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李正武

季刊

0254-6086

bjb@swip.ac.cn

028-82850364

610041

四川成都二环路南三段3号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Journal Nuclear Fusion and Plasma Phys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的理论研究、实验技术、测试诊断等方面的论文及评述文章,也涉及天体和空间等离子体物理、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读者对象为从事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径向湍性输运条件下CFETR平行热通量及包层能量沉积模拟

    高泽石王亚磊李彦龙田文喜...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BOUT++输运程序与PFCFlux程序的耦合对CFETR包层第一壁上的能量沉积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当湍性输运系数为50m2·s‒1时,最外闭合磁面上的极向平均平行热通量为14058.5MW·m‒2,进入刮削层的等离子体功率Psol的值为197.4MW;CFETR包层第一壁上的能量沉积主要集中于真空室壁靠近中心螺线管的高场侧区域,最大热通量出现在这一区域的中间部分.

    CFETRBOUT++PFCFlux平行热通量能量沉积

    HL-2A装置边缘湍流与带状流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方茜程钧王威策严龙文...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组合静电探针阵列研究了HL-2A装置中湍流与带状流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粒子注入后的等离子体恢复阶段,边界区径向电场剖面逐渐变陡,湍流相干尺度和带状流幅度相应增加,而湍流强度随之降低.这些实验提供了带状流与边缘湍流相互作用的直接实验证据,暗示了能量转移是引起带状流增长的主要原因.

    托卡马克带状流湍流输运静电探针双谱分析

    旋转磁岛对捕获快离子输运影响的研究

    赵建华曹锦佳向东戴勇智...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漂移动理学理论,研究了旋转磁岛与捕获快离子的反弹运动和进动频率(包括极向进动和螺旋进动)之间共振引起的快离子输运.求解捕获离子香蕉轨道回旋心动理学方程,获得了共振和非共振情况下的快离子分布函数.计算了磁漂移、电漂移和磁岛旋转产生的快离子输运通量.与极向角周期性相关的磁漂移和电漂移产生的输运在磁岛分界线附近存在强烈的流剪切,在磁岛靠近等离子体边界一侧输运向内;磁岛旋转诱发的输运则与磁漂移和电漂移产生的输运相反,在磁岛靠近等离子体边界一侧输运沿径向向外,并起主要作用.当磁岛宽度大于某一阈值岛宽时,捕获快离子输运增长缓慢,趋于饱和.

    捕获快离子旋转磁岛极向进动共振输运

    反剪切剖面下的非共振鱼骨模不稳定性混合模拟

    徐敬坤任珍珍汪卫华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磁流体动理学混合模拟程序M3D-K对具有反剪切剖面下的非共振鱼骨模不稳定性进行了线性模拟.在类EAST参数下,当安全因子最小值略大于1时,捕获高能量粒子可以激发非共振鱼骨模不稳定性.详细分析了高能量粒子比压的份额 βhot/βtotal、中心螺旋角、注入能量、安全因子最小值qmin及其径向位置等参数对鱼骨模的影响.当螺旋角约为0.7时,模结构表现出双模扭曲特征.当qmin大于1.08时,不稳定性从鱼骨模向β诱导的比压阿尔芬本征模转移.从螺旋角为0.7的傅里叶分析和螺旋角为0.8的绝热系数扫描结果可以看出,非共振鱼骨模和β诱导的比压阿尔芬本征模可以同时存在,模频率与安全因子剖面向右移动的关系与理论分析一致.

    鱼骨模不稳定性反剪切剖面捕获高能量粒子比压阿尔芬本征模

    EAST低杂波加热对同向切向中性束碰撞力矩影响的研究

    杨明张新军李新霞吕波...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低杂波加热对同向切向中性束注入的束功率沉积和碰撞力矩的影响,基于低杂波加热的实验参数,使用TRANSP程序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注入功率1.3MW、能量50keV的同向切向束时,随着LHW加热束沉积功率降低,快离子电荷交换损失增加20%;离子吸收的功率占总的束沉积功率的比例由45%增加到51%.碰撞力矩与束沉积功率的比值由1.327Nm·MW‒1增加到1.457Nm·MW‒1;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越高,电荷交换损失和碰撞力矩与束沉积功率比值也越大,而低杂波加热期间的束碰撞力矩保持稳定.

    中性束注入低杂波加热力矩EAST装置

    基于Python的等离子体平衡重建程序设计及实现

    鲍娜娜黄耀闫星廷魏世闻...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Python环境,设计和编写了等离子体平衡重建算法(Py-EFIT).利用NumPy和SciPy库求解平衡重建算法中矩阵的运算问题,运用Matplotlib库实现重建算法计算结果的可视化,基于交互式可视化设计包QT Designer,使用PyQt库设计并实现该程序的用户界面.Py-EFIT的测试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平衡重建过程操作更加简单、直观,为托卡马克实验数据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平衡重建PythonPyQt用户界面

    TT-1装置磁探针设计与频响特性研究

    陈力行陈大龙沈飊钱金平...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NI Multisim仿真设计软件对泰国托卡马克1号(TT-1)磁探针的电路仿真模型进行测试,得出了探针的频响特性,其中分布电容主要影响磁探针的谐振频率大小,回路电感对磁探针的谐振频率和谐振峰值均有一定影响.基于亥姆霍兹线圈,进行了探针频响标定实验,结果显示磁探针的频率响应和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实验和数值方法,分析了探针传输线缆长度对探针幅频响应的影响.确定了TT-1装置探针的频响参数,为探针尺寸的设计以及信号传输线缆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仿真模型磁探针频响标定传输线

    基于COMSOL的不同温度气体脉冲放电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宋先平席剑飞陆洋蔡杰...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基于脉冲电源的线管式静电除尘器的放电特性,使用COMSOL软件建立了空气放电模型.在实验参数下模拟了空气放电,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结果吻合较好.探究峰值电压、电极尺寸及气体温度等因素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峰值电压及温度的升高,放电空间电子及离子密度逐渐增大,且高密度区域范围逐渐增大.电极半径尺寸越小,放电效果越好,放电空间电子及离子密度越高.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反应速率与热电子发射对气体放电的影响,发现温度较高时热电子发射对放电具有显著的增强效果,大大提高了放电区域的电子及离子密度.

    静电除尘脉冲电源放电特性热电子发射数值模拟

    CO2电弧等离子加热器电热特性研究

    朱兴营欧东斌杨国铭曾徽...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管状阴极轴线式CO2电弧等离子加热器的电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电流、气体流量、励磁电流和前电极长径比对电弧加热器的伏安特性和热效率的影响规律.采用相似理论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加热器伏安特性和热损失系数的近似表达式.研究结果发现,CO2气体流量和电弧电流对加热器的伏安特性和热效率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前电极的长径比和励磁电流则只对热效率具有影响.电弧加热器伏安特性和热损失系数的回归公式计算值与实验数据一致性较好,伏安特性回归误差<10.0%,热损失系数回归误差<18.2%.

    CO2电弧等离子加热器伏安特性热效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征稿简则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