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河之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河之声
黄河之声

刘文科

半月刊

1810-2980

lwk_9913@sina.com;china_9913@china.com.cn

0351-4032548;13520551050

030073

山西省太原市狞泽大街378号

黄河之声/Journal Huang He Zhi Sheng
查看更多>>《黄河之声》杂志1958年创刊,以“关注音乐新闻,挖掘音乐新人,探讨音乐理论,发展音乐事业”为己任,50多年来,为中国和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国音乐艺术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且得到了众多业界权威专家的首肯。目前,《黄河之声》已成长为中国最具魅力的主流音乐艺术专业期刊。2007年1月起,《黄河之声》杂志由双月刊改为半月刊,128页,国际大16开。读者以音乐艺术从业者为主,发行领域以全国为主,订阅办法以市场订阅和零售为主,经营模式以多元化、合作化为主。《黄河之声》杂志期发行数已超过4万份,拥有音乐业内忠实读者30万人,拥有世界级权威专业学术机构订户4303个,分布26个国家和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再论合唱的舞台化表演

    范子军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唱的舞台化表演是合唱艺术的一个辅助环节,在符合合唱多元化风格表达与审美的情况下给合唱增色不少,被世界合唱比赛的一些组别列为规定内容.研究合唱表演,树立合唱表演的科学理念,提升审美鉴别力,既是理论上的总结,也是对实践的梳理.

    合唱表演多元化表演理念与审美范例分析

    广交揭"指环"序幕,莱茵黄金耀羊城——评星海音乐厅25周年演出季音乐会版歌剧《莱茵的黄金》

    黄芷芊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广州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厅携手著名指挥家余隆共同策划,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序幕之音乐会版歌剧《莱茵的黄金》于2023年7月14、16日首次登陆星海音乐厅.这部作品的成功上演不仅是星海音乐厅25周年演出季的圆满闭幕,还是广州交响乐团"团厅合一"的又一力作,更是广州歌剧事业发展中值得关注与讨论的音乐盛事.本文将从星海音乐厅的歌剧事业、瓦格纳的歌剧创作以及音乐现场的精彩呈现对本次音乐盛事做音乐评论.

    瓦格纳歌剧《莱茵的黄金》星海音乐厅广州交响乐团

    论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的艺术特色及演唱分析

    廉颖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契尼是"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作曲家之一.其中《艺术家的生涯》这部歌剧,是普契尼的一部极具真实感的、青春诗篇般的歌剧,也是世界歌剧史上最常演出、最受大众喜爱的一部歌剧.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是这部歌剧第一幕中女主人公咪咪演唱的一首作品,也是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女高音作品,深受许多歌者的喜爱.通过对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的艺术特色、情感及演唱方面的探究,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帮助演唱者在今后的表演和学习当中更加淋漓尽致地诠释艺术.

    普契尼人们叫我咪咪咏叹调艺术特色分析

    《唱起畲歌迎远客》曲式结构分析及演唱技巧探究

    申蓓蓓储娜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唱起畲歌迎远客》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它通过畲族传统的音乐元素和演唱方式,展示了畲族的独特文化和热情好客的风土人情.本文将从歌曲背景出发,着重《唱起畲歌迎远客》的曲式结构和演唱技巧分析,力图从中探求出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为畲族民歌研究提供案例实证.

    《唱起畲歌迎远客》曲式分析演唱技巧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团中音色优势与特色的发挥

    王俊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簧管是现代交响乐团中不可缺少或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乐器.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单簧管在交响乐团中的音色优势与特色作用,毋庸置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在交响乐团的工作实践与学习体会,将从单簧管的产生与发展,单簧管在交响乐团中的音色优势与特色作用,如何发挥其音色优势与特色作用三个方面来研讨这个问题,以达到提升单簧管在交响乐团中的音乐艺术水平之目的.

    单簧管交响乐团音色优势特色作用发挥路径

    "反讽"与"超越"——莫扎特《女人心》中的"女性声音"

    王欣玉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歌剧《女人心》是莫扎特于1790年创作的最后一部喜歌剧,被人们认为是莫扎特歌剧作品中最完美平衡并且富于人情味的优秀喜歌剧之一.本文以莫扎特喜歌剧《女人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曲谱文献的分析和整理,主要人物演唱时音乐是如何推动剧情发展的,看在启蒙主义思潮影响下莫扎特是如何将音乐与戏剧融合到极致以及歌剧中蕴含的戏剧和文化内涵.

    莫扎特《女人心》女性声音人文内涵

    论二胡在民族管弦乐队训练中的量化统一

    夏毅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民族音乐交响化以来,民族管弦乐的发展可谓生机蓬勃.二胡作为民族管弦乐队中弦乐器的代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年大量二胡主科学生从专业院校毕业,其中不乏尝试考入职业院校以寻求就业机会者,却因种种能力的匮乏而落选.为了满足各大职业院校的招聘需求,以及帮助当代二胡专业学生提升相关业务能力,个人认为在校期间除学好本专业的基本演奏知识外,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的乐队训练理应引起二胡专业学生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二胡专业乐队训练的视角作为切入点,结合日常工作所发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探讨二胡在民族管弦乐队中量化统一训练思路的可行性.

    二胡民族管弦乐队训练量化统一

    咏叹调《一抹夕阳》演唱时的艺术特色与情感表达

    张晨阳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咏叹调《一抹夕阳》选自同名歌剧《伤逝》,是其中角色子君的经典唱段,演唱时需要充分掌握角色情绪,并且要用到传统民族美声唱法技巧,所以非常考验演唱与表达能力.本文以歌剧咏叹调《一抹夕阳》为研究对象,就该作品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时需表达的综合情感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一抹夕阳》的创作背景、作品地位、音乐风格、曲式结构、旋律特点、人物角色等因素,深入理解演唱《一抹夕阳》这一经典作品.再运用控制呼吸气息、改变声音声色、协调肢体动作等演唱技巧,完成女主角子君角色心理状态的真实再现,最终传达复杂的情感层次,实现作品的演绎与表达.

    咏叹调一抹夕阳艺术特色情感表达

    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演唱技法探析——以《血里火里又还魂》为例

    张润沙莎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女儿》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一大代表之作,是以长篇小说《党费》为剧情基础改编的剧目.文章以《党的女儿》的经典唱段《血里火里又还魂》为探讨对象,从情节背景、作品的创作特点、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民族歌剧演唱技巧、情感表达、个人体会等几个方面,详细剖析了《血里火里又还魂》这部作品.论文的开头主要阐述了作曲者和作词者以及歌剧《党的女儿》的创作背景;下一部分主要是对《血里火里又还魂》中的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进行探讨;最后探讨了民族唱腔与戏曲唱腔唱法的融合,浅谈《党的女儿》对我国民族唱法的影响和启发.以上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方面,希望可以通过探究使自己更深层次地理解这部作品,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其他人理解学习本作品.

    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演唱技法

    歌剧选段《一首桃花》的艺术特征和演唱分析

    张玉娴陈达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首桃花》这首曲子来自中国首部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并被视为该剧的标志性咏叹调.此作品借助桃花这一象征,以诗意而浪漫的歌词配以感人至深的旋律,成功描绘出一个纯洁、高雅的女性形象.歌词的婉约与旋律的悠扬相得益彰,再加上西方的创作技巧,使得整首作品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深入剖析《一首桃花》的创作背景、曲式分析、歌词意涵、旋律特色、情感表达以及再创作等多个维度,旨在不仅提升自身的演唱技巧,同时也期望能为其他音乐探求者提供有深度的学术支持和理论指引.

    歌剧选段《一首桃花》艺术特征演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