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河之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河之声
黄河之声

刘文科

半月刊

1810-2980

lwk_9913@sina.com;china_9913@china.com.cn

0351-4032548;13520551050

030073

山西省太原市狞泽大街378号

黄河之声/Journal Huang He Zhi Sheng
查看更多>>《黄河之声》杂志1958年创刊,以“关注音乐新闻,挖掘音乐新人,探讨音乐理论,发展音乐事业”为己任,50多年来,为中国和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国音乐艺术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且得到了众多业界权威专家的首肯。目前,《黄河之声》已成长为中国最具魅力的主流音乐艺术专业期刊。2007年1月起,《黄河之声》杂志由双月刊改为半月刊,128页,国际大16开。读者以音乐艺术从业者为主,发行领域以全国为主,订阅办法以市场订阅和零售为主,经营模式以多元化、合作化为主。《黄河之声》杂志期发行数已超过4万份,拥有音乐业内忠实读者30万人,拥有世界级权威专业学术机构订户4303个,分布26个国家和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方高校音乐艺术硕士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育人的路径与成效研究

    张艳林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音乐艺术硕士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育人方式、课程思政案例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育人的路径,总结了地方高校音乐艺术硕士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育人的成效.

    地方高校音乐艺术硕士课程思政实践育人

    声乐作品中花腔唱段的特点分析及风格把控

    陈欣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腔唱段作为声乐艺术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演唱中,演唱者需要充分理解花腔唱段的特点,准确把握调式色彩、表情达意、节奏律动和旋律线条等方面,使歌曲呈现出最佳的演绎效果.此外,经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演唱者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素养,为观众带来更加精彩的花腔唱段表演.通过对花腔唱段的研究和实践,不仅可以提高演唱者的表演水平,还可以为声乐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花腔唱段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推动其发展和创新,为声乐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声乐作品中花腔唱段的特点,同事探讨如何在演唱中把控其风格,以期推动中国声乐作品中花腔唱段的健康发展.

    花腔唱段声乐作品特点分析风格把控

    浅析《你们这群狗强盗》的艺术表现与人物刻画

    郭慧峰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是以19世纪著名作曲家G·威尔第的歌剧《弄臣》中的主人公黎戈莱托的唱段《你们这群狗强盗》为研究内容.整篇文章通过对威尔第创作这部歌剧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手法为切入对象,把这部歌剧中第二幕黎戈莱托的唱段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将这首唱段的音乐部分与人物演唱时的情感相结合,从而对《你们这群狗强盗》有一个合理的认识.

    威尔第弄臣人物刻画

    古筝协奏曲《云裳诉》的演奏分析与情感处理

    侯倩琳王锦红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筝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云裳诉》是陕西筝派的代表曲目,是周煜国先生于2002年在《乡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加以钢琴伴奏,成为著名的古筝协奏曲.本文通过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演奏技法、情感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更好地把握、演奏该作品提供借鉴和帮助.

    云裳诉曲式结构演奏技法情感表达

    流行演唱中混声技术的运用——以歌曲《有一种悲伤》为例

    季梦缘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流行音乐作品演唱中,混声技术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技巧,它帮助歌手在不同音域之间平滑过渡,同时保持声音的连贯性和动力.正确使用混声技术能够使歌手在演唱风格更多样、拓宽其音域,中高音区音色更统一、腔体位置更稳定,优化声音形态,进一步达到提升流行演唱训练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流行演唱中混声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以歌曲《有一种悲伤》为例进行分析,探讨混声技术概念定义、训练方法以及举例如何在实际演唱中应用这些技术.

    流行演唱混声技术演唱技巧

    音乐剧《花木兰》选段《我想这样看着你的样》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技巧分析

    李佩洋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搜集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音乐剧《花木兰》中唱段《我想这样看着你的样》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技巧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文章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曲式结构、旋律特征、伴奏织体设计等方面.另一方面,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演唱时的经验,从演唱技巧角度出发,分析演唱者在演唱该唱作品时应掌握的技巧,包括气息的运用、腔体的共鸣、咬字吐字以及剧中人物的情感处理等方面,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演唱建议,旨在帮助演唱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内涵,从而更加生动地呈现该唱段的魅力.

    音乐剧《花木兰》音乐特征演唱技巧《我想这样看着你的样》

    歌剧《伤逝》子君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演唱分析

    李悦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歌剧《伤逝》是当代作品,是我国第一部抒情歌剧.为鲁迅100周年诞辰而作,由王泉、韩伟编剧,施光南作曲.1981首演于北京人民剧场.剧本描述了涓生与子君敢于向封建礼仪进行抗争,也体现了知识分子在当时所处的弱势.这部歌剧运用西方宣叙调、咏叹调、独唱等创作方法向我们展现了子君这个人物的多面性.本篇论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中国民族歌剧《伤逝》的作品简介,主要包括了《伤逝》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创作风格等;第二部分是关于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分别论述了三个不同阶段子君的人物形象;第三部分主要是关于《一抹夕阳》这个作品的演唱分析.

    子君演唱分析人物形象伤逝

    弗朗克f小调钢琴五重奏演奏分析

    李宗骏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弗朗克《F小调钢琴五重奏》的演奏艺术.该作品展现了弗朗克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厚的情感.通过分析其创作背景与音乐结构,本文揭示了该作品在钢琴与弦乐间的和谐交织.演奏分析部分则聚焦于旋律的流畅、和声的丰富以及演奏技巧的精准把握,旨在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演奏者的技艺.

    五重奏钢琴小提琴弗朗克演奏技巧音色音乐风格

    钢琴演奏中速度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辨析

    王唯一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演奏是速度与情感的碰撞,演奏速度对情感的驾驭表现在音乐理解融入演奏实践的速度控制,在反映作品风格同时呈现出个体差异,针对演奏作品各部分的速度调节产生个体经验的情感布局,以及个体演奏技术养成的速度理解形成差异化情感品质.同样,钢琴演奏情感对速度也有辩证影响,表现在文化历史中产生的时代情感对演奏速度提出的要求,文化变迁中产生的审美情感对演奏速度产生的浸润,科技革命促动钢琴乐器性能优化提高了演奏速度,也使钢琴演奏情感变得更为丰富和饱满.钢琴演奏速度与情感的共生关系是音乐语言艺术综合性展示与情绪、情感、情操的辩证统一.

    钢琴演奏速度演奏情感辩证性

    印尼歌曲《星星索》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探析

    张沂淼李莹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首经典的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在当地乃至全球广为流传.歌曲通过轻柔的旋律与婉转的歌声,表达出青年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一群划船的巴达克青年,在跌宕起伏的船桨中哼唱着音乐,在强烈的节奏旋律中充分彰显出当地的风土民情.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全面实施,给全球音乐学者探索印度尼西亚音乐增添了巨大推动力.目前,国内外还缺少完善的《星星索》研究资料,音乐交流仅仅停留在音乐分析、文化研究等层面,未能涉及音乐曲式结构等细节.因此,下文以印尼歌曲《星星索》创作背景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歌曲艺术特征与演唱方式,以期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依据.

    《星星索》歌曲艺术特征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