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半月刊

0253-9705

enprmag@126.com

010-67114404

100062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楼环境大厦

环境保护/Jour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环保科技刊物。宣传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制与管理,报道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成果,内容涉及污染防治技术、监测与评价、环境标准、环境经济、环境与健康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环保的新技术,交流各地环保先进工作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环境保护》编辑部
    2页

    资讯

    6-7页

    "生态环境执法之行政处罚"专栏

    于洪达
    8页

    提高风险防控和管理水平确保核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9页

    涉核社会风险的产生与对策研究

    李光辉李小丁白刚曲云欢...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能是高效、清洁、稳定的能源,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也是最具有社会争议的能源之一。核能发展不仅面临着安全问题,也面临着公众对核能的态度和接受度等社会问题。处理好涉核社会风险,不仅有利于核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对社会稳定大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核能发展及社会风险的现状,涉核社会风险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提出高度重视涉核利益各方相关诉求、加强自媒体涉核信息监管、广泛开展公众沟通、全面增强政府公信力、全力保障核与辐射安全的对策建议。

    核安全核能发展涉核社会风险核与辐射

    核电厂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转移参数的应用探析

    廉冰曹少飞王韶伟李建国...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射性核素向食物链中动植物的转移是核设施正常运行工况下公众食入剂量产生的重要途径。通常利用转移参数来估算与环境介质浓度相关的动植物体内核素的活度浓度。为探究转移参数选取对核电厂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影响,本文系统总结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INPRO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并以国内某核电厂为例,分别选取IAEA TRS 472号报告推荐值和我国实测的典型农作物对3H、14C和137Cs的转移参数对个人年有效剂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转移参数值的大小会对核电厂个人有效剂量估算结果以及关键核素的排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具体厂址条件开展转移参数研究,为我国核电厂辐射影响评估以及运行期间的辐射环境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核电厂转移参数个人有效剂量关键核素

    从《民法典》看涉核责任保险的未来发展

    李哲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对国内涉核责任保险展开讨论,在《民法典》颁布的背景下简要介绍了现有涉核责任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要求,梳理了《民法典》中涉及核与辐射领域的侵权责任法条,并与原《侵权责任法》进行异同比较,分析《民法典》中相关条款的作用和意义,结合国内涉核责任保险领域的实务场景,提出未来涉核责任保险的发展方向。

    《民法典》涉核责任保险

    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现状研究及建议

    格丽玛曲云欢李小丁白刚...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颁布后,我国多个省(区、市)立法机关颁布了放射性污染防治地方立法文件。本文对现行有效的13部放射性污染防治地方立法文件进行了整理、分析,对立法文件和执行者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推动地方立法工作,提升法规体系的多样性;鼓励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实践性;推动专项立法,增强地方立法的针对性;适时评估与修法,增加法规体系的灵活性的对策建议。

    放射性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地方立法地方特色

    国内外工业探伤事故解析与预防对策探究

    龚宇格丽玛高宇李光辉...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并吸取教训,是避免事故再次发生的有效手段。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工业探伤领域发生的辐射事故(事件)进行整理总结,分析事故的类型、级别和后果,并就辐射事故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加强工业探伤领域法规标准建设、培育核安全文化、推行探伤设备年检制、开展核技术利用领域经验反馈活动以及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建议。

    工业探伤辐射事故核安全年检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个体和行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赵文婷李晓亮张立秋封莉...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障环境信息披露(EID)质量是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从个体角度和行业角度分析造成企业EID质量差异的原因,进而为提高企业EID质量提供理论指导。文中基于2021年我国71个行业4656家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信息,利用多层线性模型构建了上市公司个体和行业两层嵌套模型,分析个体和行业两个层面的因素对上市公司EID质量的影响机制,并探讨行业因素对个体因素的"跨层"调节效应。研究表明:(1)个体因素中的公司属性、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负债程度、盈利能力及行业因素中的行业属性、行业发展能力均能够显著影响上市公司EID质量;(2)行业发展能力能够充当中介,发挥调节作用,强化上市公司个体因素中公司规模对EID质量的正向效果。

    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多层线性模型个体因素行业因素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