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河之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河之声
黄河之声

刘文科

半月刊

1810-2980

lwk_9913@sina.com;china_9913@china.com.cn

0351-4032548;13520551050

030073

山西省太原市狞泽大街378号

黄河之声/Journal Huang He Zhi Sheng
查看更多>>《黄河之声》杂志1958年创刊,以“关注音乐新闻,挖掘音乐新人,探讨音乐理论,发展音乐事业”为己任,50多年来,为中国和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国音乐艺术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且得到了众多业界权威专家的首肯。目前,《黄河之声》已成长为中国最具魅力的主流音乐艺术专业期刊。2007年1月起,《黄河之声》杂志由双月刊改为半月刊,128页,国际大16开。读者以音乐艺术从业者为主,发行领域以全国为主,订阅办法以市场订阅和零售为主,经营模式以多元化、合作化为主。《黄河之声》杂志期发行数已超过4万份,拥有音乐业内忠实读者30万人,拥有世界级权威专业学术机构订户4303个,分布26个国家和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尊室节的电影音乐创作——以《夏天的滋味》电影配乐为例

    陈鑫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关注法籍越南作曲家尊室节(Tôn-Thất Tiết)的电影音乐创作,(以夏天的滋味为主)尊室节的音乐旨在通过情感丰富的旋律、多样的乐器运用和音乐的情感共鸣来表达电影角的内心世界.尊室节的电影音乐充满现代音乐的特点,包括不协和的和弦结构、不协和音程、无调性和泛调性,以及自由多变的节奏.通过这些音乐特点,尊室节为电影创造了复杂而独特的音乐质感,从而增强了电影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受.研究这些电影的音乐配乐有助于深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尊室节作为法籍越南作曲家的创作技法.

    尊室节电影音乐越南现代音乐

    钢琴作品《春舞》的音乐特征和技巧分析

    梁汉泽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春舞》是一部富有新疆民族风情的钢琴作品,由著名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孙以强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作品中运用了新疆音乐元素,描绘了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策马扬鞭的热烈场景,表现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文章从钢琴作品《春舞》的创作背景入手,从曲式结构,调性布局,和声语汇,故事表达与主题发展五个方面分析此部钢琴作品的音乐特征,论述乐曲不同部分的演奏处理方式与特殊演奏技巧的运用,旨在更加完整地呈现此部民族风情浓郁的中国化、民族化钢琴作品.

    钢琴作品《春舞》音乐特征演奏技巧

    凯奇与谭盾——文化的漂流

    刘咸临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凯奇与谭盾同为二十世纪影响力巨大的作曲家,他们的创作中都有着东方哲学的影子,但其来源与表现却是不同的.本文将主要研究禅宗文化在两位艺术家之间的传播过程以及在作品中的不同表现.

    禅宗文化约翰·凯奇谭盾

    范妮门德尔松与克拉拉舒曼的艺术歌曲创作——微观音乐细节的新时代解读

    苏晶晶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19世纪女性作曲家范妮·门德尔松与克拉拉·舒曼的艺术歌曲创作,通过对微观音乐细节的新时代解读,揭示了她们作为女性音乐家在音乐创作中所体现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情感.通过对新解读的分析,我们发现她们在旋律、和声和情感表达方面展现出的创新,为女性音乐创作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这一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范妮和克拉拉的音乐语言,为女性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审美视角.

    范妮·门德尔松克拉拉·舒曼艺术歌曲微观音乐细节

    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创作与演唱分析

    王黎杨悦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世纪初西方艺术歌曲传入中国后,在对这一外来的音乐形式进行民族化改造的进程中,中国音乐创作者创造性地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古诗词,以此为歌词推出了大批艺术歌曲佳作,古诗词艺术歌曲应运而生,并以独特的形式和风格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由作曲家王龙以唐代诗人李商隐诗歌《锦瑟》创作而成的同名艺术歌曲则是近年来一首难得的佳作.对此本文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历程谈起,就作品进行了创作和演唱分析,旨在获得对作品更加深刻地认识,并起到相应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创作分析演唱分析

    《德彪西月光》的演奏技巧与印象派音乐风格分析

    尉佳佳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彪西的《月光》是印象派音乐中的杰作,其在该流派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后续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演奏技巧上,《月光》以其独特的节奏处理,音色选择,力度控制与和声处理,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流动性、亮度和神秘色彩.印象派音乐风格的主要特点包括音色的细腻运用,和声的创新,节奏的自由以及情感的深邃表达,这些元素在《月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德彪西通过这些技巧,不仅表现了月光的特质,也加强了音乐与听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使《月光》成为印象派音乐与情感表达之间的桥梁.

    德彪西月光印象派音乐演奏技巧节奏处理

    十月革命前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歌曲探析

    刘峰
    64-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革命歌曲.它们不仅在街头集会和示威活动中被传唱,而且在阴暗的监狱地牢中也被唱过,而在监狱中也诞生了许多革命歌曲.这些歌曲仿佛长出了翅膀,飞到了遥远的地方,成为人民的财产.本文分析了同志们,勇敢地前进、瓦尔沙维扬卡等革命歌曲,阐述了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歌曲的创作、发展和积极意义,展现俄国革命歌曲蕴含的革命精神.

    十月革命前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歌曲

    论意大利歌剧声乐艺术对俄罗斯声乐艺术发展的影响力

    芦琬茹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大利正歌剧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声乐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美声唱法正式迈入歌剧舞台.之所以意大利成为世界歌唱家的摇篮,是因为意大利美声唱法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声唱法的诞生则是意大利歌剧诞生的直接原因.俄罗斯歌剧声乐艺术的发展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兴盛起来的,无论是在歌剧剧本的创作、作曲的创作,还是声乐演唱艺术和舞台表演创作艺术,都是基于意大利歌剧创作的基础上进行民族创新的,为俄罗斯歌剧声乐艺术留下了宝贵财富,对俄罗斯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意大利美声学派俄罗斯声乐艺术影响力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中的情感论美学探究

    杨起帆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近代音乐美学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情感论,该理论中提到的音乐思想大多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仍保留了这一时期的特点.往前追溯其发展史,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论著中也有对情感论的相关描述,即使来到了相对传统的中世纪,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也仍然迸发出鲜活的生命力,一直延续至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开始重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将情感表达的明确度及深刻度,作为衡量音乐这门艺术形式存在意义的标准.

    文艺复兴情感论美学思想

    亨利珀塞尔及其歌剧作品《狄多与埃涅阿斯》对十七世纪英国巴洛克音乐的影响

    叶雪莹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17世纪初期,英国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这一时期对艺术、文学和音乐的繁荣产生了积极影响.文艺复兴的思想强调对古典时代的研究和重拾古典艺术的价值.这篇文章主要研究十七世纪英国巴洛克音乐,特别强调了亨利·珀塞尔的歌剧作品.通过研究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揭示了这一关键时期音乐表达的演变.围绕亨利·珀塞尔的音乐作品,对《狄多与埃涅阿斯》、凄美的《狄多哀歌》等重要作品进行详细分析,阐明了珀塞尔对十七世纪英国巴洛克歌剧领域的深远影响,展示了他独特而持久的贡献.

    声乐歌剧巴洛克音乐十七世纪英国巴洛克音乐亨利珀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