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卫生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卫生工程
环境卫生工程

齐长青

双月刊

1005-8206

hjwsgc@163.com

022-28365069

300201

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环境卫生工程/Journal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华北联络组及天津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本刊自1993年创办以来,受到了许多专家及同行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期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发行量不断增长,现已发展成为在环境卫生行业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刊登内容:有关国内外环境卫生的科研成果,环卫生设备与设施的设计、技术改造,环境卫生监测技术,以及关于环境卫生的管理、城市市容建设、城市灯光夜景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动态报道等,及出国考察报告、行业标准,我刊立足为环境卫生行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渣土填埋场滑坡风险等级评估——以杭州某渣土场为例

    张帅王帅茸雷孟麟代聪...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渣土围城"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以来最大的障碍之一,渣土场滑坡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渣土场滑坡风险评估的复杂性,建立了一种渣土场滑坡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该方法以定性和半定量的方式将渣土自身特性和滑坡特点考虑在滑坡风险评估的各个物理过程中,构建边坡安全系数与失稳概率等级的对应关系,将边坡失稳概率等级与危害性等级分为极高、高、中、低 4 级,并建立 4×4 的风险等级矩阵;提出贯穿渣土场建设全过程的滑坡风险管控对策,涉及渣土场选址、建设和治理、监测和预警、应急响应 4 个部分;以杭州某渣土场为例详细说明该方法在实际场地中的应用,通过对研究区域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运移距离估计和危害性结果统计,评估了该渣土场在堆填结束后的滑坡风险等级。

    渣土场滑坡边坡稳定性风险评估风险管控

    征稿启事

    8,110,118,封3页

    用于陈腐垃圾处置的精细化筛分工艺——以某垃圾填埋场为例

    黄乃先陈晨孔斌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存量非正规填埋场整治迫在眉睫,原位开挖筛分处置技术由于具有释放土地资源和永久清除潜在污染源的双重优势,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常规筛分处置技术采用的筛分系统较为单一,筛分过程堵塞频率高、筛分质量差、效率低、产能低。以某垃圾填埋场为例,根据该填埋场陈腐垃圾特性,提出 1 种精细化筛分工艺,可有效降低筛分产物含杂率和筛分过程堵塞频率,提高筛分效率和产能。同时分析了目前筛分处置技术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以供同类型垃圾填埋场筛分处置模式参考。

    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精细化筛分三级筛分

    华东地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挖筛分治理工程案例分析

    刘超然江文琛张海静王磊...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堆体快速稳定化+清理挖掘+垃圾筛分+末端分类处置"结合"外运资源化处置"的总体技术路线开展垃圾处理、处置工作。快速稳定化设备运行两个月,甲烷气体浓度范围由 0。01%~20。44%降至 3%以下。降低筛分垃圾含水率可以提高筛分效率,含水率低于 13%比含水率约 30%效率提高 14 个百分点。采用次氯酸钠、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作为渗滤液处置药剂处理废水满足排放标准。腐殖土资源化过程中,40%腐殖土掺烧比可满足GB/T 5101-2003 烧结普通砖MU10 强度等级要求。工程处理垃圾堆体规模约为 1。8×105 m3,总投资约为1。35 亿元。增加垃圾晾晒区域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低含水率垃圾,从而提高垃圾筛分效率和垃圾筛分量。由于垃圾堆体分布不均,快速稳定化时长需要大于理论计算时长。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快速稳定化筛分效率腐殖土资源化

    汽车破碎残留物可燃组分热解过程交互作用研究

    杨航高利俊杨竹胡丽萍...
    21-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热重质谱联用(TG-MS)和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对汽车破碎残留物中典型可燃组分塑料、纺织品、皮革和海绵共热解过程的交互作用进行研究,从热解失重特性、动力学特性和产气特性方面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比较单组分线性加权拟合数据和混合热解实验数据发现,4 种组分间均存在交互作用。纺织品/皮革、海绵/塑料、海绵/纺织品共热解过程活化能平均值较拟合结果分别降低 22。2、25。7、33。4 kJ/mol,海绵/皮革共热解过程活化能平均值较拟合结果增加 7。9 kJ/mol。海绵的参与能够促进混合样品生成更多的小分子气体,皮革、纺织品和海绵共热解会阻碍塑料发生不规则断链反应生成C2H4 和C3H8 等小分子烃类。

    汽车破碎残留物热解动力学交互作用

    不同硅铝比电镀污泥烧制陶粒过程中Zn和Pb的挥发特性

    李晶晶张敏娜李媛唐阵武...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电镀污泥陶粒烧制过程中不同工况条件及固体基质组分下Zn和Pb迁移转化规律,以电镀污泥和页岩为原料开展了不同硅铝比生料的烧制陶粒实验,选取烧结温度为 700、800、900、1 000、1 150℃,停留时间为 8、16、24、32、40 min。结果表明,Zn和Pb的挥发率随着温度升高和反应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当烧结温度为 1 150℃、停留时间为 40 min时,Zn和Pb的挥发率达最大值,挥发率为Pb>Zn。当陶粒原料中硅铝比增大,重金属挥发率减小。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陶粒原料中硅铝比增大,Zn的反应级数和反应活化能均下降,Pb的反应级数和反应活化能均上升。XRD分析结果表明,1 150℃下陶粒中Pb分布较少,可能与Pb氧化物的熔沸点较低有关,而Zn主要以性质较稳定的ZnCr2O4 和ZnGa2O4 结构存在于陶粒中,分布量较大。SEM分析进一步表明,陶粒原料中硅铝比增大,导致了高温下陶粒熔融产生的玻璃相物质增多,对重金属挥发的抑制作用增强。

    电镀污泥陶粒硅铝比挥发

    厨余垃圾厌氧沼渣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徐伟高婷殷进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厨余厌氧发酵技术中厌氧沼渣处理难的问题,以高纯N2 为载气,气体流量为 50 mL/min,选择升温速率 5、10、15、20、30℃/min,热解终温为 850℃,开展了厨余厌氧沼渣热解动力学研究。以 3 种不同热分析方法Flynn-Wall-Ozawa(FWO)、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和Coats-Redfern(CR)综合比较,研究了球磨时间和升温速率对沼渣热解活化能分布的影响规律,并结合CR法对由Popescu法筛选取得的最佳机理函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厨余沼渣的热解过程主要分 3 个阶段进行;CR法计算的活化能数值较为接近实际值,约为 41。32~46。49 kJ/mol;由CR法拟合结果发现,沼渣热解反应机理为三维扩散模型,为厨余垃圾厌氧沼渣热解资源化再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数据。

    厨余沼渣热重分析球磨时间动力学

    北京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厂应急处置涉疫生活垃圾案例分析

    陆广博罗院生艾扬李松...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活垃圾焚烧厂在应急处置涉疫生活垃圾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北京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厂为例,阐述了涉疫生活垃圾应急处置改造工程实际投运后的运行效果。工程实践表明:通过技术改造,该厂涉疫生活垃圾应急处置能力超过 200 t/d,现有的烟气和渗滤液处理系统能够保证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应急处置涉疫生活垃圾后,炉渣吨垃圾产生量降低了 20%;石灰、活性炭吨垃圾消耗量增加了 28%和 32%,同时飞灰吨垃圾产生量也相应增加了 11%。该工程有效保障了北京市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了涉疫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冠肺炎疫情涉疫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厂应急处置改造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冷顶电熔融技术应用探究

    刘天璐张艳春刘强秦谋...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工艺,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量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垃圾围城"的压力进而转变为飞灰填埋的窘迫,因此,飞灰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无废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通过冷顶电熔融技术尝试对焚烧飞灰进行资源化利用处置。通过某 10 t/d冷顶电熔融设备对飞灰、石英砂和助溶剂进行电熔融试运行,分析熔融体重金属及二(噁)英浸出效果,为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冷顶电熔融技术工业化提供基本数据支撑,证实了飞灰冷顶电熔融技术在工艺上具备可行性,以此探讨该技术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冷顶电熔融二(噁)英

    校园餐厨垃圾初期降解生物气溶胶释放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

    刘彦君汤倩格王盛李振坤...
    5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餐厨垃圾处理过程无组织释放的生物气溶胶会对校内学生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研究采用安德森六级采样器及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采集了某大学餐厨垃圾暂存过程的空气样品,通过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分析了其中的可培养和非培养生物气溶胶。结果表明,餐厨垃圾是重要的生物气溶胶释放源,生物气溶胶中真菌浓度(224。78±27。69)CFU/m3 大于细菌浓度(116。95±23。01)CFU/m3 且高于环境背景浓度,即细菌环境背景值为(32。80±3。61)CFU/m3、真菌环境背景值为(54。57±17。24)CFU/m3。粒径分布上,细菌气溶胶主要分布在Ⅰ级(≥7。0 μm),真菌气溶胶在Ⅳ级(2。1~3。3 μm)。细菌气溶胶的优势菌门主要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前者气溶胶化水平较高;真菌气溶胶优势菌门主要有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两者均易气溶胶化。健康风险方面,呼吸与皮肤接触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可满足美国环保署规定的最大可接受水平;但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镰刀菌属(Fusarium)的年感染风险和疾病负担均高于相应的基准值。

    餐厨垃圾生物气溶胶群落结构气溶胶化指数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