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保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出版社

半月刊

0253-9705

enprmag@126.com

010-67114404

100062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楼环境大厦

环境保护/Jour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环保科技刊物。宣传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制与管理,报道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成果,内容涉及污染防治技术、监测与评价、环境标准、环境经济、环境与健康等方面,介绍国内外环保的新技术,交流各地环保先进工作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泰国《国家环境质量促进和保护法》的体系化推动意义及启示

    魏旭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泰国《国家环境质量促进和保护法》具有环境基本法的功能,可视为泰国的准环境法典.在泰国环境法体系化过程中,这部法律推动了环境治理体系、环境质量保护规制导向、风险管控理念和公众参与的发展,对我国环境法典编纂工作也具有借鉴意义.

    泰国环境基本法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

    全球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主要进展及展望

    胡杰张剑智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频发的极端气候事件以多种形式严重影响着人类福祉和安全.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全球101个国家已建立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但是,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许多国家尚未建立最基本的气象观测站,无法及时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本文就全球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建议: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中国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积极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早期预警领域的合作.

    极端气候事件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生态系统碳汇纳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供需分析及管理建议

    刘海燕郑爽孙艺珈邢聪聪...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鼓励碳汇项目纳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交易并利用市场机制推进生态价值实现是碳汇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碳汇纳入CCER机制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基于历史数据分析供需形势.研究发现,2014-2017年,全国共有97个碳汇项目申请CCER项目备案,总规模约265万hm2,平均产生减排量约5tCO2e/(hm2/a);当前CCER需求以国家和地方碳市场履约抵销为主,重启后按抵销量占应缴配额比例约1%计,则CCER理论需求约为5500万t/a;按碳汇项目满足100%、50%和30%三种情景分析,则新项目规模需求分别为原有项目规模的4倍、2倍和1.2倍.研究提出持续开展纳入其他类碳汇项目可行性研究、持续完善碳汇项目减排量监测与核算技术、研究制定碳汇项目开发与审定核查指南、加强碳汇项目数据统计及系统化、强化碳汇项目监管等加强CCER碳汇项目管理的建议.

    生态系统碳汇自愿减排数据质量监管

    推动碳期货发展,激发碳市场活力

    李庆涛吴琼肖斯锐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21年7月启动以来,经过两年的运行和发展,价格发现机制的作用初步显现,企业的碳资产意识和利用市场手段实现低成本减排的意识都得到了显著增强,这对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加速低碳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全国碳市场进入第二个履约周期,一些潜在的市场有效性问题逐步显现.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全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及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探讨了建设碳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借鉴国际发展碳期货的实践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碳期货市场的政策建议,旨在从制度设计上为全国碳市场的有效平稳发展提供参考.

    碳市场碳期货市场化减排期现联动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谱系构建与价值实现路径: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陈晓东吴承照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如何构建国家公园的生态产品谱系并实现其价值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对于生态产品内涵与价值实现路径的研究,提出国家公园的生态产品是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产共同作用产生的能够促进人类福祉的产品与服务,并将生态产品分为公共性生态产品、拥挤性生态产品、俱乐部生态产品、私人生态产品,进而构建国家公园生态产品谱系.本文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归纳其生态产品谱系,分析了政府主导路径、市场主导路径、政府与市场协同路径3种价值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的生态产品分类与价值实现提供借鉴.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谱系价值实现钱江源

    提升产业化导向的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实效对策研究

    卿野李屹姜琦徐成...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大背景下,生态环境领域迫切需要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带动生态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打造新质生产力绿色增长新引擎.本研究总结了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展,基于在各地的调研与实践,分析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从成果供给、服务载体、政策保障和转化渠道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提供参考.

    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技术转移体系

    我国污染地块土壤恶臭异味修复管控现状、挑战及对策

    郑红光史怡丁爱中赵威光...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染地块土壤恶臭异味是目前修复管控的难点,也是居民投诉的焦点之一.本文以农药行业为例,通过收集与分析55个农药污染地块的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管控等方面的数据,明确我国污染地块土壤恶臭异味修复管控工作开展现状.结果表明,我国污染地块土壤恶臭异味问题突出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但相应的修复管控工作仍未有效开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面临基础数据缺失、评估体系不完善、有效修复管控措施缺乏等挑战.基于此,本文从开展嗅阈值和气味特征测定研究工作、完善相关标准和评估方法体系、强化技术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应急响应机制等角度提出了对策,为有效开展土壤恶臭异味修复管控工作提供参考.

    农药污染地块土壤恶臭异味修复管控技术公众参与

    我国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提升路径研究

    曹得宝高孟然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自然教育是国家公园综合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我国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现实困境,如缺乏完善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管理机制、尚未调动自然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以及自然教育的内容体系有待提升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可行的提升路径包括推进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管理机制的体系化、调动多方积极性来打造自然教育共同体、不断创新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内容.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生态文明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现状、问题及建议——以湖北省丹江口库区为例

    王玥宋蕾张萌宋琪妍...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关系着北方四省(市)的饮水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本文通过考察和梳理丹江口库区水源保护的实践探索,发现存在现行法律法规不能满足丹江口库区水源保护的需要、水质执行标准差异导致库区水质保障难度大、维护库区水质稳定存在资金缺口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从国家层面或区域协同开展中线工程水源保护立法工作、健全水源区保护资金投入体系、加强区域协作统一水质执行标准的路径建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丹江口库区

    我国地质灾害次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策略研究

    徐泽升徐翔宇周原徐柳...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易引发突发水污染事件,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地质灾害引发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具有成因复杂、污染多样、后果严重等特点,然而相应的应对体系尚不健全,应对能力也有待提升.本文针对我国地质灾害次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以"夯基础、抓重点、强融合"为原则,构建健全高效的地质灾害次生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防控与应对体系,以期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次生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水平.

    地质灾害次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管理地质灾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