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河之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河之声
黄河之声

刘文科

半月刊

1810-2980

lwk_9913@sina.com;china_9913@china.com.cn

0351-4032548;13520551050

030073

山西省太原市狞泽大街378号

黄河之声/Journal Huang He Zhi Sheng
查看更多>>《黄河之声》杂志1958年创刊,以“关注音乐新闻,挖掘音乐新人,探讨音乐理论,发展音乐事业”为己任,50多年来,为中国和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国音乐艺术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且得到了众多业界权威专家的首肯。目前,《黄河之声》已成长为中国最具魅力的主流音乐艺术专业期刊。2007年1月起,《黄河之声》杂志由双月刊改为半月刊,128页,国际大16开。读者以音乐艺术从业者为主,发行领域以全国为主,订阅办法以市场订阅和零售为主,经营模式以多元化、合作化为主。《黄河之声》杂志期发行数已超过4万份,拥有音乐业内忠实读者30万人,拥有世界级权威专业学术机构订户4303个,分布26个国家和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巴洛克时期器乐的发展历程

    姚玉琛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洛克时期是西方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上半叶发展的艺术文化.主要体现在歌剧体裁的兴起出现、世俗音乐的蓬勃发展,以及器乐的深入发展.这一时期杰出的艺术作品有罗马的巴洛克建筑群,大教堂的壁画和绘画、西欧歌剧院的形成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器乐的制造在这一时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音乐创作家们开始根据各自的长处发展不同方向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发展了音乐的其他体裁.这些都为后来器乐的发展及作品的出现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发展

    格什温钢琴作品《三首前奏曲》演奏探析

    包慧影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是美国现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为美国爵士乐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将爵士乐推向专业的音乐舞台并发展至高峰,使更多的人对爵士乐产生了新的看法,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本文将从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格什温《三首前奏曲》的创作背景出发,通过对爵士音乐风格的研究,最后从触键、踏板等方面结合演奏技巧难点进行演奏探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钢琴演奏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与帮助,更进一步地展现出爵士乐的魅力.

    《三首前奏曲》爵士风格演奏探析

    歌剧《伤逝》选段《不幸的人生》演唱探析

    陈含露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声乐与歌剧,应该掌握科学的发声方式与娴熟的演唱技巧,并具备分析作品、演绎人物的能力.本文所选曲目《不幸的人生》是歌剧《伤逝》中重要的选段之一,也是中国歌剧咏叹调的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全曲情感色彩丰富,演唱技巧多样,对于声乐艺术的学习者能够起到很好地锻炼效果.本文将从歌曲的曲式、歌词、伴奏织体等音乐内容层面和咬字、气息、情感等演唱技术层面,从表演学科的角度探析应如何分析、演绎好这首作品.

    咏叹调演唱技巧情感表达

    咏叹调《我的爱人你可听见》的演唱技巧及创作背景分析

    陈亮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青,当代著名军旅作曲家,音乐创作善于运用民族音乐元素,他雅致的音乐艺术与人民大众的审美形成了统一的有机体.在音乐创作领域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本文选择了印青具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我的爱人你可听见》,从创作背景和演唱技巧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我的爱人你可听见》创作背景演唱技巧

    菲利普·格拉斯的"传统歌剧"《阿肯那顿》

    陈娅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肯那顿》是美国简约主义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 1937.01-)"肖像歌剧"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阿肯那顿》作为格拉斯一部后现代主义与传统音乐语汇结合的"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展现了20世纪末以来歌剧的另一种可能性.近两年也在各大歌剧院频繁复排.在2019年11月由指挥家凯伦·卡门塞克执棒,同大都会歌剧院管弦乐团及合唱团合作完成录制的专辑Akhnaten,更是荣获第64届格莱美古典音乐"最佳歌剧录音奖".

    阿肯那顿菲利普·格拉斯:简约主义音乐

    肖邦《第一叙事曲》的演奏版本解析

    程雯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里德里克·肖邦被后世誉为"钢琴诗人",其作品以优美的旋律及丰富的精神内核为特点,是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音乐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作曲家、音乐家.肖邦引领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风潮,与李斯特、门德尔松、舒曼等人一起筑起了一道道瑰丽绝伦的风景线,他是一位在当时而言很"特殊"的作曲家,其作品仅集中于钢琴,不创作涉猎歌剧、室内乐、交响乐、其他乐器的独奏作品.但单论钢琴作品,肖邦也能被称为里程碑式的人物,为后世的钢琴音乐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奠基及推动作用.研究肖邦的钢琴作品,对我们进一步学习钢琴这门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从肖邦作品宝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四首叙事曲入手,主要对其《第一叙事曲》的演奏版本进行解析,从作曲家和作品创作背景入手,分析其艺术特征,继而解构作品曲式,从而更好地理解《第一叙事曲》的情感表现.最后从三位著名钢琴演奏家的不同风格版本进行细化、对比解析,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本首作品,在未来的演奏及教学中得到更好的体验.

    肖邦《第一叙事曲》演奏版本解析

    方岽清现代筝曲作品的风格特点与演奏——以《墨客》《冰火之舞》为例

    何加越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岽清在当代音乐创作领域中,是一位极具创作实力和代表性的优秀作曲家,他运用西方作曲技术与中华民族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创作出十余部极具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保持着超高的上演率.正文内容将以方岽清两首早期且具有代表性的乐曲《墨客》《冰火之舞》为例,结合现代筝曲的发展状况,通过对这两首乐曲中民族元素的运用、定弦方式、节拍节奏设计等方面的详细分析,来阐释方岽清现代筝曲的风格特点以及创作理念.同时通过多年来学习与演奏方岽清的古筝作品,结合在实际演奏中所产生的心得与感受,对主要的演奏技法与演奏体会进行分析与整理.以期更好地把握方岽清现代筝曲的演奏风格,并将他作品中独特的魅力更全面地展现出来.

    方岽清风格特点演奏技法

    中阮音色与演奏技巧奥秘探寻

    李时茜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中阮在我国的传统乐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中阮乐器的情感丰富性和艺术展现力不断提升,在此情况下,也对演奏者演奏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演奏中,只有熟练掌握左右手的技巧配合,才能实现对乐器音色的精准把握,展现优美的乐曲艺术表现力.在本研究中,简述了中阮乐器的由来及发展历史,浅谈了中阮音色和演奏技巧形式,最终在中阮左右手演奏技巧与音色的分析中,来更深层次的探讨中阮音色与演奏技巧之间的关系.

    中阮音色演奏技巧左右手

    笛曲《幽兰逢春》的艺术特色与演奏要点初探

    刘陈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南派竹笛大师赵松庭创作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的《幽兰逢春》,是我国近现代笛乐中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作品不仅有着流畅的旋律和飘逸的风格,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形式和内容俱佳,充分展示出了竹笛特有的音乐表现力.基于此,本文从赵松庭创作这首作品的背景谈起,通过音乐分析总结了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就该曲的演奏要点提出了个人看法和建议,希望可以起到相应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使这首佳作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与认可.

    赵松庭《幽兰逢春》艺术特色演奏要点

    民族声乐演唱中横向层次与纵向层次的呈现——以声乐作品《凤求凰》为例

    马涛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凤求凰》是一段传阅千年的佳话,司马相如用一首《凤求凰》俘获了卓文君的芳心,俩人突破重重障碍,最后终于修成正果,该首古风古韵的歌曲也是司马相如代表作之一.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结晶,这些声乐作品情感丰富,韵律隽永,是中国歌唱艺术中彰显民族意识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学作品和音乐旋律有机融合的产物.基于此,本文展开对民族声乐演唱中横向层次与纵向层次的呈现研究,以声乐作品《凤求凰》为例,通过对作者简介以及作品的曲式分析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在演唱方面,横向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越人歌》两首歌曲进行呈现;在纵向呈现上依托咬字、呼吸和情感表达展开分析,促进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发展,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声乐演唱《凤求凰》层次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