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污染与防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金均

月刊

1001-3865

hkzzs@163.com

0571-87986875;87998967

310007

杭州市天目山路109号

环境污染与防治/Jour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最早创刊的环境保护专业期刊之一,目前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刊源。本刊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规划和预测、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综述、专论、调查报告和经验介绍等。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设备和仪器,报道国内外环境保护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组分垃圾厌氧降解初期的产气规律及恶臭特征

    徐亮邵岩李振山
    523-527,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垃圾单组分(蛋白类和糖类)厌氧降解初期的产气动态规律和恶臭特征.结果表明,糖类物料厌氧降解的累积产气量大于蛋白类物料,各物料的气体排放动态曲线不同,酪蛋白和淀粉物料呈现Monod型曲线,而纤维素物料呈现2次Monod型曲线;蛋白类物料降解产生的恶臭气体成分更丰富,且动态变化曲线有多种形式:硫化氢、磷化氢和硫8的浓度变化曲线呈单峰型,聚硫醚浓度曲线呈S型,挥发性脂肪酸(VFAs)呈Monod型曲线;臭气强度分析结果表明,蛋白类物料产生的臭气强度高于糖类物料.单组分垃圾产气规律和恶臭特征的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效恶臭原位控制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单组分垃圾水解发酵产气挥发性有机物含硫化合物

    超声 — 溶菌酶协同处理强化纺织印染污泥脱水性能研究

    薛飞陈钦郭庆峰李登新...
    528-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泥脱水是实现污泥减量和减容的关键处理工艺.以纺织印染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能量密度和超声时间对超声—溶菌酶协同处理纺织印染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超声能量密度和超声时间能够对印染污泥脱水产生积极作用,且超声预处理的最佳工况为超声能量密度2.0 W/mL、超声时间20 min.在最佳工况下泥饼含水率为62.3%,污泥比阻(SRF)为(3.21±0.12)×1012 m/kg.溶胞效率表现为超声—溶菌酶协同处理>超声处理>溶菌酶水解.污泥经过超声—溶菌酶协同处理后,体积减小近50%,脱水性能明显改善.

    纺织印染污泥溶菌酶超声协同处理

    响应面法优化磷酸改性秸秆生物炭的制备

    崔健李雨平缪恒锋阮文权...
    534-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秸秆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制备改性生物炭,利用基于Box-Behnken中心组合的响应面法对生物炭制备条件进行优化.根据响应面分析,热解温度、保留时间和磷酸质量分数对生物炭的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浸渍比影响不显著;保留时间与浸渍比、磷酸质量分数与浸渍比的交互作用对生物炭吸附能力也有显著影响.根据响应面法获得生物炭制备的最优条件为:热解温度884.32℃、保留时间82.61 min、磷酸质量浓度40.74%、浸渍比1.74,此时生物炭最大碘吸附预测值为1099 mg/g,与验证实验实测结果(1063 m g/g)仅相差3.28%,表明响应面回归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响应面法优化后制得的生物炭具有更高比表面积与总孔容,因此具有更高的吸附性能.

    生物炭磷酸改性响应面法条件优化吸附性能

    电活化过硫酸钠降解四溴双酚A生产废水

    华涛王浩楠李凤祥
    539-542,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溴双酚A(TBBP-A)生产废水含有多种难降解有机物及大量盐类,是极难处理的化工废水.采用外加直流电压活化过硫酸钠的方法预处理TBBP-A生产废水,以总有机碳(TOC)降解率为指标考察有机物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电活化过硫酸钠降解TBBP-A生产废水,pH=2时过硫酸钠浓度对TOC降解情况影响不大,中性或碱性环境下,过硫酸钠浓度是TOC降解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适当提升外加电压有利于促进TBBP-A生产废水中TOC的降解,处理时间宜控制在1.0 h以内,电极介质对于TOC降解的影响总体不大.当外加电压为3.0 V,过硫酸钠质量分数为2% ~5%,pH=2,反应时间为1.0 h左右时,TOC降解率可以达到40% 以上,可见电活化过硫酸钠技术可以作为预处理TBBP-A生产废水的有效手段.

    过硫酸钠电活化四溴双酚A高级氧化

    球磨法制备胶体粒径土壤细颗粒

    刘玉婷胡忻钟来进许钊...
    54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行星式球磨机球磨3种不同类型土壤(南京矿区土、鹰潭红壤和延边黑土)制备胶体粒径土壤细颗粒,探讨了助磨剂的添加及球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一种高效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与直接球磨相比,助磨剂辅助球磨制备的土壤细颗粒粒径小且均一.助磨剂建议选择经济高效的去离子水,土样与助磨剂比例为1g:5.0mL,球磨时间为24h,该方法对3种土样均适用,并且效果相近.以矿区土为例,球磨得到土壤细颗粒平均粒径为152 nm,粒径分布均匀、集中,胶体粒径产出率可达98.67%.

    土壤细颗粒胶体粒径助磨剂球磨

    轻型汽油车颗粒物数浓度排放特征研究

    马超张潇文李倩赵成国...
    547-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全球统一轻型车排放测试循环(WLTC)工况对2种轻型汽油车(汽油直喷(GDI)车 、进气道燃油喷射(PFI)车)进行尾气排放测试,分析其颗粒物数浓度(PN)、粒径分布及排放特征.结果表明:GDI测试车的PN平均排放因子为2.098×1013~2.619×1013个/km,远高于传统PFI测试车的7.486×1011~3.174×1012个/km.PFI测试车排放的PN 50% 集中于粒径小于0.033μm的粒径段,GDI测试车排放的PN 50% 集中于粒径小于0.010μm的粒径段.PFI测试车在40~80 km/h的速度区间内,加速和减速状态下PN的排放速率高于匀速,GDI测试车在0~20、40~80 km/h的速度区间内,加速状态下PN的排放速率高于匀速,在0~20 km/h的速度区间内减速状态下PN的排放速率高于匀速.

    轻型汽油车汽油直喷粒径分布排放特征

    过氧化钙缓释材料对河道水固磷及底泥控磷的机理研究

    夏德春郑翔吕树光郑立新...
    553-557,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聚乙二醇2000(PEG2000)和硬脂酸(SA)包埋粉末过氧化钙(CP)成功制备了CP缓释材料CP@PEG2000-SA.比较了粉末CP和CP@PEG2000-SA对上覆水中溶解性总磷的影响和对底泥中磷酸铝盐(Al-P)、磷酸铁盐(Fe-P)和磷酸钙盐(Ca-P)的影响.结果表明,CP@PEG2000-SA投加量宜为1.8 kg/m2,在CP用量相同的条件下计算得到粉末CP投加量为1.0 kg/m2.投加粉末CP在10 d内上覆水中溶解性总磷浓度迅速降至最低后又上升,而投加CP@PEG2000-SA可以实现35 d内溶解性总磷持续缓慢下降.上覆水中的内源性磷一般来自底泥中Fe-P的释放.投加粉末CP虽能固定Fe-P含量,但起不到长效作用,甚至可能导致Al-P的释放.投加CP@PEG2000-SA可控制氧气释放速率,稳定pH,使得上覆水中溶解性总磷向底泥中的Al-P、Ca-P和Fe-P转化,起到长效抑制底泥中内源性磷向水体释放并同时吸收水体中磷的双重效应,达到了控磷目的.

    过氧化钙缓释材料河道底泥内源性磷控制磷形态水体修复

    主导风向对不规则建筑群街区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战乃岩吕广高政张帅...
    558-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城市道路某段典型的街道峡谷为研究对象,采用ICEM CFD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不同风向对不规则建筑群街区污染物扩散影响.结果表明:(1)北风时,距地10.0 m以下范围是污染物高浓度聚集区.与北风工况相比,西北风时街谷内污染物浓度分布变化较大,沿高度截面上升依次呈连续线状→线状和部分团状→断裂团状.(2)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主干道中的气流绕流作用减弱.通过控制建筑的连续界面诱导街谷中的气流横向绕流,或在临街上游设置合适的开敞空间,以增加来流通风廊道,可有效改善街谷中污染物的扩散.(3)两种风向下每条街道人员停留区内污染物停留时间排序规律相同;不同风向下每条街道人员停留区内污染物停留时间不同,说明风向对每条街道内污染物的影响存在差异,每段街谷内的污染物扩散分布不是孤立系统,而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数值模拟主导风向气流速度污染物浓度

    不同DO下亚硝态氮氧化菌硝化系统N 2O减量化研究

    巩有奎彭永臻
    565-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在富集亚硝态氮氧化菌(NOB)的基础上,考察了DO对连续进水模式下硝化过程中N2O减量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泥氨氧化菌(AOB)和NOB的比耗氧速率(SOUR)分别为(2.36±0.31)、(7.62±0.43)mg/(L·h)条件下,不外加碳源进行小试实验,氨氮均小于1.0mg/L,亚硝态氮均小于0.5mg/L.DO由0.2mg/L增至3.0mg/L过程中,随着DO增加,积累的硝态氮浓度逐渐上升,而累计产生的N2O浓度先上升后下降.DO为0.2 mg/L时,积累的硝态氮和累计产生的N2O浓度最低,可以实现N2O的最大减量化.在进水连续投加氨氮的方式下,氨氮氧化速率不是引起N2O生成的关键步骤,碳源缺乏的情况下NOB硝化系统中低DO可以有效控制N2O的释放.

    DO氨氮氧化速率N2O产生速率硝化/反硝化

    不同种植模式下添加伊利石对污染土壤的修复

    李雅倩高雄飞杨为中孙思哲...
    569-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伊利石与种植模式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了植物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土壤、植物的重金属含量,评价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添加伊利石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枸骨(Ilex cornuta var.fortunei)与绿萝(Epipremnum aureum)间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枸骨抗逆性.添加1%(质量分数)伊利石后,各处理Pb有效态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而Zn有效态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枸骨与绿萝间作模式下,土壤有效态Zn含量显著高于绿萝单种,而与枸骨单种无显著差异.间作模式下,绿萝地上部Pb含量高于单种107.92%,而地下部Pb较单种显著降低19.69%.因此,枸骨与绿萝间作可显著提高绿萝对Pb的转运能力.

    伊利石重金属枸骨绿萝单种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