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技术

袁道先

月刊

1003-6504

hjkxyjs@126.com;bjb@hbepb.gov.cn

027-87643502

430072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环境科学与技术/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和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和技术类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登环境保护领域内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磷源对聚磷污泥和反硝化聚磷污泥微生态影响

    任梦丽赵荔黄绵松张现国...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性污泥微生物活动是去除污染的核心驱动力.该文以7种不同的磷化合物作为单一磷源,对常规活性污泥(O-S活性污泥)和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驯化后的活性污泥(N-S活性污泥)的微生态影响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于2种活性污泥系统,磷酸钠、三偏磷酸钠和三聚磷酸钠的优势菌均为Pseudomonas,经过60 h的培养,其占比分别达到62.33%、61.07%和52.23%(0-S系统)、68.38%和63.41%(N-S系统).磷酸肌酸优势菌由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转变为Pseudomonas,功能基因phoA和phoU丰度大幅度提高,分别达O-S系统的3.52倍和1.54倍.D-葡萄糖-6-磷酸和2-磷酸甘油酸在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活性污泥作用下,其优势菌转变为Rhizobium(7.38%和17.20%).这些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经不同电子受体驯化后,其微生态不同,与碱性磷酸酶相关的功能基因丰度也发生了变化.

    活性污泥磷源电子受体微生态

    以微囊藻为原料制备生物乙醇的试验研究

    刘思路黄莹莹陆金忠雷少庭...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常见的水华蓝藻——微囊藻为对象,文章研究了限氮条件下曝气和光暗周期对微囊藻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并优化了微囊藻制备生物乙醇过程中的水解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限氮条件下,光暗周期为24L:0D、曝气培养能够促进微囊藻碳水化合物的积累,细胞内碳水化合物含量达到60.0%.水解时硫酸浓度0.5%(V/V)、发酵时间24h为微囊藻产乙醇的最佳条件,此时产率为0.277 g/g,发酵效率为90.4%.研究初步显示了微囊藻生产生物乙醇具有可行性,为下一步利用水华蓝藻生产生物乙醇提供了技术参考.

    微囊藻生物乙醇限氮培养水解发酵

    不同C/N进水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雌激素去除的影响

    赵丙辰丁笑寒兰杰陈栋...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实验室内SBR小试试验系统处理不同C/N的人工配水,研究不同C/N进水条件下对COD、NH4+-N、NO2--N和NO3--N等常规污染物及E1、E2和EE2等雌激素去除的影响,并以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SBR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功能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随着C/N的不断升高而升高,出水NH4+-N和NO2-N值随着C/N的不断升高而升高,而NO3--N值随着C/N的不断升高而降低.与C/N为2和11的系统相比,C/N为5和8系统中的微生物丰度较高,但优势微生物所占比重较小.从门的分类来看,4个SBR系统中丰度较高的微生物为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从纲的分类来看,丰度较高的微生物为Actinobacteria、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和Sphingobacteriia;从属的水平看,Thauera含量最高,Thauer、Tetrasphaera、Ornithinibacter、Micropruina、Candidatus Competibacter、Microlunatus随着C/N 的升高而升高,而Tessaracoccus、Candida-tus Microthrix、Acidovorax、Arenimonas、Brevundimonas、Ferruginibacter随着C/N的升高而降低.降解雌激素的功能菌种类,Ea最多,E1次之,EE2最少.无论进水C/N为多少,对E1和E2的去除率均较高,对EE2的去除率则较低,均在80%以下,随着C/N升高,EE2去除率逐步升高,当C/N为8时,EE2的去除率达到了最高75.69%,当C/N为11时硝化细菌的生长被大幅度地抑制,共代谢作用减弱,EE2去除率有所降低,C/N为8时可能是硝化细菌和异养菌都发挥最大作用的最佳平衡点.

    C/N微生物种群结构雌激素

    BPAC-UF对二级出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去除效能研究

    孙丽华朱珺瑶阳兵兵刘烨辉...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采用生物粉末活性炭(BPAC)-超滤(UF)组合工艺去除某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并研究了ARGs在不同分子量区间的分布以及存在形态.结果表明:较直接UF工艺,BPAC-UF组合工艺对二级出水中ARGs和DOC的去除效果更优,组合工艺对tetA、tetC、tetX和sulI的去除量为101.02~1021,对DOC去除率为36.5%;组合工艺对不同类型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好,其对酪氨酸类蛋白质有机物去除率为21.7%,对其他类型有机物去除率均在60%以上;组合工艺膜出水中ARGs主要集中在大于30 kDa分子量区间,并且游离态ARGs浓度高于细胞态ARGs浓度;较直接UF,BPAC-UF组合工艺对细胞态和游离态ARGs的去除效果更好,去除率均在90%以上.

    抗生素抗性基因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分子量分布存在形态

    新型聚苯乙烯生物载体制备及其应用

    杨雪朱秋子苏雅陈靓...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改性新型聚苯乙烯载体,得出最优制备配方;同时将新型载体应用于生物流化床进行水处理性能研究,探究最佳运行条件,并与商业载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优制备配方为苯乙烯取60 mL、致孔剂取30 mL、磁性物质取3 g、生物亲和剂取12 g,最佳条件为水力停留时间2 h、载体含量24%、气水比15:1,此时,10 d完成挂膜,平均载体生物量为0.067 g/个,比好氧速率为25mgO2/(gSS·h);自制载体挂膜时间比商业载体慢3d,水处理效率高于商业载体,生物膜附着力更强,耐冲刷性更好.因此,将改性聚苯乙烯生物载体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聚苯乙烯生物载体生物膜水处理

    南四湖浮游植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的pCCA分析

    胡俊池仕运胡菊香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为了探讨其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文章于2018年5月和9月在南四湖布置了17个采样点进行浮游植物调查,同步采集水样,检测溶解氧、pH、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水化指标,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和偏典范对应分析(partial CCA,pCCA)等多元统计方法,对比研究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季节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2次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204种(属),分属8门;5月和9月浮游植物平均丰度分别为1.10×106 cells/L和1.43×106 cells/L,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21 mg/L和15.02 mg/L,9月生物量显著高于5月.CCA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而采用partial CCA方法在排除季节演替过程的影响后,可以确定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是表征水体污染的高锰酸盐指数.此外,CCA和partial CCA结果存在差异,表明常规CCA分析难以更加精确地辨析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的作用与影响.

    偏典范对应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水质

    酸预活化对负载膨润土吸附磷酸盐的影响及响应优化研究

    何剑伟王蒙王婷婷詹旭...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羟基铝负载膨润土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及酸预活化对负载膨润土吸附性能的影响,文章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动力学方程拟合A113-Bent、H+-Al13-Bent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并通过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原理设计实验,分析pH、反应温度、初始浓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对磷酸盐吸附量的影响.响应面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898,P<0.0001,回归模型显著;3个影响因子皆显著影响Al13-Bent对磷酸盐吸附(P<0.000 1);模型最佳吸附条件下,磷酸盐吸附量实测值为21.18 mg/g,与预测值20.54 mg/g相对偏差仅为1.56%,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实际值.Al13-Bent、H+-Al13-Bent对磷酸盐的吸附均符合Sips等温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Elovich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酸预活化并不能显著增强Al13-Bent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但可提高其初始吸附速率,化学吸附为吸附的主要限速步骤,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酸预活化羟基铝负载膨润土磷酸盐RSM

    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固化初探

    谢炜炫王舒东郝润琴胡根福...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富集盐分和难降解有机物的生活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困难.文章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成分,辅以碱性激发剂和增稠组分配制专用固化剂,对多地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进行了固化试验,固化剂掺量占浓缩液质量50%的前提下,固化后浆体不泌水,固化试样28 d强度可达2 MPa以上,且试样重金属浸出浓度等指标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要求.

    膜浓缩液粒化高炉矿渣固化重金属浸出浓度

    净化挥发性有机物生物滤塔填料研究进展

    李林洲颜玉玺金博强付亚男...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多数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体健康有毒有害,同时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生物滤塔作为一种环保、经济的净化技术在VOCs处理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填料是影响生物滤塔处理能力和运行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整个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填料的研究发展迅速,已从单一的无机和有机填料发展到复合填料的使用.该文介绍了生物填料净化机理,分析了不同类型填料的特点,并对填料改进和改性以及废弃填料再利用等相关研究进行展望,为今后生物填料的改进提出建议和指引方向.

    填料生物滤塔废气处理缓释技术固定化

    以废治废:生物炭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侯欢李祝汪淑廉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炭因其高稳定性、良好的表面特性、发达的孔隙结构、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等特性,在土壤修复和水污染控制等环境治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生物炭应用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生物炭在重金属、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盐的去除和温室气体的固定方面的应用.生物炭常用农作物秸秆、枯枝落叶、脱水后的污泥和底泥等农业和工业废弃物热解而成,却能在环境治理中发挥较大的作用,体现了"以废治废"理念,是一种新型、经济、环保的环境治理技术.

    生物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吸附以废治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