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河水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河水利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海河水利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李红有

双月刊

1004-7328

hhslbjb@163.com

022-24103769,24103770,24103085

300170

天津市河东区龙潭路15号

海河水利/Journal Haihe Water Resourc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海河水利》是水利部主管、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水利专业学术期刊,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1992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6年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1998和2000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期刊,2001年入选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第九届优秀期刊提名奖,2014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学术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超星期刊网等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20年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贵州省干旱时空演变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赵文豪李娜
    74-8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选取贵州省19个测站1958—2018年的气象数据,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游程理论,分析贵州省的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通径分析、交叉小波变换探究月、季、年尺度下干旱与太阳黑子等大尺度环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60 a来贵州省的干旱严重程度在季尺度、年尺度下均呈加强趋势,秋季变化趋势最为显著;21世纪初干旱发生最频繁,干旱强度、中等干旱和极端干旱的频次均呈增加趋势;西部地区春季干旱历时较长,东南部地区夏季旱情影响显著,秋季干旱具有高频率、短历时特征且分布面积较广,中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冬季干旱频发;AO在秋冬季节主要影响贵州省干旱较长的年代际周期变化,且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太阳黑子在季尺度(冬)与贵州省干旱表现出极大的相关性,月尺度下仅有一个较短的共振期.

    干旱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太阳黑子交叉小波通径分析贵州省

    泥石流沉积物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张展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泥石流爆发后,其沉积物常淤埋城镇建构筑物与交通设施,造成交通中断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进行泥石流爆发后的应急抢险救灾通行及泥石流沉积物未完全固结前城镇与桥梁道路的建设,需更加深入了解泥石流沉积物力学特性.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对近年来泥石流沉积物力学特性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与总结,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泥石流沉积物固结与承载计算方面需进一步研究与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泥石流沉积物物理特征流变固结承载力

    大河沿水库溢洪道增设掺气坎模型试验研究

    孙海瑞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河沿水库溢洪道增设前置掺气坎下设计方案对溢洪道沿程断面水力参数及消力池渗流场影响,采用水力模型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坎阶高度方案下溢洪道沿程空腔、压强特征与池内流速变化.研究表明,坎阶高度与空腔分布长度具有正相关,但过大的坎阶高度不利于空腔稳定.以坎阶高度1.2 m为界,时均压强分别具有"先增后减"与"先增后减再二次递增"的特征,坎阶高度1.4~1.6 m时沿程下游出流段时均压强的递增易导致入池势能过大.坎阶高度与池内流速为负相关,但坎阶高度超过1.2 m后,池内具有流速二次递增段,峰值流速靠近出池口,消能降冲效果较弱.综合试验结果,认为坎阶高度设计1.2 m更为有利.本研究可为水库溢洪道掺气坎结构设计优化及模型试验分析提供参考.

    大河沿水库溢洪道模型试验掺气坎

    黄南水库堆石坝混凝土面板裂缝成因分析

    王强冉东虎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黄南水库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工程,通过统计分析浇筑过程面板裂缝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混凝土面板施工工艺、周边施工环境和坝体沉降变形等多角度深入分析与面板裂缝产生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周边气温环境是研究区面板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面板裂缝的长度、条数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呈正相关性.并且Ⅱ序块紧跟Ⅰ序块施工,其两侧受到Ⅰ序块约束,散热条件较差,使得Ⅱ序块混凝土内部无法快速散热,加剧了面板裂缝产生.

    混凝土面板面板裂缝分布特征成因分析气温环境

    深基坑开挖监测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袁金丽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得深基坑工程预算最小且安全性更高,以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为基础,充分结合三者有效信息,优化安全施工过程和挡土系统设计.先进行了平板膨胀仪试验(DMT)、静力触探试验(CPT),后利用Plaxis 2D软件和双轴MEMS传感器对支护结构的性能和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大大减少支柱的数量,在保证基坑施工安全情况下,提高施工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深基坑开挖监测分析数值模拟岩土勘察

    基于多场耦合的堤坝稳定性数值模拟

    张丽娟胡红胜刘雨
    100-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堤坝是重要的防水建筑物之一,尤其是在洪水泛滥地区,其稳定性直接关乎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采用多场耦合理论,考虑了地下水流体力学方程,以及热力场和水力场的数值方程,分析了不同水位深度下坝体内部的温度、孔压以及位移的变化情况.研究成果表明,使用热传感器代替更昂贵的孔隙压力传感器来探测坝体渗流是可能的,但需要将传感器放置在不受每日温度变化影响的区域.同时,当水库出水速度最快时,FOS值最低,该阶段导致坝体稳定性从3.5降至3.0.

    多场耦合堤坝稳定性孔压位移温度

    河道治理工程中路面沥青表面层施工技术研究

    贺燕俊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道两岸路面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构造深度,以满足出行、环境与多专业的交叉要求.沥青玛蹄脂混合料因其优越的温度稳定性、耐久性、抗疲劳性等被越来越多地替代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而原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质量对建成后的工程使用尤为重要.根据多年工程施工经验,对SMA设计、拌和、摊铺到碾压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同类型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

    沥青玛蹄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

    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在黄家湾输水工程中的试验研究

    田均兵杨田谢晨希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可以充分利用风能及太阳能,从而为输水工程中的金属结构设备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能源,有效解决传统供电方式的各种弊端.针对黄家湾输水工程区域太阳能、风能的分布差异,可以有效利用风能及太阳能的互补特性,提高发电效率.通过工地现场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应用研究,验证了该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也可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风光互补闸阀供电输水工程现场试验

    光纤传感器在拦河闸内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杨光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工建筑工作环境恶劣,安全性要求高,而其内部病害往往无法及时发现.通过对比预埋应变片和光纤传感器测量结果,验证了光纤传感器监测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应变的可行性.同时,以辽宁省北票市三宝乡一处拦河闸门为例,分析其结构变形情况,其中闸室侧墙顶端位移最大,但未超过0.05 cm;闸门结构最大应变在闸槽中间位置,为4.3×10-5,符合要求.

    光纤传感器应变曲线应力应变对比闸室

    遥测水位系统在利辛水文测区的运用

    江德武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流量巡测能力和水文服务水平,开展了遥测水位系统在利辛水文测区的水位流量巡测、洪峰流量巡测、洪水测验指导等相关研究和应用.近年测区洪水测验结果证明,该系统的运用是保证水文巡测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对测区巡测起到关键作用,可有效提升巡测效率和水文测验质量.

    遥测水位系统水文测区水位流量巡测洪峰流量巡测洪水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