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技术

袁道先

月刊

1003-6504

hjkxyjs@126.com;bjb@hbepb.gov.cn

027-87643502

430072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环境科学与技术/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和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和技术类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登环境保护领域内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张家口坝上地区湿地退化特征及风险评价

    庄秋雨王洁蒲晓张玉虎...
    196-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内湿地生态系统变化可反映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精准、客观地做好湿地退化风险评价是湿地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该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坝上4县为研究区,利用1990-2020年多期土地利用和景观指数数据,分析湿地退化特征。通过选取8个指标构建湿地退化风险评价体系,并基于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2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湿地退化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990-2020年张家口坝上地区湿地面积呈明显的退化状态,总面积减少290。79 km2,湿地盐碱化较为严重;模型评价精度结果显示,RF和SVM两种算法的AUC值分别为0。549和0。613,表明SVM模型更适用于该区域的湿地退化风险评价;基于SVM模型湿地退化风险评价结果分析可知,重度退化风险区占比为23。94%,主要集中于研究区西部边缘及中部安固里淖流域;轻度退化风险区占比为22。54%,呈散落分布,多为面积小且破碎度高的季节性湖淖,湖泊间存在河道、沟渠等连通性较好的区域退化风险相对较低;湿地退化影响因素权重分析表明,夜间灯光数据的权重占比最大,达到17。74%,表明人类活动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当地相关部门识别张家口坝上湿地退化风险区域,为维护区域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指导。

    湿地机器学习退化风险评价张家口坝上

    嘉兴市冬季VOCs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熊传芳杨晓霞张颖龙陈建挺...
    206-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于2021年1月1日-2月28日期间对嘉兴市114种VOCs组分进行在线连续监测,分析VOCs浓度水平及组分特征,评估臭氧生成潜势(OFP),通过后向轨迹和特征物种对比值等探讨VOCs的来源,并开展苯系物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嘉兴市VOCs平均体积浓度为38。16×10-9,烷烃、含氧有机物(OVOCs)、卤代烃、烯烃、芳香烃和炔烃分别占比31。05%、20。78%、19。61%、13。56%、12。07%和2。93%,春节期间VOCs平均体积浓度为16。82×10-9。从日变化看,烷烃、烯烃、芳香烃、卤代烃的日变化趋势与VOCs一致,OVOCs呈现波动上升。对OFP进行计算,监测期间烯烃和芳香烃OFP贡献最大,关键活性物种为甲苯、丙烯、间/对-二甲苯、乙烯等,主要受溶剂挥发和机动车排放影响;春节期间烯烃和烷烃OFP贡献最大,关键活性物种为丙烯、反-2-丁烯、顺-2-丁烯等,主要受交通源影响。通过特征物种对评价、后向轨迹和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得出监测期间嘉兴市VOCs受传输和本地排放影响,其中烷烃、卤代烃、烯烃、芳香烃受到区域传输和本地排放共同影响,OVOCs和炔烃主要为本地排放。监测期间,嘉兴市各苯系物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值在安全阈值之内,但苯和间/对二甲苯的致癌风险值超出安全阈值。以上结果可为嘉兴市冬季VOCs污染管控和空气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VOCs臭氧生成潜势健康风险评价后向轨迹嘉兴

    兰州市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

    王凯王瑛
    216-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于非采暖期(2022年6月1日-8月31日)和采暖期(2022年11月1日-2023年1月31日)在兰州市城关区采集了 121个PM2。5样品,并对其中14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采暖期的PM2。5平均浓度((44。1±12。2)μg/m3)约为非采暖期PM2。5平均浓度((20。8±3。05)μg/m3)的2倍,PM2。5中14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浓度在采暖期((4 443±953)ng/m3)远高于非采暖期((2 854±426)ng/m3),其中Al、Ca、Fe、Cu和K是兰州市PM2。5中主要的重金属元素。富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Zn、Se、Cd和Cu在采暖期的EFs值要远远大于非采暖期。正定矩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兰州市PM2。5中14种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扬尘、生物质燃烧和工业生产混合排放(39。1%),其次为工业排放(23。3%)、交通排放(20。2%)和燃煤排放(17。4%)。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所有致癌元素中Cr的致癌风险最高,且在非采暖期和采暖期对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和儿童均存在致癌风险,Mn在采暖期对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和儿童均存在非致癌风险。因此,兰州市PM2。5中的Cr和Mn的排放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对于产生这2种元素的煤炭燃烧排放和电镀、冶金、制革和建筑施工等工业生产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减排监管。总致癌风险和总非致癌风险呈现儿童>成年男性>成年女性的特点。

    兰州市PM2.5重金属源解析健康风险评价

    湖北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框架体系构建研究

    裴云霞张强杨霞张萌...
    225-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北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已取得一定的积极成效,但由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涉及领域较广且存在跨区域性等特点,因此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制度体系和实践探索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该研究立足于湖北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湖北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聚焦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两化"协同发展、项目建设准入等关键环节,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完善配套制度体系,激发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为湖北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转化路径。

    湖北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转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