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技术

袁道先

月刊

1003-6504

hjkxyjs@126.com;bjb@hbepb.gov.cn

027-87643502

430072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环境科学与技术/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和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和技术类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登环境保护领域内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齐徐显秀墓空气颗粒物与微生物监测分析

    贺东鹏武发思田恬王江...
    172-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中空气颗粒物和空气微生物是影响文物保存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使用新型便携式无损监测设备对太原北齐徐显秀墓空气颗粒物浓度、空气微生物浓度及壁画表面微生物活性等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17年和2019年墓室内、外PM2.5比值(I/O)均值分别为0.71和0.34,PM10 I/O均值分别为0.41和0.44,墓室空气颗粒物浓度低于外环境.墓室生物气溶胶荧光强度与墓室PM10和PM2.5均呈极显著相关.墓室壁画表面活性微生物浓度显著高于墓道,且不同颜料表面活性微生物浓度差异显著.人为扰动导致墓室内颗粒物浓度及微生物浓度高于外环境,保护棚对外环境颗粒物和微生物有一定的隔离和缓冲作用,墓室内壁画赋存环境总体良好.生物气溶胶浓度监测、活性微生物三磷酸腺苷荧光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为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微生物快速监测分析提供借鉴.

    墓葬遗址空气微生物空气颗粒物快速监测文物保护

    CCUS技术CO2泄漏模拟及生态风险评价

    郭文瑾张一梅栗帅郭晓倩...
    18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是实现大规模碳中和最具潜力的解决方案,然而对其泄漏引发的生态风险的量化研究相对较少,导致风险管理决策效率低下.该研究耦合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SD)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开发了 CCUS封存CO2泄漏的生态风险评估法.采用SSD对陆地生态系统中典型物种的毒性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其基准值,采用CFD对不同场景下的受体暴露浓度开展模拟预测,采用商值法计算生态风险指数,通过Google Earth实现可视化表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表明,在SSD模型中,急、慢性效应数据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Weibull CDF和SGompertz,生态毒性基准浓度值HC5分别为3.25%与0.98%.在模拟的极限泄漏场景中,黄土峁梁地区CCUS示范区生态风险面积受季节风向与风速的影响较大,任何气象条件下均存在一定范围的生态风险分布,高等级生态风险范围最小为160m,实施精准的监测并开展生态风险补偿是必要的.该研究可为CCUS大规模应用潜在的CO2泄漏风险预测及应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CO2泄漏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物种敏感度分布计算流体力学生态风险评估

    零价铁和铁盐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土壤中五氯酚

    赵颖刘萍徐文杰齐文豪...
    19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比较研究了零价铁和亚铁盐2类铁基修复材料对过硫酸盐(PS)处理实际五氯酚(PCP)污染土壤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种铁材料均能促进过硫酸盐氧化降解PCP,Fe2+/PS体系中PCP的降解效果整体优于Fe0/PS体系.PCP的降解速率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提高PS浓度可促进两体系中PCP的降解.随着液固比和铁活化剂用量的增加,体系中PCP的降解效果均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土壤有机质会大量消耗氧化剂,影响污染物的降解.在未来研究及实际应用中,需充分考虑土壤中有机质的消耗,进行氧化剂添加量的评估.研究结果可为实际五氯酚污染场地的修复处理提供理论指导.

    过硫酸钠五氯酚土壤修复铁活化

    根系分泌物及植物对土壤中Cu2+、Cd2+的活化与修复

    何梦帆李中宝陈诚梅平...
    198-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柠檬酸、甘氨酸、麦芽糖3种根系分泌物,采用活化试验,研究单一及复合重金属污染条件下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Cu2+、Cd2+的活化效果,通过盆栽试验,探究紫花苜蓿、白三叶草修复Cu2+污染土壤的潜力.结果表明:单一污染条件下,随着3种根系分泌物浓度的增加,Cu2+、Cd2+的活化率逐渐增加,但其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3种根系分泌物对Cu2+、Cd2+活化效果的大小顺序为柠檬酸>甘氨酸>麦芽糖;复合污染条件下,Cu2+、Cd2+活化率均显著降低;柠檬酸对Cd2+的活化效果优于Cu2+.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分别依靠茎部、茎-叶富集Cu2+,其生物量随土壤中Cu2+浓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或整体下降;白三叶草对土壤中Cu2+的去除率高于紫花苜蓿,但其去除能力随Cu2+浓度的升高受到抑制.

    根系分泌物重金属土壤活化紫花苜蓿白三叶草

    丹汉江流域生境质量对景观格局变化响应

    李亚娇沈昞昕李家科李莹...
    206-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陕西省丹汉江流域的生境质量与景观格局开展研究,探讨二者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为该研究区内生态环境保护与景观规划提供一定参考.以陕西省丹汉江流域1990-2018年土地利用情况为基础,基于InVEST模型、Fragstats景观格局指数测算平台、GEODA空间数据分析软件,评估了该时段内生境质量演化情况,并采用空间自相关理论,揭示了生境质量在空间上的集聚情况以及生境质量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990-2018年间,研究区内景观转化特征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草地三者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对其他景观的挤压,导致了区域内破碎度程度增加;研究时段内平均生境质量指数较高,其在21世纪前处于下降趋势,在21世纪初,随着各生态保护措施的施行,生境质量指数逐渐上升;生境质量空间分异与流域景观类型分布高度重合且具备空间上的集聚特征;随着时序变化,景观格局向多样化、异质化、复杂化和破碎化发展,且生境质量与景观格局间的空间关联性也随之增强.应继续采取生态保护措施,调节景观格局结构,合理规划当地土地利用,充分保障当地生态环境,增进居民福祉.

    生境质量景观格局InVEST模型丹汉江流域空间自相关

    钒钛磁铁矿区农用地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张耀孙刚王琪凌海波...
    217-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鄂东南某钒钛磁铁矿区周边农用地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和水稻糙米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农用地综合质量影响指数平均值为1.5,15.9%点位的土壤受到轻微污染,污染物为V、Cu、Ni、Cd,其中V和Cd分别呈现重度、中度累积;通过主成分分析溯源研究区内重金属污染成因,土壤Cu、Ni、V、Cr、Zn主要来源于钒钛磁铁矿历史开采活动,Pb、Cd来源于化肥农药和畜禽粪便等的施用,As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Hg来源于周边生活污染源;水稻糙米中重金属含量高低为Cu>Ni>Cr>As>无机As>Cd>Pb>V,其中Cu、Cd、Cr含量超过标准限值,水稻对于V的吸收能力要低于其他重金属;根据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健康评价模型分析,糙米中As、Cu、Cr、Cd的重金属复合危害对该地区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男性的健康风险总体略高于女性,儿童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

    钒钛磁铁矿农用地水稻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

    湖北省环境治理能力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刘险朱章林刘哲彭颖...
    226-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治理能力是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开展环境治理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对于识别环境治理能力的现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构建了环境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线性加权法、障碍度模型分析了湖北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和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2016-2019年,湖北省环境治理能力指数由0.365 7提高到0.4052,各行政区域环境治理能力指数空间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但区域差距有缩小趋势.(2)环境治理能力分系统中,环境质量改善能力指数波动下降,环境社会参与能力提升幅度最大.(3)森林覆盖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建成区污水管道密度是主要障碍因子.(4)根据影响因子累计障碍度,可将各行政区域环境治理能力划分为环境质量改善能力制约型、环境治理保障能力制约型、环境公共服务能力制约型、环境社会参与能力制约型4种类型,能够为分区施策提供参考.

    环境治理能力评价影响因素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