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胡大白

双月刊

1008-5424

hkdxb@hhstu.edu.cn

0371-68951208

450006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中路94号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nghe S&T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着重刊载关于民办教育理论方面的文章。也刊发人文社科类如政法学、经济学、哲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文学、语言学等等及艺术理论等方面的文章。本刊除发表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外,也发表校外的稿件。本刊还特约一些校外高层作者指导撰写高质量的文章,以提高本刊的品位和扩大本刊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拾经济学的瑰宝——从方法论的角度比较现代经济学和之前的经济学

    林承园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学在不断地发展,从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异端经济学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这些延伸拓展了这门学科囊括的范围,也同时出现了多学科交叉和合作的经济学百花齐放的现象,然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现代经济学在进步的同时也忽视了传统的蕴含在经济学研究当中比较重要的东西.

    经济学方法论现代西方经济学古典经济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环境治理研究综述

    田文富杜文娟
    74-7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动力源泉和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指导地位和重要意义,以及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学者们分别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发展、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等角度展开研究.中国特色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治理的意义和内涵、环境治理模式,以及环境治理的路径机制等方面.相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研究不系统、研究方法有待创新、跨学科多视角研究有待加强等不足.后续研究应着重关注综合社会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学和自然科学研究视角,综合运用"程序主义模式分析法"、优化"竞合(竞争-合作)理论"等方法,剖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逻辑和实践效应,深入探究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共治模式和路径.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环境治理研究综述

    将"一带一路"建成民生合作的团结之路

    何汇江关云云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本意是两条贸易通道,建设"一带一路"的主要目的是开展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随着经贸合作的逐步深入,将"一带一路"建成民生合作的团结之路也成为发展的趋势.相对于经贸合作,民生领域的合作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而且建设"一带一路"民生合作的团结之路面临困难,民生领域合作需要从凝聚共识、强化信息沟通、加强人员交流、建立协调机制以及规划和实施民生领域的合作项目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将"一带一路"建成民生合作的团结之路.

    一带一路民生民生合作

    班级气氛对初中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程绍珍杨明程麟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初中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与班级气氛、心理资本的动态关系,分别对245名初一与初二的流动儿童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其间对其进行12个月提升心理资本活动干预训练.结果表明:(1)干预后初中流动儿童班级气氛、心理资本和社会文化适应的后测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的得分(P<0.05—0.001);(2)班级气氛、心理资本、社会文化适应得分两两呈显著正相关(P<0.01);(3)心理资本在班级气氛对初中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影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35.89%.因此,班级氛围不仅能直接影响初中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化适应,还能通过心理资本间接影响初中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化适应,团体活动干预对流动儿童心理资本、社会文化适应的提升具有一定增益效果.

    初中流动儿童班级气氛心理资本社会文化适应

    论宅基地三权分置、价值选择与流转模式

    田建强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宅基地三权分置指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别设置,可以由不同的主体享有.宅基地改革应坚持维持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的稳定性,确保农民财产性权益,努力建设全国统一不动产市场为价值取向,通过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继承、联建等方式,促进宅基地依法流转,激发土地活力,确保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益.

    宅基地三权分置价值选择流转模式

    补作者不见于《全宋文》之南宋佚文十二篇——隆兴和议后至开禧北伐间之作

    赵逵夫赵玉龙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陇南石刻文献中有作者不见于《全宋文》而作于隆兴和议后至开禧北伐期间的碑记文十二篇:黄 《重修赤沙祥渊庙记》、释惠普《荣公和尚墓记》、马继祖《石门社白鹤寮普通塔记》、田世雄《宋太宜人刘氏之墓》、卑牧《西狭题记》、郭諃《万象洞题记》、王璋《何之源墓碑记》、西和知州《大潭皇觉寺留题》、时日祥《南山妙胜廨院碑》、李耆孙《大潭长道两县二八分科后碑》、勾千龄《宋故致政承事张公之墓》、庆延《福津惠泽昭应侯加封碑》.此时宋金已休战,社会生产基本得到恢复,石刻文献中也反映了当时较广阔的社会生活.今予以辑补,供学者参考.

    《全宋文》佚文释惠普马继祖田世雄卑牧勾千龄

    论钟理和文学道路与同姓婚姻的关系

    蔡登秋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台湾现代乡土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的钟理和,在一二十年文学耕耘中,把大量的笔墨集中在自己爱情婚姻以及痛苦生活经历的描述中.钟理和因为同姓婚姻触犯了客家社会的婚姻禁忌,由此反叛了传统,最终走向与家庭和乡亲决裂的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钟理和拿起了文学的武器,试图与传统进行对抗,这恰恰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动因.他以文学创作来传达生活的痛苦和艰辛,借此宣泄心中的不平;以文学来反思传统,增强信念,以此来实现在台湾客家社会中身份重塑的愿望.通过一生的文学实践,钟理和的文学目的并未能如期实现,显示了隐藏在客家社会生活背后的一个强大的文化传统在影响着钟理和的生活.

    钟理和文学道路同姓婚姻

    皖南竹枝词的生态文化内涵解读及现代启示

    李建萍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作于清代的皖南竹枝词记录了安徽皖南地区的农业生产、风土民情,突出了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情境.皖南竹枝词中所描述的乡村自然生态及人文生态对当代乡村建设有着以下几点启示:皖南山区的经济建设中既要保留并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样式,又要加入诸如乡村生态旅游之类的现代元素;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既要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又要积极培养人们的生态自觉意识,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环境优美、富裕文明的生态家园.

    皖南竹枝词生态文化启示

    体察·统辖·显意:识解理论观照下中华典籍翻译三维深度融合研究

    张薇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典籍的翻译工作艰辛且复杂,而更为艰辛复杂的则是识解理论深刻体察、深刻统辖、深刻显意,以及据此三维观照的"识、习、悟、译"过程之下的较为完美的中华典籍的异域语言文化输出与文化转化.传统的中华典籍翻译,由于缺乏深刻的理论指导,因此在面对中华典籍与实践、中华典籍与接受、中华典籍与语境等诸多方面上,都难免深陷于识解误区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据识解理论可以建构起针对中华典籍的中华话语翻译体系.

    体察统辖显意识解理论中国典籍翻译三维融合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微服务利用现状调查研究

    徐翠艳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微服务应运而生,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都在积极开展微服务.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是新时代读者的信息需求.微信和微博是最常用的两种微服务平台.各个省份图书馆微服务中,服务平台的数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校建设情况有直接关系.图书馆创新微服务,可以采取以下五大措施:丰富微服务形式,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并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宣传并扩大影响力,开展个性化服务,根据平台的特点开展服务.

    微服务图书馆互联网+微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