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技术

袁道先

月刊

1003-6504

hjkxyjs@126.com;bjb@hbepb.gov.cn

027-87643502

430072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环境科学与技术/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和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和技术类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登环境保护领域内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蚯蚓联合狗牙根对复垦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鲁福庆王兴明储昭霞范廷玉...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是限制复垦土地后续利用的原因之一.为研究蚯蚓-狗牙根联合作用对复垦土壤重金属的影响,文章采用室内土柱实验,设置2种覆土厚度(50cm(L组)、70cm(H组)),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Cr、Cu、Pb、Zn含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单独接种蚯蚓(E)、单独种植狗牙根(C)和蚯蚓-狗牙根联合(CE)均能降低覆土pH值和覆土总Cr、总Cu、总Pb和总Zn含量,提升土壤OM、TN、TP含量,其中CE处理降低重金属总量效果更显著.E处理能够提高土壤有效态重金属,C和CE处理均能降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总Cr、总Cu、总Pb和总Zn在L组中较H组各处理降低效果更明显,有效Cr、Zn含量仅在CE处理是H组中降低效果优于L组.冗余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和OM是影响覆土重金属的主要因子.接种蚯蚓能够通过影响土壤中pH、OM含量,进而对狗牙根土壤中重金属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蚯蚓-狗牙根联合应用于复垦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蚯蚓狗牙根复垦土壤重金属

    乌鲁木齐市土壤微量元素沿城市化梯度带含量及污染评价

    娜珠盼·斯德克江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杨秀云李新国...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城市化对城市土壤环境安全的影响,该文从新疆乌鲁木齐市典型的城-郊-乡梯度带采集77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其中As、Cd、Ni、Pb、Hg、Cu、Zn、V和Co等9种微量元素含量,利用地质累积指数(Igeo),对比分析沿城-郊-乡梯度带土壤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中Hg与Cd元素在城区、郊区和乡村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超出新疆土壤背景值,其他7种元素在3个梯度带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均低于相应背景值;(2)从平均值来看,表层土壤中As元素呈现"郊>城>乡"的变化趋势,Cd元素呈现"城=郊>乡"的变化趋势,Ni、Pb和V等3种元素呈现"城>郊>乡"的变化趋势,Hg、Cu、Zn和Co等4种元素呈现"城>乡>郊"的变化趋势;(3)各梯度带土壤中Hg元素污染水平最高,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其次为Cd元素,表层土壤Hg污染值得重视.(4)Cd、Ni、Pb、Zn、V和Co等6种元素Igeo值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在研究区南部城区出现Igeo值较高.As、Cu和Hg等3种元素在各梯度带均出现Igeo高值区.整体上,表层土壤中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沿城市化梯度带呈现下降趋势.

    城-郊-乡梯度带土壤微量元素污染乌鲁木齐市

    土壤镉环境行为对水分管理模式的响应差异

    柳小兰方慧王道平张清海...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碳酸盐岩地区发育的石灰性水稻土在不同水分管理模式(60%田间持水量、淹水与干湿交替)下,外源Cd进入土壤中的形态随时间的动态响应差异,该文以石灰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模拟3种水分环境条件,通过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Cd的5种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各个时期Cd形态分布中铁锰氧化态所占比例最高;整个培养期间,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的可交换态Cd含量变化幅度较小,此外,90%以上有机结合态Cd所占比例较其他4种形态较低;外源Cd进入石灰性水稻土后,60%田间持水量比淹水和干湿交替条件下相对容易达到稳定的状态.研究中石灰性水稻土中Cd的各形态对水分管理模式的响应差异不明显,土壤重金属形态在土壤各相中的再分配及可利用性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多重因素影响.

    环境行为水分管理重金属碳酸盐岩地区

    镧改性生物炭基材料对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张涵怡彭云霄杨韬谢若兰...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提升砷的修复效果,该文运用盆栽实验探究了镧改性生物炭在不同施加条件下对土壤理化性质、砷的赋存形态的影响,并探究了作物苋菜累积及转运砷的情况.结果显示:加入镧改性材料后,La(OH)3呈条状负载在生物炭表面.在砷污染土壤中,施加镧改性生物炭后,土壤的pH和有机质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且稳定后土壤中砷从有效态向残渣态转化;添加改性生物炭后,作物体内总砷含量下降,由70.47 mg/kg降低至25.25 mg/kg,降幅达到64.17%,并且显著降低了苋菜植株将砷从根部转运到地上部的能力,转运系数从0.55降低到0.068,可食用部分的砷含量也随之明显减少.研究表明,在降低土壤砷生物有效性方面,镧改性生物炭是一种经济、操作简单的原位稳定化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土壤砷污染生物炭化学修复

    植物对多环芳烃应答及代谢的酶系统

    崔月王乔郑瑞卢倩...
    11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是顽固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的一个主要汇集点,植物可以吸收PAHs并将其降解.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及植物-微生物间的互作可以直接或间接降解根际PAHs;植株可通过主动或被动吸收转运PAHs至体内,并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PAHs转化、共轭、区室化至液泡、细胞壁或共质体而解毒.植物酶系统在对PAHs污染的应答与代谢中至关重要,双加氧酶及抗氧化酶等可对PAHs进行修饰并清除氧化应激产生的过量活性氧.该文综述了植物酶系统在PAHs胁迫响应及降解中作用研究的相关进展,以期为植物在PAHs污染土修复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多环芳烃植物修复酶系统

    纳米零价铁修复氯代烃和铬污染场地研究进展

    龙颖钱林波李云桂董欣竹...
    12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零价铁(nZVI)及其复合材料对某些变价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还原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领域.该文系统总结了纳米零价铁双金属、碳负载纳米零价铁、羧甲基纤维素包覆纳米零价铁、矿物负载纳米零价铁、硫化纳米零价铁、纳米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等不同类型的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在氯代烃和六价铬污染土壤、地下水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解析了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对氯代烃和铬的吸附、还原、脱氯机制.最后,指出了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

    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氯代烃六价铬土壤地下水

    微波焙烧磷矿湿法催化氧化脱硫反应条件优化

    姜恩柱姚梅耿娜余倩...
    1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用微波加热技术对磷矿石预处理后进行脱硫,旨在考察微波加热技术对矿浆脱硫性能的强化作用.实验利用微波焙烧对原矿进行焙烧改性处理,考察了SO2浓度为2 500 mg/m3时,SO2进气流量、浆液温度、固液比、氧含量对矿浆脱硫的效果,结果表明:(1)经微波焙烧改性后矿浆脱硫的最佳条件为:气流量500mL/min,浆液温度40℃,固液比7:400(g/mL),氧含量5%.(2)对微波焙烧改性前后的磷矿浆脱除SO2反应活化能进行计算,改性后活化能降低了 12.6 kJ/mol,同比降低了37%,且改性后脱硫效率也显著提高.(3)对矿浆脱硫进行了响应面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浆液温度、固液比、氧含量各因素之间对脱硫率均存在交互影响,其中以固液比与氧含量的交互作用最为明显.

    磷矿微波改性催化氧化湿法脱硫交互影响

    生物炭载体YDcarrier-1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实验研究

    蔡灵锐徐晓妍孙浩魏洲...
    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快速培养优质的好氧颗粒污泥(AGS),作者自主研发了一种生物炭载体YDcarrier-1,在SBR工艺条件下研究了 YDcarrier-1对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及其特性.结果发现,利用YDcarrier-1可快速培养AGS.基于YDcarrier-1的AGS颗粒轮廓清晰、稳定性强,不易破碎;历经35 d的培养,粒径>0.9 mm的大颗粒污泥占比达到30%以上;AGS的平均沉降速度为95.9 m/h,最高可达142.6 m/h,已完成颗粒化的反应器中SV30/SV5为80%左右.基于YDcarrier-1的AGS具有很强的硝化活性反硝化脱氮能力,在SBR工艺中进水450 mg/L的NH4+-N浓度下,TN去除率达到98%以上.YDcarrier-1中速效碳刺激了生物活性、缓释碳具有亲和生物、吸附微生物的作用,同时以难降解的木质纤维素为"骨架"形成生物膜,最终形成更为稳定的AGS.

    生物炭载体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碳源稳定

    厌氧条件下生物铁泥中铁氨氧化现象探究

    俞小军杨珍妮张莉红陈新娟...
    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经过厌氧预处理的生物铁泥作为接种污泥,以氨氮和三价铁为主要营养源,探究在厌氧条件下生物铁泥中的铁氨氧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实验组出现了明显的铁氨氧化现象,NH4+去除率为89.33%,伴随NH4+去除产生的Fe(Ⅱ)浓度最高达到了 751.16mg/L,其氨氮去除率和Fe(Ⅱ)浓度远远高于接种生物铁泥但未投加三价铁的对照组B,对照组B氨氮去除率和Fe(Ⅱ)浓度最后分别仅为26.03%和257.8 mg/L,而只投加三价铁的对照组A未出现NH4+的去除和Fe(Ⅲ)的还原.各影响因素实验中NH4+出水浓度的对数值基本都与其反应时间符合一级衰减动力学模式,其模型拟合校正系数R2在0.784~0.971之间.

    铁氨氧化生物铁泥脱氮影响因素

    污泥与不同添加剂共热解对重金属的影响

    王玉余广炜汪刚汪印...
    163-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聚乙烯塑料(PE)、茶渣(TL)和高岭土(KL)为典型代表,开展高分子材料、生物质材料以及无机材料与污泥(SS)共热解实验,采用BCR连续提取法探究不同添加剂对SS热解生物炭中重金属形态及安全性影响.结果表明:SS中重金属含量高低为Cr>Mn>Zn>Pb>Ni>Cd,100%SS热解生物炭中Cr、Mn、Ni、Zn含量明显富集,Cd和Pb则由于高温热解挥发而下降,且各重金属的残渣态比例均增大;添加PE与SS共热解生物炭中Cr、Mn、Ni、Zn、Cd中残渣态比例进一步增大;添加TL或KL与SS共热解生物炭中重金属固化效果整体略低于PE,故此添加高分子材料更有利于促进污泥生物炭中重金属的固化稳定.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3种添加剂与SS共热解生物炭均属于重金属轻微风险.

    污泥聚乙烯塑料茶渣高岭土重金属形态分析潜在生态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