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技术

袁道先

月刊

1003-6504

hjkxyjs@126.com;bjb@hbepb.gov.cn

027-87643502

430072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环境科学与技术/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和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和技术类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登环境保护领域内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污水生物脱氮过程N2O排放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杨丹吴军
    187-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产生的N2O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了解N2O产生途径是减少其排放的关键.该文介绍了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产生N2O的主要生物途径和非生物途径;综述了 N2O排放的3类数学模型:基于生物脱氮去除量的经验模型、基于不同产生途径建立的动态机理模型、基于知识的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统计模型;阐述了新型生物脱氮工艺中N2O排放数学模型;介绍了机理模型校准和验证的方法及关键参数;阐述了各个模型的适用范围及在实际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各种N2O排放数学模型的缺陷,并对模型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该综述可为模型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提供方法,为研究污水生物脱氮过程N2O的产生机理、优化控制污水生物脱氮过程、缓解污水处理厂N2O排放提供理论依据.

    N2O污水处理厂排放因子数学模型硝化反硝化

    用于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王波延石雨琪刘振中张义驰...
    197-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化学技术对水中污染物具有出色的去除效果,在解决传统净水技术的局限性方面有巨大潜力.该文综述了电絮凝、电氧化、电还原和电吸附技术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原理以及各技术主要电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在水处理领域电化学电极材料的发展方向,认为未来研究主要集中在产生混合金属氢氧化物絮体、较强吸附性能、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的电极材料上.最后指出了电极材料研究需要面临的挑战.

    水中污染物电化学电极材料

    农田中微塑料污染特征及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王聪聪罗庆李瑜婕张鑫雨...
    208-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全球污染物,正在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已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文章总结了农田系统中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地膜、化肥农药、堆肥和污泥、大气沉降以及灌溉和地表径流,综述了不同地区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组成和物理形态等污染特征以及影响微塑料分布的因素,如土层深度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归纳了微塑料在农田系统中的生态效应,包括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结构、农作物、土壤动物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田系统中微塑料的风险评估和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农田系统微塑料污染污染特征农作物生态效应

    纳滤去除水中痕量有机物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丰桂珍李志强
    22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痕量有机物在水环境中普遍存在,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积累性和强毒性等特点,对水生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控制水环境中痕量有机物污染是当前环境领域的热点.纳滤膜技术在去除痕量有机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去除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章总结了水质特性、操作条件以及膜表面性质对纳滤膜截留痕量有机物的影响,分析了以往研究中纳滤膜在不同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得出的不同结论,并对未来纳滤膜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纳滤痕量有机物水质特性操作条件膜表面性质

    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林启鉴张哲吴少林喻成龙...
    228-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该文选取了 2家典型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G和H)共13个点位进行采样分析,并对其生产车间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H企业的干燥回收工艺段VOCs排放浓度最高,达528.12 mg/m3,2家企业浸出、榨油、蒸脱、干燥回收工艺段VOCs排放浓度均超过120 mg/m3;VOCs组分类别以烷烃为主,正己烷、3-甲基戊烷、甲基环戊烷是该行业VOCs的优势物种;烷烃对OFP的贡献最大,达到91.2%,正己烷、3-甲基戊烷、甲基环戊烷、2-甲基戊烷是VOCs浓度占比和对OFP贡献占比前4的组分,溶剂使用是该行业加工过程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在对车间VOCs浓度非致癌风险的评价中,G企业榨油浸出车间VOCs浓度对人体健康存在非致癌风险;致癌风险评价中,G企业榨油浸出车间苯、乙苯对人体健康存在大概率致癌风险,G企业和H企业的污水处理厂中苯、乙苯存在小概率致癌风险,G企业和H企业浸出车间中苯存在小概率致癌风险,乙苯则未达到致癌风险.

    食用植物油加工VOCs排放特征健康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