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健康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王撷秀

月刊

1001-5914

hjyjk@263.net

022-24333577,24333576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环境与健康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联合主办。于1984年创刊,是环境卫生学专业的学术性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唯一认定期刊)。杂志编辑委员会由国内著名的环境卫生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组成。本刊报道宗旨是:以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全方位促进全国各地环境卫生工作水平的提高。主要读者对象:环境卫生、环境医学、环境保护专业工作者,各大专院校卫生学和环境科学的师生等。主要栏目:述评、专题报告、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监督监测、专业信息、工作交流、卫生标准、综述、讲座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医保大数据的北京市大气污染与循环系统疾病医院门急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研究

    王战熊秀琴周子君李国星...
    565-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北京市大气PM25、PM10、NO2、SO2、CO和O3与循环系统疾病医院门急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 基于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数据,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北京市所有参保医院的门急诊患者信息,采用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ATC)药品词典对药品进行归类,通过门急诊患者的药品使用记录判定其所患疾病分类信息,应用广义相加模型构建大气污染物与循环系统疾病医院门急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 研究期间共有110 186 877人次循环系统疾病医院门急诊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大气PM25、PM10和NO2浓度每上升10 μg/m3,循环系统疾病门诊人次分别增加0.64%(95%CI: 0.24%~1.04%)、0.30%(95%CI:0.06%~0.53%)和1.02%(95%CI:0.34%~1.71%),急诊人次分别增加0.32%(95%CI:0.21%~0.44%)、0.28%(95%CI:0.15%~0.40%)和0.85%(95%CI:0.41%~1.29%).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大气污染与循环系统疾病发生的关联性在女性人群中更强.结论 北京市大气PM25、PM10和NO2浓度上升可显著增加暴露人群的循环系统疾病医院门诊和急诊人次,女性群体对大气污染的不良影响更为敏感,应作为重点保护的易感人群.

    大气污染医保数据循环系统疾病

    PM2.5致大鼠肾脏氧化损伤效应研究

    周晨曦曹燕花李清钊孟春燕...
    571-574,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PM2.5经呼吸道亚慢性染毒模型,探讨PM2.5对大鼠肾脏的氧化损伤效应.方法 将SPF级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PM2.5染毒组(染毒剂量10 mg/kg),每组10只.采用气管注入法染毒,每周1次,连续染毒24周.采用试剂盒测定肾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脏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HE染色对肾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组大鼠肾脏SOD及GSH-Px活力均降低,MD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组大鼠肾脏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检测结果显示,PM2.5染毒组肾脏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2.5染毒组肾脏出现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 PM2.5可致大鼠肾脏发生明显的氧化损伤效应.

    PM2.5肾脏氧化损伤

    信息动态

    574,582,606,611页

    双酚A对雌性小鼠血清性激素及卵巢氧化损伤的影响

    王慧韩萍曹燕花王艳...
    575-578,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酚A(bisphenol A,BPA)对雌性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影响及卵巢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将30只1周龄健康SPF级昆明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玉米油)组和100、200 mg/kg BPA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0.01 ml/g,每天1次,每周连续染毒5d,共染毒12周.测定小鼠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及卵巢细胞活性氧(ROS)的水平;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并计算Bcl-2/Bax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BPA染毒组小鼠血清中E2、P的水平均降低,而FSH的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PA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血清中E2、P的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而FSH的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BPA染毒组小鼠卵巢细胞ROS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PA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卵巢细胞ROS的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BPA染毒组小鼠卵巢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高,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Bcl-2/BAX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PA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卵巢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Bcl-2/BAX值均呈下降趋势.BPA染毒组卵巢颗粒细胞和卵泡的形态结构病理学变化明显.结论 BPA可致小鼠卵巢组织发生明显的氧化损伤.

    双酚A卵巢活性氧细胞凋亡性激素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致小鼠睾丸氧化损伤及维生素E的拮抗作用

    宋鹏李崇尧陈莹莹张也...
    579-582,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isodecyl phthalate,DIDP)对小鼠睾丸细胞的氧化损伤及维生素E的拮抗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包括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维生素E(100 mg/kg)组、高剂量DIDP(150mg/kg)+维生素E(100 mg/kg)组以及4个DIDP染毒组(0.15、1.5、15、150mg/kg),灌胃染毒14d.测定睾丸组织匀浆中的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睾丸组织病理损伤.结果 随着DIDP染毒剂量增加,小鼠睾丸细胞的病理损伤加重,睾丸组织中的ROS和MDA含量上升,GSH含量降低,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15和150 mg/kg DIDP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150mg/kg DIDP剂量组比较,150 mg/kg DIDP+100 mg/kg维生素E组的ROS和MDA含量均有下降,GSH含量上升(P<0.01),小鼠睾丸组织病理损伤相对减轻.结论 较高剂量(15、150mg/kg)DIDP具有引起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作用,维生素E对睾丸组织氧化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减轻了睾丸组织的氧化损伤.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活性氧还原型谷胱甘肽丙二醛氧化损伤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对小鼠肝脏Ca2+-Mg2+-ATP酶和Na+-K+-ATP酶的影响

    马荣爽张睿智黄泓渊谭启跃...
    583-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对小鼠肝脏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80只雌雄各半的健康清洁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纯玉米油)组和0.5、1.0、2.0 g/kg DMP染毒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的方式进行染毒,灌胃体积为10 ml/kg,每天灌胃1次.分别在灌胃20、40d后,每组选择10只小鼠(雌雄各半)测定肝脏Ca2+-Mg2+-ATP酶和Na+-K+-ATP酶的活力.结果 灌胃20d时,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DMP染毒组雄性小鼠肝脏的Ca2+-Mg2+-ATP酶活力以及1.0、2.0 g/kg DMP染毒组雄性小鼠肝脏的Na+-K+-ATP酶活力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2.0 g/ks DMP染毒组雌性小鼠肝脏的Ca2+-Mg2+-ATP酶活力以及2.0 g/ks DMP染毒组雌性小鼠肝脏的Na+-K+-ATP酶活力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40d时,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DMP染毒组雄性小鼠肝脏Ca2+-Mg2+-ATP酶活力无明显变化,0.5 g/ks DMP染毒组雄性小鼠肝脏的Na+-K+-ATP酶活力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DMP染毒组雌性小鼠肝脏的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力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P经口染毒对小鼠肝脏的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力具有干扰作用,雌性小鼠比雄性小鼠更敏感.

    Ca2+-Mg2+-ATP酶Na+-K+-ATP酶肝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基于LASSO方法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城市老年人群金属暴露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

    赵琼晖高二伟赵旭谢宗良...
    586-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城市老年居民尿金属元素水平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方法 基于深圳市某社区医院2017年7月至11月参加免费健康体检≥60岁老年人群(n=2 494,男1 091人,女1 403人),实施1∶1病例对照研究,其中949例高尿酸血症者,按性别和年龄匹配949名无肾小球滤过率异常或肾病者作为对照.病例及对照组人群的健康问卷信息和体检数据完整,并采集点尿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尿中锌(Zn)、砷(As)、硒(Se)、锶(Sr)、镉(Cd)、铅(Pb)的水平.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回归模型用于筛选出多种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较大的尿金属元素,并进一步用logistic回归筛选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男性高尿酸症患者尿Se、Sr和Cd的含量均低于对照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见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与对照组的尿金属元素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尿中六种金属元素中,仅Sr被纳入最优LASSO回归模型,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Sr浓度在Q3(10.06~129.43μg/L)或Q4(>129.43 μg/L)组的男性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均低于尿Sr浓度在Q1组(<36.13μg/L)的男性,OR分别为0.63(95%CI:0.42~0.94)和0.41(95%CI:0.27~0.63).女性中未见尿金属元素与高尿酸血症存在统计学相关.结论 暴露于一定水平的锶是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

    金属高尿酸血症尿LASSO回归模型

    孕期大气颗粒物暴露对儿童哮喘影响的meta分析

    付岭岭提鑫婧王志萍
    591-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期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暴露与儿童哮喘的关系,为减少儿童哮喘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孕期大气颗粒物暴露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研究,根据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Egger线性回归法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 共有11篇文献符合要求并纳入研究,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PM2.5、PM10分别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孕期PM2.5和PM10暴露与儿童哮喘发生的合并OR值分别为1.11 (95%CI: 1.05~1.17)和1.08(95%CI: 1.05~1.12).敏感性分析表明,合并结果较稳健.Egger检验结果显示,纳入的涉及PM2.5和PM10的相关文献均不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P>0.05).结论 孕期大气颗粒物暴露会增加儿童哮喘发生的风险.

    大气颗粒物孕期儿童哮喘meta分析

    冬季天津典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微生物污染调查

    梁雨邱志刚李辰宇王景峰...
    595-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冬季天津市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猪、牛、鸡)粪便微生物污染情况及无害化处理对粪便中微生物的灭活效果.方法 2018年冬季在天津市9个典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采集无害化处理前后的粪便样品共126个,分别采用酶底物法和PCR技术对样品中的指示微生物(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和致病微生物(沙门菌)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不同种类粪便中指示微生物数量基本呈现出猪粪>鸡粪>牛粪的规律,无害化处理后指示微生物的数量显著降低,3种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指示微生物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在牛粪与鸡粪中均检测出沙门菌.经无害化处理后,3种畜禽粪便的粪大肠菌值均不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7959-2012)中的相关规定.结论 本次调查的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集约化畜禽养殖无害化处理粪便指示微生物致病微生物

    2008-2017年兰州市气象因子与流感发病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

    李盛王金玉李普冯亚莉...
    599-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兰州市气象因子与流感发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兰州市2008-2017年流感逐日发病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气象因子对流感发病的影响.结果 2008-2017年兰州市共报告流感4 866例,男女性别比为1.21:1;以6~14岁儿童发病例数最多,占34.03%;流感发病高峰主要在冬、春季.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流感日发病例数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呈负相关(rs值分别为-0.232,-0.066,-0.087,P<0.05),与风速呈正相关(r=0.056,P<0.05).DLNM拟合结果显示,以日均气温11.22℃为参照,气温为33℃、lag 1时RR值最高,为2.70(95%CI:0.41~17.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日均相对湿度50%为参照,相对湿度为0%、lag0时RR值最高,为7.70(95%CI:1.33~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日均风速1.25 m/s为参照,风速为0m/s、lag 14时RR值最高,为3.24(95%CI:0.86~5.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象因子与流感发病风险关系的总体效应显示,日均气温在-6~0℃和12~20℃时的RR值均>1(P<0.05),日均相对湿度在26%~39%和51%~69%时的RR值均>1(P<0.05),日均风速在0~2 m/s时的RR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象因素是影响兰州市流感发病的重要因素,流感发病风险在低温和低湿环境时相对较高.

    气象因子流感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滞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