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河之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河之声
黄河之声

刘文科

半月刊

1810-2980

lwk_9913@sina.com;china_9913@china.com.cn

0351-4032548;13520551050

030073

山西省太原市狞泽大街378号

黄河之声/Journal Huang He Zhi Sheng
查看更多>>《黄河之声》杂志1958年创刊,以“关注音乐新闻,挖掘音乐新人,探讨音乐理论,发展音乐事业”为己任,50多年来,为中国和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国音乐艺术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且得到了众多业界权威专家的首肯。目前,《黄河之声》已成长为中国最具魅力的主流音乐艺术专业期刊。2007年1月起,《黄河之声》杂志由双月刊改为半月刊,128页,国际大16开。读者以音乐艺术从业者为主,发行领域以全国为主,订阅办法以市场订阅和零售为主,经营模式以多元化、合作化为主。《黄河之声》杂志期发行数已超过4万份,拥有音乐业内忠实读者30万人,拥有世界级权威专业学术机构订户4303个,分布26个国家和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曲民歌:黄土高原上的音乐瑰宝

    眭佳雯
    40-4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全面而深入地探讨河曲民歌的形成因素及其音乐特征.本文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分析,揭示河曲民歌独特魅力的来源,同时,也将对其音乐风格进行细致地剖析,以展示其丰富的艺术内涵.最后,在传承和保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河曲民歌可以更好地发展.

    河曲民歌艺术特征民俗文化

    克莱门蒂钢琴奏鸣曲与辉煌风格

    石张妍姿黄虹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辉煌风格和克莱门蒂钢琴奏鸣曲二者置于历史背景中探讨,展示政治、经济变革对社会音乐生活和音乐家生存方式及至音乐风格的影响.辉煌风格产生于18世纪下半叶始兴的公众音乐会表演,从中产生的炫技性惯用音乐语汇其后被改造为古典风格音乐创作的材料;到19世纪初其彰显演奏家技巧与个性的特质重放异彩,最终化作浪漫钢琴音乐语言体系组成部分.克莱门蒂的钢琴曲创作和演奏是这一历程的重要见证,因而也是辉煌风格的重要代表,影响及其同代及后代音乐家的创作.

    克莱门蒂辉煌风格钢琴奏鸣曲炫技表演

    法国、意大利、德国和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语言特征探析

    白晶袁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歌曲作为声乐音乐艺术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各国独特的音乐语言风格和文化底蕴,通过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跨文化比较,有助于全面把握不同民族在艺术歌曲创作中所体现的音乐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洞见其中的文化渊源和发展脉络,从而加深对各国音乐语言特征的认知和理解.本文选取法国、意大利、德国和中国四个国家的代表性艺术歌曲作品,从旋律、节奏、伴奏、声乐技巧、诗歌与音乐融合、民族风格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各国艺术歌曲音乐语言的独特之处.研究发现,法国艺术歌曲注重优美抒情的旋律线条;意大利艺术歌曲强调声乐技巧的展现和戏剧性效果;德国艺术歌曲追求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而中国艺术歌曲则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通过对四国艺术歌曲音乐语言的跨文化比较,本文总结了旋律风格的差异与渊源、语言与音乐的融合程度、音乐语言现代化的表现等方面的特点.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对当代艺术歌曲创作的启示和促进跨文化音乐交流的建议,以期为艺术歌曲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艺术歌曲音乐语言民族风格跨文化比较

    "金乌伴弦,刚柔兼济"——二胡与民族管弦乐队协奏曲《太阳祭》和声研究

    高亢马驰云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朝,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我国著名作曲家.他在创作中致力于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二胡与民族管弦乐队协奏曲《太阳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编制以民族管弦乐队和主奏乐器二胡为基础,构建了生动形象的音乐主题.本文拟从二胡与民族管弦乐队协奏曲《太阳祭》入手,对其作品中和声技法的运用做一定程度的梳理和研究.

    和声技法《太阳祭》"分裂音"和弦三度叠置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形容"音乐诗品解读——以《海之波澜》为例

    郝佳星阴明娟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四诗品》是晚唐诗人司空图在继承先秦以来各种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而创作出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专著,作者通过24首风格不同的小诗,向世人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念,进而影响了后世的文学、音乐等艺术创作.筝曲《海之波澜》以《二十四诗品》的美学思想为源,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及旋律走向,生动塑造出"海"的不同音乐形象及其意境.本文将从《二十四诗品》中的美学思想出发,与笔者自身演奏感受相结合,探析《二十四诗品》对筝曲《海之波澜》的影响.

    《二十四诗品》形容《海之波澜》

    德彪西第一集钢琴前奏曲和声现象分析

    雷芳查建敏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创作家之一,他在和声运用技巧上的独特风格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本文将以德彪西的第一集《钢琴前奏曲》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和声现象,以期更好地理解德彪西印象主义风格的钢琴音乐创作,并从中汲取音乐创作的启示和借鉴.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和声

    西洋木管乐演奏技巧分析及运用——以萨克斯管《小查尔达什舞曲》为例

    李伦兆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克斯管是现代西洋木管乐器中的重要成员,诞生于19世纪中叶.对比其他木管乐器而言,萨克斯管的发展相对较晚,但在短短两个世纪内却获得了飞速的成长.《小查尔达什舞曲》可以说是萨克斯管传入中国的经典曲目,同时也是学习萨克斯管演奏专业学生的必修曲目.本文以萨克斯管《小查尔达什舞曲》为例,进而分析西洋木管乐器的演奏分析及运用.

    西洋木管乐器萨克斯管《小查尔达什舞曲》演奏技巧

    拉威尔《茨冈》:探寻吉普赛音乐的狂野与浪漫

    李宗骏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提琴作品《茨冈》是拉威尔的一部经典之作,以其浓郁的匈牙利民间音乐风格和炫技性的演奏技巧而闻名.对于演奏者而言,这首作品具有许多技术和音乐上的难点.本文将从演奏者的角度出发,对《茨冈》的难点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练习方法.首先,本文将分析作品的音乐与左右手演奏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左右手的练习指南.其次,本文将详细说明如何控制和练习本作品的音色,以及如何把握好作品的风格.

    小提琴《茨冈》演奏技巧练习方法音色风格

    德彪西音乐与东方元素的不解之情

    龙施宇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彪西作为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凭借自己大胆革新的艺术魄力和独特丰富的天赋异禀,开创了印象派音乐.在其一生的创作历程当中,他十分热衷于吸收不同民族的音乐元素,其中就包括了一些东方元素.德彪西借鉴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丰富的音乐语言,将其吸收并融入自己印象主义音乐的创作当中.本文将从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和其东方音乐元素的融汇着手,深入探讨其内涵.

    德彪西东方元素印象主义音乐

    巴尔干流行乐"恰尔加"的特征与历史内涵

    王诗盈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恰尔加"是巴尔干流行乐popfolk在保加利亚的分支.这种音乐成分混杂,大量借鉴奥斯曼土耳其的音乐元素,极具巴尔干特色,于近年来开始进入我国受众的视线.本文主要阐述"恰尔加"的发展史、音乐特征和社会反响,旨在增进对该区域音乐、文化和社会的了解,有助于我们走近中东欧,促进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恰尔加"音乐巴尔干音乐巴尔干身份认同保加利亚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