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白云

双月刊

1000-8942

hjgctg@163.com

010-82227638;82227678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环境工程/Journ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和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共同主办的综合性环保技术刊物.读者对象是从事环境保护科研、设计、生产、教学的广大科技人员、院校师生、技术和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江流域水环境中对羟基苯甲酸酯及其代谢物的贼存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张雷李雪梅魏源冯承莲...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作为防腐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和工业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中.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分泌干扰物,Parabens在水环境中长期积累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分析了东江水体与底泥中Parabens及其常见代谢物的赋存特征,并评估了其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东江水体中Parabens含量为1.17~17.01 ng/L,底泥中Parabens含量为19.0~765.959 ng/g.其中,西枝江(XZJ)段水体及底泥中Parabens的平均含量均较高,分别为3.62 ng/L、155.99 ng/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parabens,MeP)和其主要代谢产物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4-HB)是东江流域水环境中Parabens的主要存在单体.Parabens各种单体水平在不同地区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可能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的不同消费习惯有关.风险评估表明,东江水体中Parabens的生态风险水平较低,但是长期暴露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较大危害,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研究结果为此类物质的风险评估和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

    东江对羟基苯甲酸酯风险评估环境管理沉积物

    碳氮比对MBBR系统脱氮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曾锦涌柯水洲袁辉洲祝凉...
    10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不同碳氮比(C/N)的合成废水,比较了连续流和序批式2种运行方式下单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的脱氮性能差异.结合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不同阶段载体上的生物膜进行了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丰度分析,并分析了反应器内主要的氮素代谢通路,旨在探讨不同C/N和运行方式对MBBR系统脱氮性能和生物膜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 显示:C/N的变化对MBBR工艺NH4+-N去除影响不大,各阶段NH4+-N去除率均保持在95%以上,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效率因受到反硝化性能的限制,各阶段存在较大差异.此外,SBMBBR反应器中总无机氮(TIN)去除率始终高于CFMBBR反应器,原因可能是反硝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narGHI、napAB、nirK、nirS、norBC和nosZ功能基因的序列数总和存在差异.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反应器中主要优势菌门和菌种差异明显,也是SBMBBR与CFMBBR反应器之间脱氮性能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结果可为MBBR反应器处理较低C/N的城市生活废水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碳氮比宏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氮素代谢通路微生物群落结构

    羟胺-氨三乙酸强化Fe(Ⅲ)/H2O2体系降解橙黄G的研究

    王真然彭藴斓刘义青付永胜...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进传统芬顿法存在的pH应用范围窄、铁泥产量大的缺陷,构建了 Fe(Ⅲ)-氨三乙酸(NTA)/羟胺(HAm)/H2O2体系以降解偶氮染料橙黄G(OG).结果表明:Fe(Ⅲ)-NTA/HAm/H2O2体系可在中性条件下高效降解OG,降解率可达到90%以上,·OH是体系内降解OG的主要活性物种.OG在Fe(Ⅲ)-NTA/HAm/H2O2体系中的降解速率随着溶液pH的升高而降低,适当增加Fe(Ⅲ)、NTA、HAm、H2O2浓度有利于OG在该体系中的降解,但过量添加这些试剂会对OG的降解产生抑制作用.NTA的引入可将体系的pH应用范围从酸性拓展至弱碱性,而加入HAm可通过促进体系内Fe(Ⅱ)再生以大幅削减Fe的用量.与传统芬顿法相比,Fe(Ⅲ)-NTA/HAm/H2O2体系有效弥补了其存在的短板,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羟胺氨三乙酸芬顿法高级氧化技术橙黄G

    磷石膏堆场渗滤液的分级结晶与磷回收研究

    陈宇琦邵登科韩飞扬刘小宁...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磷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或缺性,基于鸟粪石结晶法处理和回收磷石膏渗滤液中的磷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意义.系统研究了湖北省某肥料厂磷石膏堆场渗滤液废水中高效回收磷的可行性和结晶参数优化.结果显示:改变单次磷回收结晶条件[pH、n(Mg)/n(P)和n(N)/n(P)],渗滤液中磷回收率最大值仅为67.8%.响应曲面设计实验进一步证实,参数因子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磷回收率随着pH、n(Mg)/n(P)和n(N)/n(P)的增加没有显著变化.综合考虑各因素对废水回收磷的影响,确定在磷石膏渗滤液中磷回收的最优条件参数为pH=8.6,n(Mg)/n(P)=1.6,n(N)/n(P)=1.采用分级结晶的方法,经过3次结晶,磷回收率达到97.9%.结合仪器表征和Minteq模型分析结果,磷回收阶段主要产物为鸟粪石以及少量的磷酸钙,且鸟粪石中重金属含量极低.

    磷石膏渗滤液鸟粪石响应曲面法磷回收分级结晶

    城镇污水管网互联互通规划设计要点与实例分析

    陈建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污水干管之间、干管与污水厂之间设置连通管实现污水系统互联互通,可以显著提升污水系统的韧性与安全.我国现在污水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已开展,然而关于其规划设计实施的要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城镇污水管网互联互通的相关实例,提出污水管网互联互通全过程设计要点,包括规划有富余规模污水处理厂、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超产规模、泵站集成化设计、按需确定污水管网排水干线连通位置、采用顶管与盾构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连通管、完善后期养护与管控等.此外,以某市污水规划为例,具体阐释了管网互联互通的应用场景,以期为城镇污水管网互联互通的规范实施提供参考.

    污水管网互联互通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设计要点实例分析

    高锰酸钾氧化氨基三亚甲基膦酸的效能

    彭娟娟刘少敏朱敬林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锰酸钾(KMnO4)能有效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但其氧化有机膦酸过程尚不明确.以氨基三亚甲基膦酸(NTMP)为例,采用 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探究其在KMnO4体系下降解的主要活性氧化物种,并考察了溶液化学性质(如pH、共存物质、实际水体等)对KMnO4氧化降解NTMP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4直接氧化是NTMP降解的主要途径,且NTMP降解受pH影响较大.当pH=5.0时,KMnO4氧化NTMP的效果最佳,其中51.4%NTMP被氧化生成PO43-,远高于UV/H2O2和UV/过硫酸钾(PDS)体系.水体中共存物质(SO42-、NO3-、HCO3-和腐植酸)对NTMP的降解抑制作用较小.此外,在实际水体中KMnO4对NTMP仍有较高的降解效率,且其选择性优于自由基体系.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废水中有机膦酸的高效去除提供重要参考.

    高锰酸钾氨基三亚甲基膦酸直接氧化正磷酸盐

    兰州市中心城区与西固炼化工业区VOCs污染特性及来源解析对比分析

    刘浩天仝纪龙杨宏刘永乐...
    139-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兰州市作为我国西部典型的工业城市,近年来臭氧(O3)污染较为显著,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O3和PM2.5等二次污染物生成中起关键作用.为研究兰州市VOCs污染特性和来源,分别选取中心城区东部兰州大学和西部西固炼化工业区监测站点的VOCs组分监测数据,基于PMF模型对2站点VOCs污染特性及来源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固炼化工业区VOCs排放水平(年均值70.86×10-9)整体高于中心城区(年均值32.24×10-9),烷、烯、卤代烃是两区域主要的VOCs构成物种.其中卤代烃浓度超过中心城区2.5倍,烯烃、芳香烃浓度超过2倍,而炔烃的污染水平有所下降;整体上两区域VOCs浓度变化趋势均为冬、春季浓度高(中心城区12月最高,西固炼化工业区5月最高),夏、秋季浓度低(最低对应7月,8月);PMF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源、油气挥发源以及有机溶剂使用源是中心城区3类主要的VOCs来源,而工业源是西固炼化工业区最重要的VOCs来源,因此兰州市VOCs减排控制重点为减少石油化工产业、机动车尾气以及溶剂使用等人为源排放.

    大气VOCsPMF模型源解析污染特征

    太阳能光催化与多元通风协同作用下室内污染物迁移特性分析

    何建炜黄晓燕黄若楠蔡阳...
    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太阳能光催化通风墙系统全年空气净化同时强化室内通风,提出一种太阳能光催化与多元通风协同的模型,并分析了其冬、夏季污染物迁移特性.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太阳光照强度以及风机初始风速对系统污染物去除率与综合评价指标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元通风污染物去除协同模型可靠且可行;随着光照强度增大,冬季模型综合评价指数逐渐升高,从0.00提升至1.00,而夏季模型整体呈负相关,从0.50降低至0.37;随着风机初始风速提高,冬季模型综合评价指数逐渐减小,降幅高达97%,而夏季模型综合评价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规律.可见,通过调整外界热流输入以及初始风速对促进室内污染物去除具有积极意义.

    多元通风太阳能光催化通风墙冬季采暖夏季隔热全年空气净化

    DBD等离子体协同Mn-TiO2/γ-Al2O3催化剂降解二甲苯

    李茹李晓康冯燕王雪艳...
    157-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浸渍法制备Mn-TiO2/γ-Al2O3催化剂,协同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降解二甲苯.探究了不同放电功率、初始质量浓度、气体流量下DBD等离子体对二甲苯的氧化性能;利用XRD和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分析DBD等离子体放电前后催化剂的晶型与性能.结果表明:在放电功率为20 W,二甲苯进气浓度为38.62 mg/m3,进气流量为0.65 L/min条件下,协同Mn-TiO2/γ-Al2O3催化剂后,二甲苯降解率达到75.8%,反应器的能效为0.1027 g/(kW-h),同时O3浓度降低至36.94 mg/m3.表征结果显示,DBD等离子体放电前后未改变催化剂晶型与性能.为进一步分析降解二甲苯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通过FT-IR、GC-MS及发射光谱法进行诊断,发现加入催化剂后中间产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发射光谱强度增强、特征谱线的数量增多.研究结果可为DBD等离子体在降解二甲苯应用中的性能优化和催化剂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DBD等离子体二甲苯催化剂等离子体诊断

    气流导柱对集尘滤筒脉冲清灰性能的影响

    宋溪林丁问司
    16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滤筒集尘器在反吹清灰时,存在滤筒下部清灰能量过盛而上部清灰能量不足的现象,导致滤筒上部清灰不彻底而下部易破损.提出了在滤筒内部设置气流导柱,引导反吹气流,改善滤筒内部流场的方案.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滤筒反吹清灰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置气流导柱的新型滤筒反吹压力分布更加均匀,滤筒中下部冲击压强下降至原型滤筒的65%,解决了过喷吹问题,滤筒上部形成冲击压强尖峰解决了欠喷吹问题.同等工况下,内置气流导柱的新型滤筒相比原型滤筒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预估使用寿命可达到普通滤筒的8倍.

    滤筒集尘器反吹清灰侧壁压力内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