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卫生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卫生工程
环境卫生工程

齐长青

双月刊

1005-8206

hjwsgc@163.com

022-28365069

300201

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环境卫生工程/Journal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华北联络组及天津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本刊自1993年创办以来,受到了许多专家及同行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期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发行量不断增长,现已发展成为在环境卫生行业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刊登内容:有关国内外环境卫生的科研成果,环卫生设备与设施的设计、技术改造,环境卫生监测技术,以及关于环境卫生的管理、城市市容建设、城市灯光夜景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动态报道等,及出国考察报告、行业标准,我刊立足为环境卫生行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高厨余垃圾填埋场填埋气高效收集方法

    陆雨峰李鹤罗鹏刘晨旭...
    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高厨余垃圾填埋后降解和填埋气产生速度快的特点,提出了填埋气高效收集方法,包括源头密闭、集气设施、集气管网、引风设施、预处理设施和利用设施等 6 个环节的技术措施,各项技术措施的处理能力均需要与理论产气量匹配。通过在深圳市下坪填埋场的应用实践表明:填埋气收集量从 2014 年的 6 413 m3/h上升至 2019 年的 45 500 m3/h,填埋气收集率从 23%提升至 94%,实现了填埋气的高效收集,减少了无序逸散造成的环境问题。

    垃圾填埋场高厨余垃圾填埋气高效收集技术

    存量垃圾理化特性及不同处置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

    孟凡跃李砚王艳明
    175-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长三角地区(东台市、马鞍山市、南京市、扬州市)的 4 座垃圾填埋场为例,探究了存量垃圾的理化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碳排放因子法评估了垃圾卫生填埋(现状)、原位封场和开挖-筛分资源化利用 3 种模式下填埋场的碳排放量,分析其中主要碳排放影响因素与碳排放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垃圾总量及其组分直接影响着填埋场的碳排放量。填埋场维持现状模式下,填埋气自然排放的单位质量存量垃圾碳排放量(以CO2 计)为 1。466 t/t;填埋气燃烧处理下单位质量存量垃圾碳排放量(以CO2 计)为 0。516 t/t;填埋气经收集纯化用于发电,填埋场可实现"碳中和"。原位封场模式下填埋气燃烧处理时,单位质量存量垃圾碳排放量(以CO2 计)为0。470~0。505 t/t;填埋气用于发电可实现填埋场碳减排。垃圾开挖-筛分资源化模式下,材料再利用相较能源回收方式更有利于填埋场碳减排,不同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垃圾成分中可回收物、轻质可燃物等的含量。研究结果可为填埋场碳排放量评估及填埋场治理提供数据依据。

    填埋场存量垃圾理化特性碳排放

    某环境园安全与环境智慧平台2.0构建和应用

    杨建锋张焕伟王凤侠戴世金...
    184-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垃圾处置环境园管理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线监测和智慧化监管已获得运用。在某环境园智慧管理平台 1。0 版本建设和 3 a运行的基础上,迭代升级形成了 2。0 版本,扩展了告警、环境监测、园区运营监管等模块。经过持续运行,获得和积累了大量数据,并在堆体位移和沉降监测、堆体水位监测、堆体温度监测、山体边坡滑移告警以及园区日常运营管理等方面获得了数据应用,成效显著。

    垃圾处置环境园智慧管理平台数据应用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智慧管理平台构建——以陈家冲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例

    胡骏嵩华承鑫
    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长期管理难题,提出了一种智慧管理平台构建方案。该平台包括运行管理管控系统、污染防治安全管控系统、集中管控平台 3 个子系统,为填埋场封场后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和新思路。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了封场智慧管理平台构建内容。结果表明,在填埋场封场阶段使用智慧管理平台,能实现对填埋场状态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和集中管理,有利于封场修复后的场地利用,也可为其他城市填埋场封场后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管理智慧平台数字化

    前言

    詹良通
    封2,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