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技术

袁道先

月刊

1003-6504

hjkxyjs@126.com;bjb@hbepb.gov.cn

027-87643502

430072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环境科学与技术/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和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和技术类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登环境保护领域内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泡沫镍原生过氧化氢类芬顿降解罗丹明B

    谢会东李洁刘宁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芬顿和类芬顿氧化技术在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为避免传统芬顿技术中H2O2储存以及电芬顿的成本高问题,该文以泡沫镍为辅助材料,研究了在无外加电场条件下自发产H2O2的条件和机理,并以F矿为催化剂,研究了降解罗丹明B的活性氧物种和最佳条件.结果 显示:以泡沫镍为辅助材料,在120m in酸性、通氧条件下H2O2浓度可达1 026.2 μmol/L,加入Fe2+可生成·OH,实现对较高浓度的罗丹明B的降解.溶液pH为1.98,Fe2+浓度为0.4 mmol/L,供氧为纯氧条件下,60 min对25 mg/L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99.7%.

    泡沫镍过氧化氢芬顿反应罗丹明B

    US/PS体系降解水中磷酸三(2-氯乙基)酯的研究

    张文静刘亮张磊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超声活化过硫酸盐体系(US/PS体系)对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的降解效果,该文考察了初始pH、PS浓度、超声功率、反应温度及无机阴离子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US/PS体系能有效降解TCEP,且TCEP降解率随pH的降低而增大,随PS浓度、超声功率及反应温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佳条件:初始pH为3、PS浓度为3mmol/L、超声功率180 W,反应温度25℃时,降解率能达到92.2%.部分无机阴离子对TCEP降解存在抑制作用,程度为CO32>HCO3->NO3-.Cl-浓度低于50 mmol/L时,对体系存在抑制作用,超过50 mmol/L表现为促进作用.

    超声过硫酸盐磷酸三(2-氯乙基)酯无机阴离子

    推流反应器流速场对微孔曝气充氧能力的影响

    刘旭阳吴涛康伟昌周小琳...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推流式曝气池内水平流速对微孔曝气充氧能力影响问题,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和溶解氧在线监测设备,研究了推流式反应器内流速场分布变化及其对刚玉微孔曝气器充氧能力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模拟实际推流式反应器中,当断面平均流速从1 cm/s增加到3 cm/s和5cm/s时,低通气量(25 m3/(h·m2),标准大气压下)条件下微孔曝气器的充氧性能提高了2.40%、8.60%,中通气量(37.5 m3/(h·m2),标准大气压下)条件下微孔曝气器的充氧性能提高了1.78%、4.76%,高通气量(50.0 m3/(h·m2),标准大气压下)条件下微孔曝气器的充氧性能提高了1.41%、3.52%;随着断面平均流速的增加,断面底部水平流速逐渐增加,并与微孔曝气器充氧能力呈显著相关性.

    水平流速曝气强度标准氧总转移系数标准氧转移效率流速场分布

    不同载体对MBBR-CAST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娜姜鸿谢学辉孙朋...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向浙江省某市政污水处理厂CAST系统中添加不同载体,构建MBBR-CAST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原位提标改造,并探讨不同载体对MBBR-CAST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改造完成后的CAST系统出水COD、NH3-N、TN和TP均值都达到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3/2169-2018).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MBBR-CAST组合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微生物分类学水平(门、纲、科、属),3种载体污泥和悬浮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MBBR-CAST系统中检出较多参与硝化、反硝化作用的细菌,其中,Ⅰ号改性载体富集较多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Acmetobacter,Ⅱ号改性载体富集较多反硝化菌Thauera和Zoogloea,Ⅲ号改性载体富集较多Lactococcus,而硝化细菌Nitrospira更多地存在于悬浮污泥中.该研究可为今后实际市政污水处理中MBBR载体的选择和CAST工艺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MBBRCAST工艺载体群落结构硝化细菌

    虎杖对水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陈家长赵志祥施羽露史磊磊...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虎杖种植后池塘水质变化和水体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该研究于室外构建了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5%虎杖生态浮床,2017年6-9月持续测定水质,利用Biolog技术分析池塘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结果 表明6-7月生长期间虎杖种植能有效削减池塘水体中TN、TP、Chl.a浓度,在温度较高的8、9月虎杖种植塘TP显著降低(P<0.05);7-9月虎杖种植塘水体微生物AWCD值显著增加(P<0.05),多样性McIntosh和Richness(除9月)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且水体微生物对聚合糖类、氨基酸类、醇类的代谢能力显著提高(P<0.05).在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种植虎杖,可在改善水质的基础上提高水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及对碳源的利用能力.

    罗非鱼虎杖浮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碳源利用

    不同pH下低浓度芘对微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谢平刘慧刚潘泓宇田海林...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选取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pH值梯度(5.0,7.0,9.0),通过添加芘(0.001 5 mg/L)探讨低浓度多环芳烃胁迫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与微囊藻毒素产生情况.结果 显示:在实验设定pH值条件下,低浓度芘胁迫下的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明显促进,毒素产生情况则在不同pH值下作用效果不同:低浓度芘胁迫下的处理组细胞密度均高于对照组,且pH--9.0时,铜绿微囊藻的比生长率最高,其世代时间也最短.低浓度芘胁迫下的处理组叶绿素a含量低于对照组,且pH=9.0和pH=7.0时,叶绿素a的增加明显大于pH=5.0时.低浓度芘在pH=7.0条件下对细胞内、外藻毒素产量表现为抑制作用,在pH=9.0条件下对细胞内、外藻毒素产量表现为促进作用.结果 表明:当水中存在低浓度多环芳烃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及藻毒素产量均会受到pH值的不同影响.因此,在评估富营养化水体中促进藻毒素产生的化学物质的风险时,pH介质条件是不应忽略的因素.

    pH变化铜绿微囊藻微囊藻毒素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脱氮特性研究进展

    陈均利彭英湘刘锋罗沛...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菌能在好氧条件下异养硝化,将硝化产物转化为含氮气体快速脱氮,成为污水生物脱氮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近30年来已分离HN-AD菌株的种类、脱氮特性和代谢途径,重点总结了溶解氧、碳源和温度等条件对HN-AD菌生长和脱氮能力的影响,简述了HN-AD菌实际废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对HN-AD菌的研究重点和技术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代谢途径环境因子污水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康小虎冷艳曾小英李师翁...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研究对于阐明污水生物净化机制、优化工艺条件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在高通量测序技术助力下,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丰度研究工作获得了众多很有意义的研究结果.文章综述了不同污水特征、工艺条件下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丰度的动态变化与污染物去除之间的相关性,讨论了各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理,并提出通过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丰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应用策略,对进一步理解城市生活污水微生物降解机理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污水特征运行参数污水处理效率

    高分子螯合絮凝剂除镉性能研究

    赵燕侠王刚陈学民杨凯...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者由壳聚糖、苯甲醛、二硫化碳、氢氧化钠和硼氢化钠为原料,制备出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剂O-黄原酸化-N-苄基壳聚糖(RXCTS),研究了其对水样中Cd2+的去除性能,文章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RXCTS处理含Cd2+水样的最佳絮凝水力条件,并探讨了水样pH值、Cd2+初始浓度、有机配位剂EDTA和柠檬酸钠、共存浊度对RXCTS除Cd2+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RXCTS除Cd2+的最佳絮凝水力条件为:快搅时间1.5 min,快搅速度140 r/min,慢搅时间15min,慢搅速度50 r/min;酸性条件下,pH值越大,Cd2+的去除效果越好;Cd”初始浓度增大,Cd2+的去除率随之升高;EDTA对RXCTS去除Cd2+有抑制作用,而SC在较高的RXCTS投加量下对Cd2+的去除起到促进作用;体系中有浊度存在时可以促进Cd2+的去除;红外谱图表征了RXCTS对Cd2+的去除机理,主要是RXCTS分子链上-OCSS-与Cd2+的螯合作用以及-NH-与Cd2+的配位作用;螯合絮体RXCTS-Cd在强酸性环境中不稳定.

    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含镉废水絮凝沉淀

    多氯联苯生物富集因子的CoMFA模型

    冯惠何红梅陈艳冯长君...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研究了31种多氯联苯在鱼体内生物富集因子(lgB)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根据配体的原子契合叠合,获得具有统计显著性的训练集(含26个化合物)CoMFA模型.此3D-QSAR模型的主成分数为4,交叉验证系数Q2值为0.595,非交叉验证系数R2值为0.901,F检验值为47.551.不仅表现出显著的统计质量,而且还表现出令人满意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45.1%、54.9%.基于CoMFA等高线图,多氯联苯的lgBCF主要取决于氯原子在苯环上的位置,其次才与氯原子数正相关.

    多氯联苯生物富集因子比较分子力场分析三维定量构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