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金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金科学技术
黄金科学技术

时民

双月刊

1005-2518

Hjkx@lzb.ac.cn

0931-8277791

730000

甘肃兰州天水中路8号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黄金科学技术/Journal G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6年,系由国家科委批准的综合性科技期刊。由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主办。本刊印刷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光盘版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网络版由《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出版。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为了使刊物内容最能反映当前我国黄金科技发展的水平,推动我国黄金科学技术向前发展,《黄金科学技术》将注重宣传报道我国及世界黄金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新介绍并进行学术交流等。本刊设综述评述、地质找矿、采·选·冶技术、新技术、新方法、黄金经济信息报道等栏目。本刊适合黄金科研、企业、矿山技术部门及生产和管理人员、勘探和选冶工作者、黄金材料及金融工作者、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胶东深部金矿成矿机制与勘查进展专栏主编寄语

    宋明春刘洪波李杰董磊磊...
    745-748页

    胶东三山岛断裂带金矿床蚀变矿物勘查标识

    李健宋明春王昌伟王润生...
    749-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山岛断裂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控矿断裂产状变化部位含矿性存在差异,使得矿体不连续,勘查标识不明确.通过对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30号勘探线的多个钻孔和三山岛井下坑道进行系统编录和样品采集,研究矿物共生组合与矿脉之间的穿切关系.研究表明:北部海域金矿床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即石英—黄铁矿—钾长石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自然金阶段(Ⅱ)、石英—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阶段(Ⅲ)和贫矿菱铁矿—方解石阶段(Ⅳ),其中Ⅱ和Ⅲ阶段是金的主要成矿阶段.利用短波红外光谱对控矿断裂含矿和贫矿部位样品进行分析,发现蚀变矿物组成、Al-OH吸收峰位和结晶度(IC)等存在明显差异,高的Pos2200和IC值与金矿体之间存在明确的正相关关系.对各钻孔的品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引入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强调IC值具有更高的权重影响.黄铁矿微量元素研究显示:As、Pb、Bi、Te和Sb等元素与Au元素含量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由此,基于断裂产状、短波红外光谱指标和黄铁矿元素含量等变化情况,建立了全新的勘查标识,对实际找矿勘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短波红外光谱分析勘查标识断裂控矿模式三山岛断裂胶东半岛

    新一轮金矿找矿突破战略联盟成立

    《大众日报》报社
    767页

    胶东中生代岩浆岩金等元素组成及其对金成矿的启示

    董磊磊白鑫宋明春
    768-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金成矿区,但是关于其巨量金的来源一直不明.通过对成矿前的晚侏罗世玲珑期岩体(玲珑、昆嵛山)、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岩体及其暗色包体(郭家岭、丛家)以及成矿后的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型岩体及其暗色包体(崂山、牙山、艾山等)的Au、Cu和Ag等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亲铜元素相对于大陆地壳较为亏损.此外,玲珑期和伟德山期样品中Cu/Ag比值与Cu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而郭家岭期岩体及其包体中以及伟德山期岩体中的暗色包体中,Cu/Ag比值与Au含量具有正相关性,表明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单硫化物固溶体从岩浆中持续分离,造成中生代岩浆岩具有较低的Cu/Ag比值和金属含量.这些硫化物的堆晶在中下地壳形成了富集Au等元素的矿源层,为胶东金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还表明,单硫化物固溶体分离是岩浆演化过程中普遍发育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可能是导致大陆地壳相对于地幔亏损Cu等元素的原因.

    胶东金成矿硫化物堆晶玲珑岩体郭家岭岩体伟德山岩体

    胶东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来自与金成矿有关地质单元金含量的约束

    胡文萱宋明春李杰董磊磊...
    781-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东是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金矿找矿和成矿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但对矿床成因和成矿物质来源的认识尚存在较大分歧.为了科学合理地解释金矿床相对于各类围岩高达万倍的Au富集,通过系统采集胶东地区未遭受矿化蚀变的晚中生代花岗岩和早前寒武纪变质岩样品,对其进行了Au元素含量测试.结果表明:97件花岗岩Au含量平均值为0.31×10-9,其中玲珑型、郭家岭型和伟德山型花岗岩的Au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25×10-9、0.28×10-9和0.35×10-9,397件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的Au含量平均值为1.05×10-9,总体与地壳中Au元素丰度和华北板块中Au含量平均值接近或偏低,但早前寒武纪变质岩中Au含量是晚中生代花岗岩中的3.39倍.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胶东地区不存在Au异常富集的源区或矿源岩(层),巨量金的成矿物质源自古老变质基底在晚中生代的部分熔融,在下地壳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的过程中,在超高温环境中约70%以上的金以类似"熔炼"的方式析出,并产生了贫金花岗岩.成矿前与岩浆活动相关的流体有利于Au元素的迁移和富集;成矿期及其后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影响了流体的化学平衡,为金的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

    成矿物质来源胶东金矿晚中生代贫金花岗岩部分熔融

    陕西商洛发现罕见叶碲金矿

    《中国矿业报》报社
    797页

    胶东地区早白垩世周官高镁闪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王斌宋明春刘志宁李健...
    798-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金矿床的时空分布与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密切相关,其中早白垩世伟德山期花岗岩侵位时间与大规模金成矿时间一致,是重要的成矿期地质体.隶属于伟德山期花岗岩的周官岩体与金成矿时空关系密切.选择周官岩体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岩石学、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周官岩体侵位时代为(119.4±1.1)~(118±1.0)Ma,与金成矿同期;岩体具有低硅、高镁和富钠,以及相对高的Cr、Ni、Co、Sc含量、Sr/Y比值和明显贫化的Zr含量特征,Mg#值介于55.83~59.26,表现为高镁闪长岩特征.岩石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为高镁闪长岩类,岩浆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混染了部分地壳物质;周官高镁闪长岩体和伟德山期花岗岩的岩浆侵位导致地壳浅部发生剧烈隆起,形成伸展构造,为成矿流体运移、成矿物质富集和矿体定位提供了良好通道和有利空间.

    周官高镁闪长岩体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特征富集岩石圈地幔胶东半岛

    胶东三山岛金矿床巨斑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及对金成矿的启示

    周晓萍宋明春刘向东闫春明...
    813-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东地区三山岛金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是中生代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岩.通过对三山岛巨斑花岗岩进行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分析其地球化学类型、形成时代、岩浆源区及成因,讨论了成岩与成矿的关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三山岛巨斑花岗岩的SiO2、Al2O3和全碱(Na2O+K2O)含量较高;铝饱和指数A/CNK为1.34,属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含量较低,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岩石富集Rb、Sr、和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a、Nb、P和Ti等高场强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富钠花岗岩和年轻的TTG(<3 Ga)相似.巨斑花岗岩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27.05±0.41)Ma,属于早白垩世郭家岭期花岗岩.岩石中金丰度值较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明显降低.综合研究认为,巨斑花岗岩是下地壳酸性岩浆与少量幔源基性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华北克拉通破坏背景下的伸展构造环境,岩体中的钾长石巨晶是岩浆期后钾化作用的结果;具有较高背景金丰度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石部分熔融过程中,地球化学元素重新调整,金质被活化、迁移,形成富金流体库,并产生贫金花岗岩;花岗岩快速侵位和地壳强烈隆升产生的拆离断层系统,以及钾化作用导致岩石体积膨胀而破裂,为成矿流体聚集和矿化富集提供了良好的物理圈闭空间.

    三山岛金矿巨斑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郭家岭期花岗岩

    内蒙古发现一大型钼矿

    矿业界
    829页

    山东五莲七宝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

    唐名鹰战洪雷陈建朱伟...
    830-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五莲七宝山铅锌多金属矿中主要硫化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矿床成因类型进行约束,在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的闪锌矿和方铅矿为研究对象,开展矿相学和矿物LA-ICP-MS微量元素组成研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矿相学研究,将五莲七宝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分别是多金属硫化物+碎裂岩阶段(Ⅰ)、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白云石阶段(Ⅱ)和石英+白云石阶段(Ⅲ).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硫化物中闪锌矿富集Fe、Co、Mn和Cd元素,贫Ge、Se、Te、Re和Tl元素,方铅矿则主要富集Ag和Cd元素;闪锌矿中Cu、Cd、Fe、Mn、Co和In元素以类质同象的方式赋存在矿物中,偶见方铅矿显微包体,方铅矿中Ag元素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矿物中,Cu、Zn和As元素则以显微包体的形式赋存在碳酸盐岩化矿石方铅矿中.闪锌矿微量元素成矿温度研究表明,Ⅰ阶段形成的碎裂—角砾岩化矿石以中温为主,Ⅱ阶段形成的碳酸盐岩化矿石则形成于低温环境.结合矿床地质和微量元素分布特征,认为七宝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于与岩浆热液作用相关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闪锌矿方铅矿LA-ICP-MS微量元素成矿作用七宝山铅锌多金属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