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河水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河水利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海河水利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李红有

双月刊

1004-7328

hhslbjb@163.com

022-24103769,24103770,24103085

300170

天津市河东区龙潭路15号

海河水利/Journal Haihe Water Resourc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海河水利》是水利部主管、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水利专业学术期刊,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1992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6年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1998和2000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2001年入选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第九届优秀期刊提名奖,2014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学术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超星期刊网等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20年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清河淀西平原地下水数值模型研究

    李巍郭抒燕薛丽娟丁晓梦...
    83-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大清河淀西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含水组划分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结合地下水数值模型技术,利用优化的MODFLOW对研究区地下水建立地下水概念模型、数学模型以及长序列数值模型,通过模型的拟合验证确定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清河淀西平原地下水预测模型,分析了地下水流场变化趋势.从总体的预测结果来看,在南水北调压采方案实施后地下水环境得到了较好改善,有效地控制了现有降落漏斗的扩大和加深,对于缓解受水区的地下水亏损状况和平原区的地下水紧张局面、涵养和保护地下水资源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MODFLOW源程序优化长序列地下水数值模型大清河淀西平原地下水涵养

    永定河上游水文要素演变及环流形势分析

    魏琳王旭东韩作强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持续改善永定河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流域生态功能,永定河引黄生态补水措施必不可少.研究永定河降水及官厅水库以上来水量演变规律,可以为生态补水、水旱灾害防御提供技术支撑.从大气环流形势、降水时空分布、水资源演变"空天地"3个方面分析永定河官厅以上水文气象长期规律,结果显示:汛期降水呈现全部多雨或者少雨分布特征,从上游至下游呈现"少—多—少"的分布态势,汛期降水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及低空偏南风异常有直接关系,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有明显的遥相关关系,官厅水库来水量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和趋势性,2011年以来来水水量有止跌回升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官厅水库来水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明显的突变.

    EOF分解周期分析突变分析空天地一体环流形势

    提高潘大水库无人机巡检系统应用水平的思考

    曹春阳程麒安
    94-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大江大河大湖数字孪生、智慧化模拟和智能业务应用建设.水利部积极推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升流域治理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2022年,引滦局推进智慧水利和数字孪生引滦枢纽建设,在此背景下建成潘大水库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并取得较好成效,为提升引滦治理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动力.

    无人机系统建设智能巡检潘大水库

    移动雷达波测流系统在张家坟水文站中的应用

    段新光褚旭许立燕苏赫...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张家坟水文站自动化水平不高、发生大洪水和高洪时漂浮物多、流速仪或ADCP无法入水测验及测流安全等问题,新建移动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进行流量测验.分析了测流系统组成、测流原理,按照不同水位级布置测次,采用同期人工实测流量与移动雷达波测流系统施测流量进行比测率定分析,建立两者相关关系,率定流量系数,并进行误差分析,检验移动雷达波测流系统测流精度.比测率定结果表明,两者相关关系显著,移动雷达波测流系统测得的水面流速经率定后,推算的断面流量精度较高,在线测流设备各项指标符合《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要求,改善了水文站测验工作条件,减轻了站上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水文资料时效性和准确性,解决了山区河流流量测验安全问题.

    移动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流量比测系数率定

    海委水利信息化工作回顾与发展

    李建新王妍张洋乔偼...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海委水利信息化工作取得一定成就.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具有"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在此形势下,海委需要不断夯实网信基础,谋划开展数字孪生海河建设,持续推进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

    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海河水利信息化流域管理机构

    基于智能边缘物联终端构建水利新型感知体系

    蔡乐俞峰刘胜军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据是构建数字孪生的基础,获取更透彻的感知数据对数字孪生建设尤为重要.传统水利感知存在数据共享难、运行成本高、运行维护困难和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智能边缘物联终端,实现多设备一站式接入、多协议多标准全兼容、App极简开发和部署、多样化高可靠通信保障和AI智能分析,解决目前遥测终端功能单一、接收平台过多、采控不统一的问题,可有效降低整体运行维护成本,提升工作效能.基于智能物联终端构建新型水利感知体系,使水利感知更加便捷、透彻和智能,进而为数字孪生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撑.

    数字孪生智能边缘物联终端一站式接入AI智能分析

    以数字孪生海河建设驱动流域治理管理新发展

    吕哲敏刘恒伟
    114-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不仅促进新型信息化技术与水利行业加速融合,而且推进智慧水利成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智慧水利建设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为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实现流域"四个统一"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数字孪生海河建设可以提高"2+N"水利业务应用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其共建共享管理体系将提高流域治理管理的精准化水平和服务效能,并且通过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水生态环境的监督治理等过程来保障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数字孪生海河建设将驱动流域治理管理进入新发展阶段.

    数字孪生海河流域治理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安全

    海河流域水利通信网建设与发展探讨

    王云昭田宇贾亦辰王得润...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利通信网是数字孪生海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水利通信基础设施是数字孪生海河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基础.通过回顾海河流域水利通信网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明确微波通信、卫星通信、语音交换、工程视频和租用公网等通信技术手段在流域通信网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和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通信网的需求,分析流域水利通信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探讨未来水利通信网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水利通信网建设与发展海河流域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技术在某水利枢纽工程的应用

    任海康王晓云
    122-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3月,水利部陆续颁发了《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水利业务"四预"基本技术要求(试行)》等多项针对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的标准规范及管理办法.同年12月,水利部办公厅再次下发了《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重大水利工程数字孪生项目设计的通知》,要求大型及重要的中型水库应按照数字孪生技术路线建设工程信息化系统.以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为例,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建设,为工程的运行、调度和决策提供支撑,为同类型水利工程数字孪生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水利枢纽工程数字孪生智慧水利业务应用

    海委档案工作发展回顾及对策建议

    董辰王凡刘燕飞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海委成立以来档案事业的发展历程,通过梳理总结不同发展阶段档案事业在战略规划、档案治理体系、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安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情况,把握海委档案工作特质.随着海委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和推广,海委档案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升了档案的收集、管理、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在数字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下,结合新时期国家和水利部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就其未来发展方向给出了优化建议,希望对于海委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有益的参考价值.

    档案工作治理管理资源利用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