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孟伟

双月刊

1674-991X

hjgcjsxb@vip.163.com

010-84915126

100012

北京安外大羊坊8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1号楼617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过硫酸盐活化的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磺胺类药物研究进展

    刘诗月彭向天马瑞瑞曾萍...
    642-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磺胺类药物(SAs)是水中最常被检出的抗生素之一,传统的生物处理无法对其有效降解,研发高效降解SAs的技术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通过活化过硫酸盐(persulfate,P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聚焦于PS的各种活化方法,包括热活化、紫外活化、金属离子及金属氧化物活化、碳材料活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活化等,分析了不同活化方法可能的活化机理和优缺点,综述了基于过硫酸盐活化的高级氧化技术(PS-AOPs)在SAs降解中的应用,阐述了PS-AOPs降解SAs的机制.结果表明:活化PS的机制是通过活化方法使其分子结构中的O—O键断裂,从而使PS分解形成SO4-·或其他活性物质,活化方法决定了PS-AOPs降解SAs的效率.SAs的降解途径分为自由基途径与非自由基途径,其中自由基途径主要包括苯胺部分氧化、磺酰胺基团及相邻位点(C—NH—SO2—C)的裂解等,非自由基途径包括电子传递、表面活化、单线态氧(1O2)作用等.最后,提出未来研究重点应在开发稳定高效活化PS的催化剂以及使用多种处理技术协同作用基础上,加强对SAs降解机制以及含SAs实际废水的研究.

    磺胺类药物(SAs)过硫酸盐(PS)活化硫酸根自由基羟基自由基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杨杨阳丁千周子振刘加强...
    651-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了解畜禽养殖废水领域的研究进展,利用VOSviewer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 2003-2023 年畜禽养殖废水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及可视化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了解该领域的研究主线及多年变化.结果显示:畜禽养殖废水研究领域近 3 年发文量增长迅猛,截至 2023 年发文量已达 4 117 篇,中国、美国学者对该领域研究的贡献度较高且合作密切;有机物、营养物质、致病菌、重金属和抗生素为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主要污染物,其中,重金属和抗生素近年来引起了较多的关注,加强畜禽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监管与处理具有紧迫性;在时间尺度上的映射发现,畜禽养殖废水主要以生物处理技术为主,关键词microalgae-based wastewater treatment(微藻驱动废水处理)的平均出现年份为 2022 年,表明其为当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新兴技术.此外,还从污染物种类、处理技术方面探讨了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低能耗、抗冲击、高附加值的处理技术可能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应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水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畜禽养殖废水文献计量发展趋势可视化污染物去除

    短程反硝化强化脱氮的影响因素及其耦合工艺应用进展

    薛同站全志道李卫华杨厚云...
    663-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程反硝化(PD)工艺作为脱氮的前端工艺以其效率高、能耗低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等优点而备受青睐,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PD/A)工艺是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不仅在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具有很高的经济和实用价值.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介绍了PD工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接种污泥对PD工艺启动的影响;从磁效应、碳源、碳氮比(C/N)以及铁炭比等方面进行评述,揭示了关键影响因子对PD工艺强化脱氮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关键酶活性和细胞代谢途径的影响机理;浅析了PD/A工艺不同耦合形式的特点,对耦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等实际废水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总结;最后,展望了PD/A工艺在污水脱氮处理方面的前景,并结合现有研究提出了PD/A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潜在工程应用方案,认为克服PD工艺的影响因素及优化PD/A的参数以提升工艺运行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短程反硝化(PD)影响因素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工程应用

    我国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成效、管理经验与优化实施建议

    陈强董姣赵少延赵丽...
    672-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污染防治资金自 2015 年设立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在加强与规范资金项目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针对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管理的研究较少,也缺少相关经验做法总结.基于环境状况公报、绩效评价等数据,分析了项目在推动水质改善、促进生态修复、建立长效机制、带动社会投入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从资金投向、项目谋划、资金分配、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等方面梳理总结了水污染防治资金设立以来的项目管理经验,并通过调研提炼了部分省(区)在制度建设、项目谋划、过程监管、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同时,分析了现阶段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管理存在的资金支持范围有待拓宽、项目谋划系统性有待提升、技术保障有待加强、绩效管理有待优化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资金项目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出如下建议:结合新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地方实际需求,合理拓宽资金支持范围;坚持流域统筹,提升项目谋划系统性;制定完善技术指导文件,强化技术保障;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加强成效监管.

    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管理典型做法绩效管理

    磺胺类药物水环境行为及水生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李霞王晨刘利张新怡...
    681-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磺胺类药物(SAs)在水环境中普遍存在,大部分SAs以母体分子或代谢产物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甚至饮用水中都能检测到低浓度的SAs.因SAs排放量大、环境假性持久性强等特点,其对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针对SAs在水环境中的归趋问题,总结了SAs在水环境中吸附、迁移、转化、降解、生物富集等典型行为规律,进一步分析SAs对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水生微生物产生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SAs在水环境中行为的研究多集中在环境介质表面的吸附特性与规律,而对SAs依赖水动力条件的迁移转化和生物富集规律研究较少;SAs在环境介质表面的吸附主要以阳离子交换和分子结合的形式发生,吸附质表面的电荷密度是决定吸附量的重要因素;SAs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虽然浓度水平较低,但对水生生物造成的负面影响会产生潜在的生态风险,主要表现为干预水生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造成水生动物的特征性畸形,干扰水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功能,最终会对整个水环境及其循环造成宏观的影响.未来应加强SAs在水环境中衰减过程的浓度和贡献率研究以及对水生生物毒性标准化测试,以期深入研究SAs生态毒理学、解决SAs污染问题.

    磺胺类药物(SAs)水环境行为水生毒性研究进展

    2014-2020年全国沿海溢油风险情势变化

    张利国程金香韩兆兴郑超蕙...
    692-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规模海上油品运输溢油风险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地理空间分析、大数据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建立海上溢油风险空间分析模型,应用全国沿海船舶AIS数据、溢油历史事故、生态环境敏感目标等数据分析 2014-2020 年溢油风险情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 2014 年相比,2020 年溢油事故风险指数均值、最大值分别增加 27.8%和 26.8%,溢油事故风险指数变化为-0.46~0.40,其中风险增加的海域主要分布在南北大通道、成山头、长江口、台湾海峡、珠江口海域,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全国沿海溢油事故高风险集中区主要分布在渤海—北黄海、长江口、台湾海峡、珠江口等海域;相较于 2014 年,2020 年高风险集中区内有局部调整变化,但是高风险集中区的分布格局未发生变化.研究成果可为溢油风险管控和应急装备配备提供支撑.

    全国沿海溢油风险空间分析风险指数情势变化

    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及产电性能提升策略

    蒋进元张月何绪文谭伟...
    699-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解决其他能源在环境方面不足的新技术,目前低能量输出是MFC实际应用的关键瓶颈.基于MFC工作原理,提出微生物活性差、电子迁移阻力、质子传输阻力及阴极还原反应缓慢是MFC能量输出的限制因素,并从以下 5 个方面综述了提升MFC产电性能策略:调节pH和选择最佳盐度,加强微生物代谢活性;改性阳极材料,降低电子迁移阻力;增强电解液电导率、优化隔膜材料及缩短电极间距减小质子传输阻力;制备高效阴极催化剂和选择优异电子受体加快阴极还原反应速率;改进MFC反应器构型,提高整体产电性能.未来,可在合成新型阴极催化剂、降低膜污染、优化微生物生长环境、制备优异的电极材料和改进MFC反应器配置 5 个方面开展重点研究.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产电性能输出功率微生物活性策略

    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

    史菲菲但智钢方琳苑雯...
    710-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行业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适用于一般工业行业的"源头控制-过程减排-末端治理-循环利用"全过程清洁生产评价框架模型;构建了由生产工艺及装备等 9 个一级指标、45 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中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率和直流电耗指标的权重分别为 0.092 和 0.050,反映出行业清洁生产的重点和关键点.对 3 家典型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评价结果表明,案例企业对标Ⅰ级基准得分为 40.78~77.26,与清洁生产Ⅰ级水平有差距,指标体系能有效反映电解锰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结合企业 1 实际情况,从生产工艺及装备等方面提出 10 项针对性的清洁生产改造措施建议,为企业推进清洁生产提供参考,也可为行业绿色低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电解锰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绿色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