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科研部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科研部

钟阳春

双月刊

hjhyxb@sina.com

0535-6635441,6635480

264001

山东省烟台市二马路188号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val Aviation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报道最新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学术工作和对外学术交流,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读者主要为军内外高校师生、部队科技人员、科技院所科技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载波调制PWM的对称六相与三相PMSM串联系统矢量解耦控制

    刘陵顺闫红广葛宝川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对称六相与三相PMSM串联系统的解耦控制问题,基于串联系统的数学模型,在二相旋转坐标系下进行了漏感压降补偿,并基于坐标变换和控制量叠加得到了逆变器期望输出.在解耦控制的工程实现方面,充分考虑了逆变器电压、电流限制,提出1种直流母线电压分配方法,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实验证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实现2台电机在负载或转速突变情况下的解耦运行.

    对称六相PMSM三相PMSM串联系统漏感压降补偿直流母线电压

    舰载机着舰侧向轨迹增量控制

    汪节韩维王正磊岳付昌...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舰载机着舰侧向控制难度较大的问题,借鉴美国海军的"魔毯"(MAGIC CARPET)着舰的先进理念,提出了1种新的着舰控制方法,即侧向轨迹增量控制.首先,分别从理论上分析了侧向常规控制、侧向轨迹增量控制的控制结构和着舰性能;然后,对HUD显示符号进行改进;最后,通过实时仿真,比较了这2种方法的着舰控制效果.结果显示,着舰侧向轨迹增量控制具有3个优点:1)简易,降低了飞行员的操纵频次和负担;2)直观,着舰侧向操纵更直观,侧向杆量与飞机侧偏修正速率成正比例,而且当横杆回中时飞机能自动跟踪跑道中心线的横向漂移;3)鲁棒,显著提高了对侧风和舰尾流的抑制能力,即使在飞行员不操纵的情况下,飞机也能迅速反应和抑制风干扰.因此,建议在着舰工程中采用侧向轨迹增量控制.

    着舰轨迹速率控制轨迹控制"魔毯"辅助着舰技术精确着舰模式飞行控制

    面向空管模拟机培训的智能应答机长研究

    郭成龙廖伟田晨林毅...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管制员(以下简称"管制员")培训需求以及传统管制员培训模拟机面临的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1个面向空管模拟机培训的智能应答机长系统.该系统利用语音识别、指令提取、指令复诵、语音合成等技术,能够实现对管制模拟培训过程中管制员语音的智能识别和理解,并模拟飞行员自动输出复诵指令的功能.通过对真实空管对话语音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制定了1套详细的复诵规则,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管制指令复诵模式.此外,集成了特情处理模块以支持管制员特情处理培训.在真实管制培训环境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智能应答机长系统综合复诵准确率为88.6%,可以有效提升管制员培训质量和效率,显著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该系统可以作为子系统集成到现有的管制员培训模拟机系统中,具有较强的便捷性和兼容性.

    空管模拟机智能机长指令复诵语音识别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共轴直升机姿态控制律设计

    刘明皓周沛沅许敏捷王新华...
    123-130,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型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作为研究对象,对无人机返航进场与降落着舰阶段的抗扰动问题进行研究.针对海上着舰环境下的外界干扰与不确定性问题,选用自抗扰控制器设计共轴直升机姿态控制律,以提高共轴直升机对外部扰动的抗扰性能.针对自抗扰控制律调整参数过多问题,设计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自动参数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粒子群算法能够显著提高参数整定速度,且精度更高;优化参数后的自抗扰控制律在强干扰环境下具备良好的动态响应与鲁棒性.

    共轴直升机自抗扰控制改进粒子群算法姿态控制律设计

    TC4钛合金侧铣加工表面形貌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杨东贾天浩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TC4钛合金是1种典型的不易加工材料,其切削加工表面质量很难控制.为实现面向侧铣加工表面形貌的切削工艺参数优选,开展了TC4钛合金侧铣加工实验研究.首先,探究了加工表面微观缺陷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然后,采用粗糙度参数Ra和Sa对铣削表面形貌进行定量表征,并分析了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影响;最后,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铣削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加工表面微观缺陷主要有进给刀痕等固有缺陷和黏附颗粒等随机缺陷.铣削表面粗糙度随主轴转速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径向切深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进给量先增大后减小.在主轴转速n=1 093 r/min、径向切深ae=0.2 mm、每转进给量f=0.06 mm/r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

    TC4钛合金侧铣表面形貌参数优化遗传算法

    浮空器管材结构连接方式比较及拉伸强度分析

    龚文韬张泰华屈维何泽青...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浮空器结构件如吊舱、过渡架及推进支架等多采用金属管材连接.目前,浮空器管材结构连接缺乏使用工况下极限值实测数据,材料及连接方式选择的理论支撑尚有不足.据此,对常用管材的不同连接方式进行比较及断裂分析.研究中铝合金和钛合金管材分别采用螺接及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测试样品的力学性能并结合仿真分析验证其断裂原因.结果表明:TA1钛合金管材采用焊接连接方式,相对螺接方式连接强度提高87.9%;6061铝合金管材采用螺接连接方式,相对焊接方式连接强度提高39.3%.2A12铝合金管材焊接连接强度优于螺接连接强度.同时,分析断裂原因发现,管材形变是影响焊缝连接强度的重要因素;应力集中易发生在管材端部连接处,导致端部焊缝发生断裂;管材形变会使母材断裂时伴有撕裂现象,进一步降低管材的最大连接强度.

    浮空器工程应用2A12铝合金6061铝合金TA1钛合金

    后摆心潜入式喷管柔性接头力学特性数值仿真

    龚建良徐朝起胥亚亚白梦雪...
    147-152,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后摆心潜入式喷管柔性接头在燃气压力与摆动联合载荷下,弹性件与增强件的力学特性计算问题,建立了对称刚体-柔性体结合的几何模型;采用了有限元方法,获取了柔性接头在燃气压力、摆动载荷及联合载荷下应力、弹性比力矩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燃气压力增大,弹性比力矩降低;随摆角增大,弹性比力矩增大.文中的数值仿真方法,可以应用于柔性接头力学特性的计算,为柔性接头强度的安全性评估提供指导.

    固体火箭发动机摆动喷管柔性接头超弹性橡胶有限元方法

    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着陆状态阵风响应

    吴金洋吴光辉魏小辉聂宏...
    153-15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着陆状态时的阵风响应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该类飞行器质量轻、柔性大、降落时速度低的特点,基于CFD/CSD松耦合分析法,利用网格速度法引入阵风载荷.以1-cos阵风模型为基础,探讨了飞行器着陆状态遭遇二维阵风载荷时,其翼尖位移、扭转角、翼根所受结构整体弯矩以及升力系数的变化特性;并将二维阵风响应结果与一维阵风响应结果进行对比;获得了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着陆时,二维阵风沿飞行器翼展方向的变化对其结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临近空间飞行器太阳能无人机阵风响应着陆状态CFD/CSD耦合

    轻质量低成本无人机舵面结构优化与验证

    谢睿郝银凤刘斌
    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因其高比强度、比模量及可设计性而广泛应用于航空飞行器结构.文章提出了1种轻质量、低成本舵面结构方案——通过增大蜂窝芯密度使其剪切模量提高,进而降低复合材料面板应力水平,减小面板厚度.首先,根据理论选择通过增大蜂窝密度提升蜂窝剪切模量;然后,对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与分析,发现蒙皮应力水平随蜂窝芯剪切模量增大而显著降低;最后,设计不同蜂窝芯密度的蜂窝夹芯结构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蜂窝芯越致密,其典型力学性能越高,冲击后的剩余强度也越高.

    蜂窝夹芯结构复合材料飞机减重舵面

    飞机燃油系统闪电试验可燃气体配比研究

    姜亮刘春阳姚永杰熊秀...
    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飞机燃油系统闪电试验中,可燃气体混合配比体积分数的轻微变化对气体的点燃能量和点燃概率有重要的影响.采用混合配比体积分数不恰当的可燃气体可能会导致闪电试验欠考核或过严考核,进而影响对闪电防护设计有效性的准确评估.采用高精度的动态气体配比调控系统搭建了可燃气体点燃试验验证台架,通过试验对不同可燃气体配比体积分数下的最小点燃能量及相关点燃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5.0%氢气配比体积分数的可燃气体可检出200 μJ及以上能量的全部点火源,同时可避免闪电试验被过度考核,推荐进行优先选配;随着氢气配比体积分数的增大,可燃气体点燃所需的点燃能量逐渐降低;氢气配比体积分数越高,燃油系统闪电试验被过度考核的程度就越大;鉴于可燃气体燃爆冲击的安全影响,不推荐燃油系统闪电试验采用6.5%及以上氢气配比体积分数的可燃气体.试验数据及研究结论可为飞机燃油系统闪电防护设计及闪电试验提供参考和指导.

    飞机燃油系统闪电可燃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