特性,在过水断面面积比小于0.375 时,鱼道内水流三维特性较为明显;鱼道池室长宽比的变化对鱼道内水流三维特性的影响不大.

    梯形断面鱼道三维特性竖缝过水断面面积比长宽比

    地震作用下大直径嵌岩单桩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贺瑞朱元张张继生吉吉...
    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直径嵌岩单桩为研究对象,对地震荷载作用时桩、土、岩的变形规律及桩基刚度进行分析,在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数值模拟中引入土体非线性黏弹性本构模型与岩体损伤本构模型来描述桩周土、岩介质刚度随应变衰减的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大直径嵌岩单桩位移、加速度等动力响应,土体非线性滞回特性以及岩石损伤程度等显著受到桩基嵌岩深度、岩石风化程度和地震烈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设计时应深入分析.

    大直径嵌岩单桩黏弹性本构模型损伤模型地震荷载桩土动力相互作用

    岩石吸水特性及水岩耦合力学特性试验

    陈峰孙晓明杜世鹤
    77-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凝灰岩、泥炭质砂岩和泥质砂岩的吸水特性以及吸水引起的力学性能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试验、SEM试验和压汞试验对 3 种岩样的矿物成分、微观结构和孔径分布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软岩水理作用试验系统对岩样的吸水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吸水前后岩样的强度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3 种岩石的吸水过程都可分为非线性吸水和线性吸水两个阶段,吸水特征曲线函数均为负指数函数,岩石的吸水量与其黏土矿物含量和其有效空隙数量之间为正相关;吸水后岩石强度的减小量和其吸水量与黏土矿物含量之间为负相关,较小的吸水量也会对岩石的力学特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吸水特性水岩耦合孔径分布力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