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工程学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工程学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曲久辉

月刊

1673-9108

cjee@rcees.ac.cn

010-62941074

100085

北京市2871信箱

环境工程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为:“积极促进国内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本刊正在成为连接国内外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领域科研人员、技术开发与推广人员以及广大用户的信息纽带与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江大保护试点城市水环境治理模式及成效

    黄钰铃莫晶骆辉煌杨青瑞...
    286-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流域城市水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成果,全面评估其治理成效,总结城市水环境治理经验至关重要。以长江大保护4个试点城市水环境提质增效工程PPP项目为研究对象,评估城市水环境治理成效。结果表明:管网工程中,各试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标,污水厂进厂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COD)达标率75%,九江和岳阳老旧小区改造后污水收集率为100%,改造后出口管网污水COD明显提升;污水处理工程中,试点城市污水厂处理率均达标,平均水力负荷达标率46。2%,平均COD负荷达标率30。8%,出水达标排放,九江白水湖、芳兰污水厂处理单位污水电耗较高;污泥处理处置工程中,各厂污泥含水率满足合同要求,处理吨水及单位污水COD去除的污泥产生量均较高;生态环境改善方面,试点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大幅削减污染物负荷,但工程影响范围内地表水质均未达标,超标因子为氨氮、总氮、总磷和COD;工程范围内黑臭水体治理达到合同要求,宜昌生态化岸线比例提高38。9%;社会文化贡献方面,试点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取得较好的社会贡献。评估结果对完善水环境治理项目,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长江大保护城市水环境治理成效评估管网污水处理

    中国省际物流业碳排放的空间效应及其传导机制

    刘琦范鑫坤
    298-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流业是我国仅次于工业、建筑业的第三大碳排放源,研究省际物流资源要素的空间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可以为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运用GeoDa软件分析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物流业碳排放时空关联性及其局部空间差异波动性,将STIRPAT模型和EKC模型相结合探究我国省际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空间效应并明晰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碳排放量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省际物流业碳排放聚集分布的二元结构明显,呈现"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的空间分布特征;我国省际物流业碳排放存在空间溢出性特征,对本地区物流业碳排放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的影响因素由强至弱依次为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量、产业规模、基础设施,毗邻地区对其产生正向影响的因素是物流业基础设施;物流业基础设施在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下对碳排放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物流业的产业规模和能源消耗量仅在直接效应下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的空间集聚、区域差异的形成与演变是在省际物流业的产业规模、能源消耗量、基础设施等多种物流业资源要素协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据此提出省际物流业"协同降碳"建议,推动我国物流业的低碳转型。

    物流业碳排放空间效应传导机制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