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健康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王撷秀

月刊

1001-5914

hjyjk@263.net

022-24333577,24333576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环境与健康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联合主办。于1984年创刊,是环境卫生学专业的学术性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唯一认定期刊)。杂志编辑委员会由国内著名的环境卫生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组成。本刊报道宗旨是:以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全方位促进全国各地环境卫生工作水平的提高。主要读者对象:环境卫生、环境医学、环境保护专业工作者,各大专院校卫生学和环境科学的师生等。主要栏目:述评、专题报告、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监督监测、专业信息、工作交流、卫生标准、综述、讲座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出生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暴露对成年后大鼠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

    许肖肖高娜张立颖胡瑞霞...
    659-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出生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暴露对成年后大鼠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健康成年SPF级妊娠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玉米油)组和2、10、50 mg/kg DEHP染毒组,每组8只.于妊娠第14天(G14)~G19,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日1次.采用Luminex液态芯片测定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垂体GHRHR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0、50 mg/kg DEHP染毒组雄性大鼠血清GH的水平降低,而50 mg/kg DEHP染毒组雌性大鼠血清GH的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DEHP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血清GH的水平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各剂量DEHP染毒组不同性别大鼠垂体GHRHR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生前DEHP暴露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轴,主要通过降低雄性子代大鼠血清GH水平和升高雌性子代大鼠血清GH水平影响大鼠的生长发育.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4种典型个人护理品有效成分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及联合毒性

    高礼袁涛王文华
    663-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4种典型个人护理品有效成分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及联合毒性作用.方法 将嗜热四膜虫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3-(4-甲基苯亚甲基)-樟脑(4-MBC)、二苯甲酮-3(BP-3)、三氯卡班(TCC)和三氯生(TCS),其中,4-MBC、BP-3的终浓度均为0.001、0.01、0.1、1.0、5.0、10.0、15.00 mg/L,TCC的终浓度为0.001、0.01、0.1、0.25、0.50、0.75、1.0 mg/L,TCS的终浓度为0.001、0.01、0.1、1.0、1.5、2.0、4.0 mg/L,并设置对照组(0.1% DMSO),30℃暴露24h,测定细胞浓度并计算半数抑制效应浓度(EC50).根据毒性单位(TU)法将4种化合物两两组合形成6组混合体系,即4-MBC+BP-3、4-MBC+TCC、4-MBC+TCS、BP-3+TCC、BP-3+TCS和TCC+TCS.并按照等毒性设置6个暴露浓度,即总TU依次为0.1、0.2、0.4、0.8、1.6和3.2,同时设对照组(0.1% DMSO).联合毒性分别采用浓度相加(CA)模型和独立作用(IA)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4-MBC、BP-3、TCC和TCS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均存在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24 h-EC50值分别为5.125、7.544、0.295、1.063 mg/L.二元混合体系中,4-MBC+BP-3、4-MBC+TCC、4-MBC+TCS和TCC+TCS组符合CA模型,联合毒性表现为相加作用;4-MBC+BP-3、BP-3+TCC和BP-3+TCS组符合IA模型,联合毒性判别为独立作用;其中,4-MBC+BP-3的联合毒性既符合CA模型,又符合IA模型.结论 4种典型个人护理品有效成分对嗜热四膜虫均存在生长抑制作用,CA模型更加适用于预测这类新兴污染物的联合毒性.

    紫外防晒剂三氯生三氯卡班生长抑制联合毒性嗜热四膜虫

    亚砷酸钠对人永生化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组蛋白H3K9me2及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HDM2A和JHDM2B表达的影响

    张安柳唐顺芳李昌哲赵华...
    667-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亚砷酸钠对人永生化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组蛋白H3K9me2及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HDM2A、JHDM2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HaCaT细胞暴露于含终浓度分别为0.00(对照)、2.50、5.00、10.00μmol/L亚砷酸钠的DMEM高糖培养基染毒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的JHDM2A、JHDM2B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3K9me2修饰水平和JHDM2A、JHDM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00、10.0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HaCaT细胞H3K9me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亚砷酸钠剂量与H3K9me2蛋白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98).各亚砷酸钠染毒组HaCaT细胞中JHDM2A和JHDM2B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砷酸钠可以诱导组蛋白H3K9me2表达降低,但不能改变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HDM2A和JHDM2A的表达水平,JHDM2A、JHDM2B可能不参与砷致HaCaT细胞组蛋白H3K9me2的去甲基化作用.

    亚砷酸钠HaCaT细胞H3K9me2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HDM2A、JHDM2B

    急性砷暴露对C57BL/6J和129X1/SvJ小鼠肝脏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周若楠武瑞瑞陈欣徐晓航...
    671-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常用近交系品系C57BL/6J(B6)和129X1/SvJ(129)小鼠急性砷暴露后肝脏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差异.方法 将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野生型B6和129小鼠各18只按体重随机分别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24 h),亚砷酸钠(5 mg/kg)染毒后6h、24h组,每组各6只.采用一次性灌胃方式进行染毒,采用ELISA法检测肝脏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以及砷甲基化相关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etase,MTR)、砷甲基转移酶(CYT1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亚砷酸钠处理后6h的129小鼠肝脏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亚砷酸钠处理后24 h的B6小鼠肝脏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础水平下,129小鼠肝脏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高于B6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砷酸钠处理后24h时,129小鼠肝脏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低于B6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亚砷酸钠染毒后24 h的B6小鼠肝脏中DNMT1、DNMT3a、DNMT3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而亚砷酸钠染毒后6h的129小鼠肝脏中DNMT1、DNMT3a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水平下的129小鼠肝脏中DNMT1、DNMT3a、DNMT3b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亚砷酸钠染毒后24 h的129小鼠肝脏中DNMT3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B6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亚砷酸钠染毒后24 h的B6小鼠肝脏中MTHFR、MTR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亚砷酸钠染毒129小鼠肝脏中MTHFR、MTR、CYT19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基础水平下的129小鼠肝脏中MTHFR、MTR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亚砷酸钠染毒后6h的129小鼠肝脏中MTHFR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B6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亚砷酸钠染毒可升高B6小鼠肝脏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以及DNA甲基转移酶和砷甲基化相关酶蛋白的表达,而降低129小鼠肝脏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以及DNA甲基转移酶和砷甲基化相关酶蛋白的表达.

    亚砷酸钠DNA甲基化DNA甲基转移酶砷甲基化C57BL/6J小鼠129X1/SvJ小鼠

    低剂量饮水砷亚慢性暴露对大鼠内分泌的影响

    夏雅娟郭志伟刘建平崔娜...
    676-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饮水砷亚慢性暴露对大鼠的内分泌干扰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05、0.1、0.2、0.4 mg/L砷染毒组,每组20只,经饮水砷染毒110和194 d(雌雄各半)时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IGFBP1)、糖皮质激素受体(GR)、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维甲酸五个指标的含量.结果 染砷110d雄鼠各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鼠0.05、0.1μg/ml组维甲酸水平低于0.2和0.4 μ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砷194 d雄鼠各砷染毒组血清MR水平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 μg/ml组雄鼠血清维甲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砷染毒组雌鼠维甲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慢性低剂量砷暴露对SD大鼠具有潜在内分泌干扰作用.

    大鼠内分泌维甲酸

    锰铅镉复合暴露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毒性作用

    徐怡璐吴彬石倩倩韦兰成...
    679-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重金属复合暴露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的毒性效应.方法 将SK-N-SH细胞分别暴露于空白培养基(对照)和氯化锰(125、250、500、750、1 000、1 500、2 000、4 000、6 000μmol/L),乙酸铅(500、750、1 000、l 500、2000、2 500、3 000 μmol/L),氯化镉(5、10、15、20、30、40、60、80μmol/L)单一及二元、三元复合溶液24、48、96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锰、铅、镉的药物抑制浓度(IC).其中,二元、三元复合溶液的浓度均为相应金属IC10、IC20、IC30、IC50的等毒效应比混合,分别用毒性单位法、混合毒性指数法对毒性效应进行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锰、铅、镉单独染毒不同时间SK-N-SH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除500 μmol/L铅染毒24、96 h组和5μmol/L镉染毒24、48 h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锰、铅、镉单独染毒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SK-N-SH细胞的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三种金属对SK-N-SH的细胞急性毒性依次为镉(IC50: 38.728 μmol/L)≥锰(IC50:442.739 μmol/L)≥铅(IC50:1 624.850μmol/L).同一金属不同染毒时间的IC50排序均为96 h<48 h<24 h.锰和镉复合暴露对SK-N-SH细胞的联合毒性在24 h均表现为拮抗作用,在48 h均表现为协同作用;96 h在毒效应为IC10、IC20时均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在IC30、IC50时均表现为协同作用.镉和铅对SK-N-SH细胞的联合毒性在24h毒效应为IC10、IC20、IC30时均表现为拮抗作用,在IC50时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在48 h毒效应为IC10时表现为拮抗作用,在IC20、IC30、IC50时均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在96 h时均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铅和锰对SK-N-SH细胞的联合毒性在24、96 h毒效应为IC50时分别表现为简单相加、协同作用,其余均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锰、铅、镉对SK-N-SH细胞的联合作用在24、96 h时均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48 h时在IC10、IC20、IC30均表现为协同作用,在IC50时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结论 三种金属对SK-N-SH细胞的毒性均表现为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的趋势.金属复合暴露呈现复杂的毒性效应,毒性效应与特定的金属组合、暴露时间、暴露浓度密切相关.

    联合毒性效应神经毒性SK-N-SH细胞

    海藻糖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急性经口毒性及不同种属动物急性经皮毒性的比较

    王超石莹张宏伟阮鸿洁...
    685-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一种拟用作化妆品的化学原料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 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测定海藻糖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经口毒性(染毒剂量为46.4、100、215、464 mg/kg);家兔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染毒剂量为10.0、21.5、46.4、100 mg/kg)和豚鼠急性经皮试验(染毒剂量为2180 mg/kg)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染毒剂量为0.5 g)来评价海藻糖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经皮肤吸收和短期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结果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显示,海藻糖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经口对雄性、雌性小鼠的LD50分别为200、171 mg/kg,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于中等毒级.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显示,其经皮对雄性、雌性家兔的LD50分别为31.6、43.0 mg/kg,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于高毒级.豚鼠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于微毒级.家兔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由于样品经皮毒性太强,动物于第4天全部死亡.结论 海藻糖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经皮毒性大于经口毒性,用作化妆品原料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海藻糖羟丙基三甲基氯化胺化妆品原料安全性急性经皮毒性急性经口毒性

    阿魏酸对大气PM2.5诱导哮喘大鼠氧化损伤和TGF-β1/Smads信号通路改变的拮抗及机制研究

    王一如周艳丽劳文艳赵晓红...
    688-692,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魏酸(ferulic acid)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加重哮喘大鼠呼吸道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干预机制.方法 SPF级12周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哮喘模型组、PM2.5染毒组(6.0 mg/kg)、阳性对照组(6.0 mg/kg PM2.5+0.1mg/kg地塞米松)、PM2.5+阿魏酸低剂量组(19.4mg/kg)、PM2.5+阿魏酸中剂量组(38.8 mg/kg)、PM2.5+阿魏酸高剂量组(77.6mg/kg),以卵清蛋白(OVA)皮下注射建模,气管滴注PM2.5,阿魏酸或地塞米松灌胃,OVA雾化,实验连续34 d,以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的含量,以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Smad3、Smad2和Smad7含量,同时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的MDA含量增加,SOD活力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PM2.5染毒组血清的MDA含量增加,SOD活力降低(P<0.05);与PM2.5染毒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PM2.5+阿魏酸低、中剂量干预组血清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力升高;PM2.5+阿魏酸低、中剂量干预组血清MDA含量均低于PM2.5+阿魏酸高剂量组,PM2.5+阿魏酸中剂量组血清SOD活力高于PM2.5+阿魏酸高剂量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TGF-β1、Smad2、Smad3含量增加(P<0.05),而Smad7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PM2.5染毒组肺组织TGF-β1、Smad3含量增加(P<0.05);与PM2.5染毒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PM2.5+阿魏酸低、中剂量组肺组织TGF-β1、Smad2、Smad3含量降低(P<0.05),Smad7含量增加(P<0.05);PM2.5+阿魏酸低、中剂量组肺组织Smad7含量均高于PM2.5+阿魏酸高剂量组(P<0.05).结论 表明一定浓度的阿魏酸能够有效拮抗PM2.5对哮喘大鼠呼吸道损伤作用,可以通过减轻氧化损伤,重新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发挥保护作用.

    哮喘大鼠细颗粒物(PM2.5)阿魏酸呼吸道损伤机制

    中国23城市PM2.5载带典型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谢忱杨文张文杰李伟...
    693-702,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目前国内PM2.5污染较重,载带的大气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影响较重且污染水平不清的现状,探讨我国城市PM2.5载带典型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收集并整理了2003-2015年间23城市PM2.5载带重金属的质量浓度数据,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方法对这些城市PM2.5载带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估,并应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这些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 PM2.5载带的重金属污染较重,Cd和Pb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表明,Cr、Mn、Pb、As、Cd、Cu、Ni对人群无非致癌风险,As、Cr(Ⅵ)、Cd、Ni对部分城市成年男性有较高潜在致癌风险.结论 建议将Cd、Pb、Cr、As和Ni作为优先控制的大气重金属种类.

    金属,重污染特征地质累积指数健康风险评价

    湘江流域土壤高镉地区人群肾损伤调查

    陈娟明迪尧何伟朱晓俊...
    703-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湘江流域土壤高镉地区人群肾健康状况,探索尿镉水平与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择湘江流域某土壤高镉地区常住居民作为暴露组,土壤镉较低地区常住居民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和重金属接触典型症状情况,采集尿液并检测尿中镉和NAG、β2-MG水平.结果 暴露组尿镉水平中位数为5.36μg/g Cr,高于对照组(2.66 μg/g Cr)(P<0.001),且暴露组尿镉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人群肾损伤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暴露组尿NAG活力中位数为10.62 U/g Cr,高于对照组(8.11 U/gCr)(P<0.05),两组人群尿β2-MG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重金属接触典型症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NAG和尿β2-MG异常率随尿镉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趋势<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镉水平与尿NAG活力、尿β2-MG水平及年龄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镉水平的变化仅可显著影响尿NAG活力(B=0.466,P<0.001);而尿β2-MG水平的变化受到年龄的影响较大(B=0.008,P<0.05).结论 长期环境土壤镉暴露将造成人群肾损伤,湘江流域土壤高镉地区人群肾肾功能损伤存在一定风险.

    肾损伤尿镉尿NAG尿β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