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孟伟

双月刊

1674-991X

hjgcjsxb@vip.163.com

010-84915126

100012

北京安外大羊坊8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1号楼617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改良剂对石墨尾矿物理性状的影响

    易富杨磊杜常博程传旺...
    1015-1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石墨尾矿复垦过程中物理性状较差的问题,研制出一种能够改善其透气性、保水性及结构性的复合改良剂.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分别探究玉米秸秆、牛粪和风化煤3种材料对石墨尾矿物理性状的影响以及施用量范围;其次,采用响应面法(RSM)设计试验,得到复合改良剂(玉米秸秆+牛粪+风化煤)的最优配比;最后,分别从透气性、保水性和结构性上分析改良后尾矿的物理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SEM)技术探讨复合改良剂对其微观结构的影响及作用.结果表明:施用单一改良材料时,玉米秸秆对石墨尾矿透气性影响效果最为明显,牛粪对其保水性提升最为显著,风化煤对其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效果最强.复合改良剂的最优配比为玉米秸秆4.10%、牛粪10.49%、风化煤2.94%,此时石墨尾矿的容重、田间持水量和大团聚体含量分别为1.1 g/cm3、61.71%和84.51%;对比改良前石墨尾矿总孔隙率和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分别提升了 17.42%和14.48%,持水能力也得到明显改善;SEM分析显示改良后石墨尾矿表面出现明显胶结物,颗粒之间由角-面接触和边-面接触转变为直接点接触,大量颗粒凝聚在一起形成团聚结构,从微观尺度验证了复合改良剂对石墨尾矿物理性状的影响.该复合改良剂对石墨尾矿物理性状改善作用显著,对于实现石墨尾矿复垦利用具有可行性.

    石墨尾矿尾矿复垦固废利用复合改良微观结构

    尾矿库环境事故因素分析及建议

    袁华山张明慧陶霞王宏洋...
    1026-1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尾矿库环境风险特征,分析近年来尾矿库环境事故原因,并针对环境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及环境次生灾害应急处理展开讨论.针对我国尾矿资源存量大、类型多,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以及矿山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的实际问题,提出建议:一是要实现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减量减排的目的;二是要对尾矿库采取系统性的污染治理,特别是针对因不可抗拒因素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三是要加强安全管理,减少溃坝等安全风险,从源头降低安全事故次生环境污染风险.

    尾矿库尾矿环境风险应急处置

    基于危害性评价的危险废物分级方法研究——以电子行业为例

    吴丹刘彦君孟令易傅海辉...
    1034-1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不同危险特性之间的风险比较及探索危险废物的分级分类管理问题,将危险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作为风险物质,参考GB 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HJ 941-2018《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中风险源评价方法中临界量的概念,提出危险废物危害值和危害率的概念,将危险废物的危害性定量化,建立危险废物分级方法,对危险废物及产废企业进行分级.对北京市5家电子行业企业的7种危险废物进行采样检测,并按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集的危险废物涉及易燃性、腐蚀性、毒性,危害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具有易燃性、腐蚀性、毒性的危险废物;废有机溶剂与酸洗废液的危害值较高;企业的危险废物危害值从大到小依次为A(6.13)、B(2.12)、C(1.23)、E(1.20)、D(0.82).研究显示,危害率可以区分危险废物自身的固有危害,可作为危险废物分级的指标,比较不同危险特性废物的风险;危害值可作为企业危险废物分级管理的参考.

    危险废物分级方法风险物质电子行业

    危险废物鉴别采样技术要点解析

    郝雅琼黄泽春杨玉飞傅海辉...
    1043-1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危险废物产生源和种类非常复杂,产生量巨大且持续增长,规范化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面临较大压力.危险废物鉴别是识别固体废物危险特性和确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对象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关键依据.根据危险废物鉴别经验以及发布的危险废物鉴别报告复核工作简报发现,部分鉴别单位在危险废物鉴别过程中,由于对HJ 298-2019《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中采样技术要求未充分掌握,采样不规范,致使危险废物鉴别结论依据不充分甚至错误.因此,对确定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废水处理污泥采样对象、堆存状态固体废物采样对象、平行线固体废物份样数、连续产生固体废物采样时间和频次、间歇产生固体废物采样时间和频次、生产工艺过程产生固体废物的采样方法等采样技术要求进行解析,同时给出了常见的错误采样方式,以期为危险废物鉴别过程中样品采集提供借鉴.

    危险废物鉴别采样技术要求环境管理

    基于灰色系统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研究

    杨延梅舒辉秀周奇赵彤...
    1048-1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无废城市"建设下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城市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基于灰色系统,以11个国内"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城市未来9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结果表明:1)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最大,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表现为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占比>人均GDP.2)GM(1,1)模型预测10个试点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结果表明,2023-2030年重庆市和深圳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增长率基本保持不变,威海市、盘锦市、三亚市等8个城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增长率逐年降低,以铜陵市的降低幅度最大,绍兴市最小.3)加入5个相关影响因素的GM(1,N)模型预测6个试点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表明,2023-2030年盘锦市和重庆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深圳市、许昌市、三亚市、徐州市的年增长率逐年上升,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深圳市,最小的是徐州市.研究结果可为"无废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的固废管理提供有效策略支撑.

    "无废城市"灰色关联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灰色预测模型

    污酸石膏渣的环境稳定性与金属释放特性研究

    王云燕何紫彤柯勇罗永健...
    1056-1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火法炼铜过程产生的污酸石膏渣的环境风险,通过解析污酸石膏渣性质,采用模拟堆存、静态侵蚀、半动态侵蚀的方法研究污酸石膏渣的长期稳定性与重金属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污酸石膏渣中As、Cd浸出浓度超标,分别为1 488.66、22.98 mg/L.其中,As的酸可提取态达87.55%,Cd的有效态超90%,存在严重环境风险.模拟堆存结果表明,污酸石膏渣为严重生态风险等级,应做好防淋失、防扬尘等措施.在静态与半动态侵蚀下,污酸石膏渣表面附着的As、Cd在化学反应、扩散等作用下大量浸出,使浓度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模拟填埋场环境各元素浸出浓度远高于其他模拟环境,需重点关注.

    污酸石膏渣环境风险模拟堆存静态浸出半动态浸出重金属释放特性

    基于景观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海岸带地区生态修复分区研究——以防城港市为例

    沈杨汪晗聂鑫
    1066-1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防城港市海岸带地区为例,计算其在不同时期内的景观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二者的空间关联性,基于分析结果划定海岸带地区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结果表明:2000-2020年防城港市海岸带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约占研究区面积的50%,其次为海域(18%)、耕地(16%)和建设用地(6%),在研究期间海岸带地区林地、海域和建设用地的类型转换最为剧烈.研究区整体生态风险等级以较低生态风险为主,约占研究区面积的32%,其次为中生态风险(26%)、低生态风险(18%)和较高生态风险(16%),而高生态风险的面积较少,约占研究区面积的8%,研究期间较低生态风险和中生态风险的范围呈现缩减趋势,而低生态风险、较高生态风险和高生态风险的范围呈现扩张趋势.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年间累计减少5.43亿元.基于景观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集聚分析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优先修复区、生态重点修复区、生态综合提升区、生态预防治理区和生态保育涵养区,针对不同分区分别提出了滨海湿地修复、农地肥力培育、城市内河治理、提升生态用地完整度和促进林草自然更新等生态修复措施.

    景观生态风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修复分区海岸带防城港市

    以旗舰物种为视角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初探

    李晓蔚邓陈宁黄小娱谢明辉...
    1077-1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益相关者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感知影响其态度与行为,从而影响环境保护政策执行的效率与效果.为准确刻画出利益相关者对特定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感知,提出一套以旗舰物种为视角的选择实验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包括:结合研究区域选择旗舰物种进行属性设计;根据预调研结果优化生成正式调研的选择实验问卷;通过问卷调研获取支付意愿;评估局地生物多样性价值.将该方法应用于秦岭(陕西段),选取秦岭大熊猫、秦岭金丝猴、朱鹮为旗舰物种,调查了 1 288位受访者,结果显示:陕西省内、省外受访者对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边际货币支付意愿分别为146.29、212.60元/a,边际时间支付意愿价值分别为240.12、350.01元/a.根据边际支付意愿估算得到秦岭(陕西段)生物多样性价值为4 897.72亿~9 795.45亿元/a.该方法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局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并兼具可理解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数据基础.

    旗舰物种选择实验支付意愿生物多样性价值秦岭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环境领域有机磷农药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周摇张新伟谢晓琳钱锋...
    1087-1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机磷农药(OPPs)已逐渐取代有机氯农药成为广泛应用的农药之一,其大量使用对环境构成威胁,了解环境领域中OPPs的研究动态与趋势,可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和环境管理提供借鉴.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22年中国知网(CNKI)核心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收录的环境领域OPPs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系统梳理了该领域OPPs的研究现状,阐述了 OPPs研究的发展态势及热点前沿,同时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结果表明:2000-2022年,国内外关于环境领域OPPs的研究论文共3 427篇,近10年来发文量呈显著上升趋势;环境领域OPPs的研究介质主要是水体和土壤,且对水体中OPPs的环境行为和特性探究更为深入;OPPs的检测手段以气相色谱法为主,毒死蜱[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是OPPs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目标污染物之一,且其在环境中的检出率较高;国内外关于OPPs在环境中的研究脉络基本相似,前期研究(2000-2010年)主要集中在环境中OPPs的萃取方法,中期研究(2011-2018年)主要集中在环境中OPPs的危害及对其的环境影响评价,近年来(2019-2022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OPPs的残留、环境检测以及高效去除等领域.未来建议加强OPPs降解产物的鉴定和环境毒性研究、OPPs复合暴露研究及环境修复研究,同时开发新型纳米材料和绿色农药替代方案等.

    有机磷农药(OPPs)文献计量学风险评估环境检测环境毒性

    环境监测中异常数据识别与修复

    景永志艾自东田相臣
    1098-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取完整、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提出一种基于GeoHash算法的局部离群因子算法(GeoHash-LOF).相较于传统的局部离群因子算法(LOF),GeoHash-LOF算法引入了地址划分和区域编码的思想,降低了算法计算量.针对识别出来的异常数据,采用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灰色预测(GA-GM)算法进行修复,通过对灰色预测中的背景值和初值进行择优,从而提高预测值的准确度.以欧洲核能机构所提供的数据为例,将本文所提出的GeoHash-LOF算法、GA-GM算法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异常数据识别效率更高且缺失数据修复拟合度更好.

    环境监测数据修复GeoHash-LOF算法GA-GM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