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河之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河之声
黄河之声

刘文科

半月刊

1810-2980

lwk_9913@sina.com;china_9913@china.com.cn

0351-4032548;13520551050

030073

山西省太原市狞泽大街378号

黄河之声/Journal Huang He Zhi Sheng
查看更多>>《黄河之声》杂志1958年创刊,以“关注音乐新闻,挖掘音乐新人,探讨音乐理论,发展音乐事业”为己任,50多年来,为中国和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国音乐艺术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且得到了众多业界权威专家的首肯。目前,《黄河之声》已成长为中国最具魅力的主流音乐艺术专业期刊。2007年1月起,《黄河之声》杂志由双月刊改为半月刊,128页,国际大16开。读者以音乐艺术从业者为主,发行领域以全国为主,订阅办法以市场订阅和零售为主,经营模式以多元化、合作化为主。《黄河之声》杂志期发行数已超过4万份,拥有音乐业内忠实读者30万人,拥有世界级权威专业学术机构订户4303个,分布26个国家和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风格特征及演唱分析

    张小迪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舒曼作为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在艺术歌曲方面以细腻丰富的情感表达和优美动人的旋律线条,形成了具有深度和个性的音乐风格.本文聚焦于舒曼的一部标志性艺术作品——《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从作曲家舒曼的生平、套曲的风格特征、演唱分析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通过对作品细致入微的研究,更加全面了解、认识舒曼艺术歌曲的特点和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从而为更多的声乐学习者提供实践参考和学习.

    舒曼《妇女的爱情与生活》风格特征演唱分析

    浅析室内乐训练中钢琴演奏者合作意识的培养——以贝多芬《钢琴三重奏》op.38为例

    周沂蕾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钢琴演奏者在室内乐训练中如何培养和形成合作意识展开研究.文章选取了贝多芬的《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op.38作为分析样本,以钢琴演奏者的专业研究和训练作为观察的主要视角,重点阐述了笔者在学习这首作品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思考和认识,并介绍了一些笔者自己总结、提炼的具体训练方法.

    钢琴室内乐训练合作意识培养

    聆听西安,歌唱诉求——西安城墙南门下红色摇滚定西乐队及其"声音景观"研究

    高戈莹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安城墙正南门,俗称"永宁门".近年来,门洞下常有风格各异的街头乐队进行演出,这些表演被记录并在网络上传播.其中一段备受关注的视频展示了街头艺人在门洞下演唱自称为"红色摇滚"的《国际歌》,而现场观众则自发跟唱、高举双臂.西安南门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文化底蕴赋予了这一演出特殊的意义.城墙门洞的环境自然孕育了以"音乐"为核心的声音景观,进而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声音能否表达文化?以往学术界较少从"声音景观"角度研究街头音乐,但在西安南门下,以"红色摇滚"为核心的声音景观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这一视角不仅促使我们探讨声景是如何通过音乐呈现的,还试图阐释声景何以表达当下西安部分社会群体的区域文化.

    声音景观西安南门街头音乐红色摇滚

    闽剧花旦身段动作在传统剧目中的运用分析

    郑榕萍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剧花旦的身段动作在传统剧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花旦角色身段动作的细致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动作不仅丰富了角色的表现力,增强了戏剧的观赏性,同时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身段动作的种类、表现技巧、艺术特色及其在传统剧目中的具体运用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闽剧花旦身段动作的独特魅力及其对观众的深远影响.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为闽剧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闽剧花旦身段动作传统剧目艺术特色文化传承

    兰花花叙事曲管弦乐队

    陈开颖刘思军王农兵刘国伟...
    178-181页

    美丽侗乡

    蒋太林何家国
    182页

    歌唱小康家

    王淼
    183页

    敬爱的爷爷我们在等您

    郑炳元
    184页

    浣溪沙女高音独唱

    苏轼张勋
    封3页

    湖南路大桥

    贾富彬楚守涛蒙蒙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