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技术

袁道先

月刊

1003-6504

hjkxyjs@126.com;bjb@hbepb.gov.cn

027-87643502

430072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环境科学与技术/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和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和技术类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登环境保护领域内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热超声合成铈掺钒钨钛低温脱硝性能研究

    王益飞沈晓玲李常跞葛栋杰...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钛基钒系催化剂(V4W5Ti),通过超声浸渍合成铈掺杂钛基钒系催化剂(Ce10V4W5Ti),用稀硫酸进行预处理合成Ce10V4W5Ti-pre-H2SO4,对其脱硝能力及抗水抗硫性能进行探究.考查了不同催化剂在200℃下的脱硝性能;水分、SO2及氨氮比对脱销效率的影响.XRD结果证明水热法合成后的催化剂的主要晶型为锐钛矿.脱硝及抗水抗硫实验结果表明:Ce10V4W5Ti-pre-H2SO4的NOx转化效率最高,200℃反应温度下可达85.7%;Ce10V4W5Ti抗水抗硫性能最佳,同时加入10% H2O和1 000×10-6 SO2后,NOx转化效率下降9.8%;当氨氮比<1时,氨氮比越高,NOx转化效率越高.该研究利用水热法和超声辅助负载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催化剂在低温下脱销及抗水抗硫性能,可为其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优化应用提供思路及参考.

    水热法铈掺杂钛基钒系催化剂脱硝抗水抗硫

    乙酸正丙酯在活性炭固体床上的动态吸附研究

    张梦曦向如意文景琳刘巍...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酸正丙酯作为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应用于许多行业,但其易挥发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并危害人类健康.该文以商业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在固体床吸附柱上连续吸附乙酸正丙酯,研究不同入口浓度的乙酸正丙酯在活性炭上动态吸附行为的影响以及活性炭再生性能.研究表明,活性炭具有较高的固气分配系数,随着入口浓度的增大(4.40~21.96 mg/L),平衡吸附量逐渐变大(388.67~513.17mg/g),传质区高度增加,穿透时间缩短,动态吸附容量变大.采用2种穿透曲线模型(Thomas和Yoon-Nelson模型)和4种动力学模型(伪一级、伪二级、Elocivh和Bangham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果 表明,Thomas和Bangham模型拟合效果较好(R2>0.99).通过模型拟合能够较好预测不同入口浓度的乙酸正丙酯在活性炭上的动态吸附容量,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商业活性炭乙酸正丙酯动态吸附模型拟合

    强化电化学阳极去除二氯甲烷行为的探究

    雷金明陈丹陈坤杨琦...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N117型杜邦质子交换膜为隔离材料制作双室电化学反应器以强化阳极氧化反应,利用Ti基电极在阳极反应室内对二氯甲烷进行电化学氧化处理.研究表明:Ti电极对DCM有优于TiO2电极和IrO2-RuO2/Ti电极的氧化活性;双室反应器中电化学氧化去除二氯甲烷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基于节能高效原则,选取最优参数为:槽电压30V、25 mmol/L K2SO4、反应温度为25℃、初始pH为7,在240 min时DCM(10 mg/L)去除率为93.8%,TOC的去除率为55.1%.

    质子交换膜电化学二氯甲烷氧化脱氯

    3种重金属对蛋白核小球藻的联合毒性及机理

    宋崇崇陶梦婷张瑾卞志强...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具有潜在威胁.该文以绿藻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受试生物,3种典型重金属污染物镉(Cd)、铜(Cu)和铬(Cr)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重金属三元混合物体系(Cd-Cu-Cr),应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系统考察3种重金属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单一毒性及联合毒性,并通过分析绿藻中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探讨3种重金属及其混合物的可能的毒性作用机理.结果 表明:3种重金属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均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重金属处理后的蛋白核小球藻中叶绿素含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少,如在24~72 h时,Cd处理的蛋白核小球藻中的叶绿素减少率增长较快,后趋于稳定,而Cr和Cu处理后的绿藻在整个暴露时间内叶绿素减少率均增加;Cd和Cr处理后绿藻的蛋白质含量减少率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快速增加,而Cu处理后的绿藻中蛋白质减少率在24~72 h趋于平缓,之后减少率迅速增加;5条混合物射线的毒性均为加和作用,即组分间没有发生明显的毒性相互作用;三元混合物在低浓度时对蛋白核小球藻具有促进生长作用,在高浓度时抑制其生长,即Hormesis现象;三元混合体系处理后的绿藻中叶绿素及蛋白质的含量与单一Cu处理后的变化规律相似,这表明混合物的毒性机制受单一组分的影响.

    重金属蛋白核小球藻时间依赖性抑制叶绿素蛋白质

    改良黏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及防渗性能

    钱琪所赵娟谢立灏孔繁亮...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污泥活性炭(SAC)改良黏土作为垃圾卫生填埋场衬垫防渗材料的可行性,该文通过吸附动力学试验、等温吸附平衡试验、柔性壁渗透试验,分别研究了掺量为0%、1%、3%、5%的SAC改良黏土对Cd(Ⅱ)、Cu(Ⅱ)的吸附特性以及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良黏土对Cd(Ⅱ)或Cu(Ⅱ)的吸附以30 min内的颗粒表面吸附为主,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120 min或90 min.改良黏土对Cd(Ⅱ)或Cu(Ⅱ)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式.随SAC掺量由0%增加至5%,在S/L=120 g/L,Cd(Ⅱ)、Cu(Ⅱ)最大吸附量qm分别增加了25%、47%;当固液比增加到200g/L,Cd(Ⅱ)、Cu(Ⅱ)最大吸附量qm分别增加了32%、48%.水、垃圾渗滤液2种渗透媒介下SAC改良黏土的渗透系数为1.8×10-9~1.2×10-8 cm/s,均<1×10-7 cm/s的防渗要求.因此,SAC改良黏土可以作为垃圾填埋场的衬垫防渗材料使用,可以有效阻滞渗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迁移.

    污泥活性炭改良黏土吸附重金属离子渗透系数

    猪粪中有机成分对生物产甲烷潜力的影响研究

    刘翌晨马文林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生长期猪粪中有机成分对生物产甲烷潜力的影响关系,文章采用全自动甲烷潜力测试系统,研究了3种猪粪在中温厌氧发酵中的产甲烷潜力(BMP).结果 表明,保育猪粪便和生长猪粪便的BMP值分别为273 mL CH4/gVS和272 mLCH4/gVS,二者相接近,妊娠母猪的BMP为220 mL CH4/gVS,是3种猪粪中最低的.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热重分析仪检测猪粪样品中的有机物,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谱和荧光光谱仪检测了粪便DOM提取液中的有机组分.通过检测得出,保育猪粪便和生长猪粪便的有机物含量和组分相接近,而妊娠母猪的有机物含量低,且含有更多的纤维素、木质素和芳香族化合物等难降解有机物,这些物质高度腐殖化,生物难降解,因此导致其甲烷产生潜力低.

    猪粪产甲烷潜力有机组分光谱分析热重分析

    不同温度牛粪厌氧消化中四环素类抗性基因的丰度变化特征

    朱文博许继飞张秋萍秦帅...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考察不同温度畜禽粪便厌氧消化中抗性基因变化情况,该文在45℃和65℃条件下研究了牛粪的厌氧消化特性,重点分析了消化过程中四环素类抗性基因(tetG、tetT、tetO、tetC、tetX和tetW)的丰度变化,探讨了抗生素抗性基因对厌氧消化温度的响应及其与SCOD、NH4+-N和Ⅰ类整合酶基因(intI1)等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 表明,65℃较45℃提高了厌氧消化前期产气速率,但总产气量和产甲烷量较45℃无明显差异,消化过程中NH4+-N、SCOD、TOC和pH变化趋势相似,无明显差异.45℃下目标基因总拷贝数增加了0.27 logs,其中,tetW和tetG的绝对丰度增加了0.29 logs和0.03 logs,tetT、tetO、tetC和tetX减小了1.67、0.15、0.08和0.84 logs;65℃下目标基因总拷贝数减小了1.22 logs,各目标基因绝对丰度均减小40%以上.RDA分析表明,大多数四环素抗性基因与NH4+-N和温度显著负相关,提高消化温度,更有利于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

    温度厌氧消化牛粪四环素类抗性基因

    有机酸金属配体对废水中四环素形态的影响

    张文万金泉马邕文王艳...
    11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水处理系统中有机酸与四环素竞争二价金属阳离子配体的关系,以及有机酸-二价金属配体如何来调节二价金属阳离子对四环素形态的影响,影响细菌对四环素的生物利用度,为系统中四环素形态分布和四环素抗性基因的激发及其抗性细菌群的富集提供分析依据,该文通过调节不同有机酸(柠檬酸、腐殖酸)及其二价金属阳离子(Mg2+和Ca2+)配体处理中的可溶性四环素浓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 表明,5 mmol/L二价金属阳离子对四环素络合效果强于20 mmol/L,且Ca2+的作用效果要稍微强于Mg2+,使得水体中四环素浓度降低.适量的有机酸不仅与二价金属阳离子竞争四环素,也显著提高了水溶性四环素浓度,柠檬酸及腐殖酸的最佳调控浓度分别是20 mmol/L、20 mg/L.此时,20 mmol/L、20 mg/L的柠檬酸、腐殖酸,使水体可溶性四环素浓度最佳.尽管如此,过量的有机酸-二价金属配体调节四环素形态效果反而下降,进而降低了可溶性四环素浓度.

    四环素有机酸四环素形态有机酸-二价金属配体

    生物粉末活性炭对二级出水中抗性基因转移扩散的影响

    孙丽华童浩阳兵兵高呈...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生物粉末活性炭(BPAC)是否能促进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转移扩散的相关问题,文章采用模拟水环境的方式,考察在投加BPAC的情况下,污水厂二级出水中ARGs的浓度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并且探究了其在不同时间、pH值和温度条件下,对水中ARGs浓度和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的影响.结果 发现,二级出水在投加BPAC后,水中ARGs浓度会降低,但同时微生物也会促进ARGs的扩散增加;水中的微生物种群丰度和多样性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长;低温环境(4℃)和碱性环境(pH--9)更有利于ARGs的转移扩散.研究表明,BPAC对二级出水中ARGs的转移扩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效果也受时间、环境等状况的限制和影响.

    环境工程学抗生素抗性基因生物粉末活性炭微生物种群转移扩散

    水中磺胺甲(噁)唑和磺胺嘧啶的γ辐照降解研究

    李涌吴家堡何亮刘国卿...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了水溶液中磺胺甲(噁)唑(SMX)和磺胺嘧啶(SD)的γ射线辐照降解,考察了吸收剂量、初始浓度、溶解氧和pH值条件对SMX和SD降解的影响.结果 表明,γ辐照可有效降解水中的SMX和SD,其降解率和矿化程度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较低的初始浓度和中性溶液条件有利于SMX和SD的辐照降解;溶解氧可使降解受到一定的抑制,强酸和强碱环境均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在pH为6.5的条件下,初始浓度为5 mg/L的SMX和SD溶液分别受到5kGy和1.5 kGy的辐射照射时,SMX和SD被完全降解转化,研究结果可为水体中抗生素的辐照降解提供技术参考.

    γ辐照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降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