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

王祥云

双月刊

0253-9950

hhx@ciae.ac.cn

010-69358025

102413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Journal Journal of Nuclear and Radio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核学会与放射化学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办刊宗旨是为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科学技术领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成果推广的园地。本刊主要报道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基础研究、放化工艺研究、辐射化学、同位素化学及有关分离分析方法的科研成果,适当报道国内外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的新成就和发展动态及重要会议消息等。《核化学与放射化学》设有研究工作报告栏(报道具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成果)及简报栏(报道具有创造性的、但工作量不大或阶段性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乏燃料后处理碱性流程的研究进展

    韩哲高原王春晖邱杰...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乏燃料后处理碱性流程是用碳酸盐、氢氧化物等碱性物质的溶液作为介质进行乏燃料的溶解及铀、钚等元素的分离与纯化的方法.碱性条件下,乏燃料中的大部分裂变产物和次锕系元素并不溶解或者在溶解过程中转变为碳酸盐、氢氧化物沉淀.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PUREX(plutonium uranium redox extraction)酸性流程相比,碱性流程具有腐蚀性更小、流程更简单等潜在的优点.鉴于碱性流程的优点及其在乏燃料后处理中的潜在应用,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科研人员已经围绕该流程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各国建议的碱性流程的技术路线;然后逐一介绍了与主要工艺环节相关的基础研究的进展,包括乏燃料的氧化溶解、核素分离、试剂的回收等;最后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乏燃料后处理碱性流程乏燃料的溶解锕系元素的分离

    含磷类萃取剂萃取性能及辐射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郭琪琪陈怡志蒋德祥张鹏...
    2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的研究特别是溶剂萃取方面,即利用含萃取剂的有机稀释剂萃取分离水溶液中的放射性核素,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十多年来乏燃料后处理(溶剂萃取)中含磷类萃取剂特别是中性膦类萃取剂的萃取性能及辐射稳定性等进行了综述与讨论.对于中性膦类萃取剂而言,萃取性能及辐射稳定性受自身结构、稀释剂类型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萃取剂中P—O键数目的减少会提升萃取性能,烷基链长度的增加或支链(如甲基、乙基及苯基)的引入均能提高辐射稳定性.此外,采用离子液体作为稀释剂可以减小有机相的辐解.因此,研究含磷类萃取剂结构与萃取性能及辐射稳定性的关系,不仅有利于筛选出适用于乏燃料后处理过程的萃取剂,对于选择兼具优异萃取性能和辐射稳定性的结构从而指导新型含磷类萃取剂的合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含磷类萃取剂溶剂萃取辐射化学辐射稳定性

    钚吸附行为研究进展

    张烨李想王文涛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Pu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放射性元素,其分离纯化是乏燃料后处理中的核心技术,同时,研究Pu的分离也对环境保护和放射性污染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分离纯化Pu的主要方法有沉淀法、萃取法、吸附法等,其中吸附法是分离纯化Pu的重要方法之一.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吸附速率快等优点,同时吸附材料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价格低廉等优点.本文根据吸附材料性质的不同,主要从天然矿物、聚合物树脂、无机氧化物、碳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对Pu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吸附材料对Pu的吸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相关吸附机理,对不同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就Pu吸附分离研究和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对包括Pu在内的放射性元素吸附分离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Pu吸附吸附机理吸附分离吸附材料

    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225Ac放射性药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柳佳娣徐度玲李鸿岩张红...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225 Ac具有半衰期较长(10 d)、射程短(<100 μm)和高能量沉积(80~100 keV/μm)等优点,是重要的医用a核素之一.225Ac衰变产生的高传能线密度a粒子可以导致肿瘤细胞的DNA双链断裂,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225Ac的衰变特性、生产来源以及225Ac与靶向配体偶联的螯合剂,总结了225Ac-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617、225Ac-PMSA-I&T、225Ac-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羧酸(DOTA)-SP和225Ac-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N,N',N",N(")-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奥曲肽(DOTATE)等药物在前列腺癌、脑胶质瘤、乳腺癌和肺癌治疗中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展望了 225 Ac治疗药物研发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期为225Ac放射性药物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225Aca核素治疗癌症

    不同酸碱体系中Pt/SiO2催化肼分解产生自由基

    李斌郝帅张秋月夏良树...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 spectroscopy,ESR)法,探讨高氯酸体系和氢氧化钠体系中H+浓度与OH-浓度对催化剂催化肼断键及断键产生的自由基的状态及行为的影响,明确了酸碱体系下Pt/SiO2催化肼分解产生自由基的差异.结果表明:碱性体系中,随着OH-浓度升高,N-H断键速率显著升高,肼分解以氢解反应为主;酸性体系中,在pH=6.9到pH=1.1范围内,随着H+浓度升高,N-N断键速率急速升高并远大于N-H断键速率,在pH<1.1范围内,随着H+浓度升高,N-H断键速率和N-N断键速率均快速下降.在酸碱变化过程中,N-H断键起着主导作用,决定了肼分解速率,随着酸度升高,N-H断键速率下降,肼分解速率下降.

    催化ESR自由基

    后处理厂红油可能组分丁醇及其衍生物与HNO3的绝热量热研究

    徐晓琴刘巍余勇斌吴瑞才...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绝热加速量热仪(ARC)探究丁醇、丁醛、丁酮及丁酸四种组分与HNO3的放热行为,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热危险性综合评估指数(THI指数)法评估体系危险性.结果表明:在零氧平衡条件下,丁醛-HNO3体系自放热最明显,当丁醛含量仅0.14 g时体系的绝热温升达到118.4 ℃,放热量为776.6 J/g;丁醇-HNO3体系在40.2 ℃左右时开始发生放热,自反应放热段最高温度达到145.7 ℃,最大压力达到34 bar(1 bar=105 Pa)左右;丁酮-HNO3体系从50 ℃开始放热至136 ℃结束,放热量为564.0 J/g;丁酸-HNO3体系在小于140.0 ℃的温度范围内未观察到放热点.随着HNO3浓度的增加(2.0→6.0 mol/L),丁醇-HNO3体系危险性从中等增加到较高级别;丁醇、丁醛、丁酮及丁酸与4.0 mol/L HNO3的反应体系的危险性分别在较高、较高、中等、中等级别.

    红油丁醇丁醛丁酮丁酸HNO3绝热加速量热仪THI指数

    闪烁液及淬灭校正方法对液闪测量55Fe的影响

    马莉娜戴雄新张辉马彦...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液体闪烁计数器(LSC)测量55Fe的条件,测试了三种商用闪烁液和两种淬灭校正方法对LSC测量55Fe的影响.配制与放化处理后基质相同的55Fe样品进行测量,三种闪烁液中,Ultima Gold AB样品装载量最大;在不同混溶比条件下,Ultima Gold LLT探测效率最高、最低检测限最小,混溶比为1∶4时,Ultima Gold LLT的探测效率最大为49.1%,同时最低检测限最小为0.12 Bq;若样品采用与淬灭标准源不同的闪烁液,对结果的准确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活度测量值与标称值最大平均相对偏差绝对值为3.55%.对比tSIE法和TDCR法两种淬灭校正方法,TDCR法能够消除由于颜色和化学淬灭同时存在对55Fe液闪测量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是测量55Fe准确性更高的方法.通过加标样品验证,颜色及化学淬灭校正曲线得到的测量值与预期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为-0.35%~0.40%、-0.91%~-0.16%.

    LSC55Fe闪烁液淬灭效率校正

    硅油辅助法制备用于X射线探测的高质量MAPbX(I、Cl)3单晶

    张子明赵一英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大尺寸的块体单晶对研究钙钛矿材料的基本特性和高能射线探测成像有重要价值.使用硅油辅助法制备MAPbI3单晶和MAPbCl3单晶,并对其光电性能和X射线探测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油辅助法生长的单晶质量和性能比逆温生长法获得的单晶更好,MAPbI3单晶的(110)晶面摇摆曲线半峰宽达到0.011 2°,荧光寿命为1 022 ns,缺陷态密度最低达到5.61×109 cm-3;MAPbCl3单晶的(100)晶面摇摆曲线半峰宽达到0.014 3°,荧光寿命为957 ns,缺陷态密度最低达到3.57× 109 cm-3.基于MAPbI3单晶的X射线探测器获得7 300 μC/(Gy·cm2)的高灵敏度.上述结果表明:硅油辅助法适合于大批量生产辐射探测用的高质量钙钛矿单晶.

    钙钛矿单晶晶体生长硅油辅助法X射线探测器

    欢迎订阅《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24年征订启事欢迎投稿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