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健康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王撷秀

月刊

1001-5914

hjyjk@263.net

022-24333577,24333576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环境与健康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联合主办。于1984年创刊,是环境卫生学专业的学术性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唯一认定期刊)。杂志编辑委员会由国内著名的环境卫生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组成。本刊报道宗旨是:以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全方位促进全国各地环境卫生工作水平的提高。主要读者对象:环境卫生、环境医学、环境保护专业工作者,各大专院校卫生学和环境科学的师生等。主要栏目:述评、专题报告、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监督监测、专业信息、工作交流、卫生标准、综述、讲座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croRNA-23α对氟暴露大鼠成骨肉瘤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及靶基因验证

    杨璐珲陈宣好卢明丽王楠兰...
    753-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23α对染氟大鼠成骨肉瘤(UMR-106)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并验证其靶基因.方法 体外培养UMR-106细胞,分别转染miR-23α的激动剂(mimics)和抑制剂(inhibitor),再以0、80 μmol/L NaF对细胞进行染毒,培养24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23α、Ⅰ型胶原(COL1)、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mRNA的表达水平;培养96 h后利用免疫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COL1、OPN、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胚胎肾细胞(293T),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miR-23α可能的靶基因.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aF组UMR-106细胞miR-23α、COL1、OPN、Run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激动剂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miR-23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COL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Runx2、OPN mRNA表达变化不显著(P>0.05);与抑制剂对照组相比,抑制组miR-23α、COL1、OPN、Runx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激动剂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Runx2、OP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OL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与抑制剂对照组相比,抑制组COL1、OPN、Runx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过表达组比较,过表达+NaF组OP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OL1、Runx2变化不显著;与抑制组比较,抑制+NaF组COL1、OPN、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过表达miR-23α后的293T细胞中双特异性磷酸酶5(DUSP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抑制miR-23α后DUSP5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确定DUSP5为miR-23α的靶基因.结论 miR-23α能促进染氟UMR-106细胞中成骨活性基因的表达:DUSP5是miR-23的靶基因.

    氟化物大鼠成骨肉瘤细胞(UMR-106)miR-23a成骨活性双特异性磷酸酶5

    PM2.5组分对大鼠支气管收缩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王荣廉婷雷畲朵朵
    759-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PM2.5组分对大鼠支气管收缩性受体介导的收缩反应的影响,评价PM2.5组分对支气管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器官培养模型,将1.0 μg/ml PM2.5的水溶性和脂溶性组分与大鼠支气管环培养24h,使用肌张力描记仪检测毒蕈碱受体、5-羟色胺(5-HT)受体和内皮素(ET)受体介导的收缩反应.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支气管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合酶2(NOS2)]mRNA的表达.结果 1.0 μg/ml PM2.5脂溶性组分能明显增加大鼠支气管毒草碱受体介导的收缩反应,支气管收缩量效曲线Emax为(250.4±21.1)%,明显高于溶剂培养组[DMSO培养组,Emax=(147.2±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μg/ml PM2.5脂溶性组分可明显增加内皮素受体介导的收缩反应,ETB受体激动剂S6c所引起收缩量效曲线的Emax为(221.8±10.4)%,明显高于溶剂培养组[Emax=(167.3±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A受体激动剂ET-1所引起收缩量效曲线的Emax为(153.9±12.6)%,明显高于溶剂培养组[Emax=(1 10.4±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培养组相比,PM2.5组分对5-HT诱导的支气管收缩反应无明显增强作用(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溶剂培养组相比,1.0 μg/ml PM2.5脂溶性组分培养24h后,大鼠支气管炎性因子TNF-α、MMP9和IL-Iβ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NOS2和IL-6的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PM2.5脂溶性组分能增加大鼠支气管毒簟碱受体和内皮素受体介导的收缩反应,能增加炎性因子TNF-α、MMP9和IL-IβmRNA的表达,而同浓度的PM2.5的水溶性组分无明显作用.提示PM2.5脂溶性组分在支气管收缩功能和炎性反应中有重要作用.

    PM2.5支气管收缩反应炎性因子大鼠

    被动吸烟对雄性大鼠生精功能及子代成活情况影响

    姚艳玲李林林黄小溪买提娜什·那吾塔依...
    764-767,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00只,按照吸烟剂量分为正常对照组(新鲜空气),低剂量组(10支/d),中剂量组(20支/d),高剂量组(30支/d),每组50只,再根据每组2、4、6、8和12周暴露时长分为5组,每组10只.相应染毒时间结束前一周,各被动吸烟组5只雄性大鼠和5只未接触香烟的成年雌性大鼠,合笼一周.合笼期间,雄性大鼠正常被动吸烟,染毒周期结束,采用HE染色法观察睾丸组织病理结构的改变,分离出的一侧附睾剪碎并进行精子涂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精子计数和精子畸形率的计算.待妊娠雌鼠自然分娩,记录子代出生数量及断乳时的最终成活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分别染毒2周、4周、6周、8周、12周,被动吸烟组的曲细精管管壁变薄,缺乏各级生精细胞及成熟精子;间质细胞增生,间质血管扩张、充血.随被动吸烟时间的延长及剂量的增加精子数量减少,畸形率上升(P<0.05).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及剂量的增加,雌鼠的受孕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被动吸烟能引起大鼠睾丸结构发生改变、精子数量减少及精子畸形率增加,使其不孕不育率上升.

    被动吸烟雄性大鼠生殖毒性

    氟乙酰胺经miR-223及TLR4-NF-KB信号通路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郑冲张人华赵大志刘利亚...
    768-772,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氟乙酰胺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去离子水)组和4.0、6.0、9.0 mg/kg氟乙酰胺染毒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一次性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20 ml/kg.24h后,进行肺损伤评分,测定动脉氧分压(PaO2)以及肺组织miR-223、TLR4、NF-κBp65mRNA和TLR4、NF-κBp65、IL-2、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氟乙酰胺染毒组大鼠肺损伤评分升高,而PaO2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氟乙酰胺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肺损伤评分呈上升趋势,而PaO2水平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氟乙酰胺染毒组大鼠肺组织miR-223、TLR4、NF-κBp65mRNA和TLR4、NF-κBp65、IL-2、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氟乙酰胺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肺组织miR-223、TLR4、NF-κBp65mRNA和TLR4、NF-κBp65、IL-2、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氟乙酰胺可诱导大鼠急性肺部炎症反应,其机制与氟乙酰胺上调miR-223表达和激活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氟乙酰胺miR-223Toll样受体4-NF-κB急性肺损伤

    橙皮素对矽尘暴露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邵琳琳杜春玲陈艳芹张娟...
    773-777,封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橙皮素干预对二氧化硅染尘大鼠肺组织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54只健康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二氧化硅(50 mg/ml)模型组、吡非尼酮(100 mg/kg)对照组和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剂量(400 mg/kg)橙皮素治疗组,每组9只.二氧化硅模型组、吡非尼酮对照组和不同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均给予1 ml二氧化硅溶液(50 mg/ml)一次性经气管灌注造模;24h后,吡非尼酮对照组和各剂量橙皮素治疗组采用灌胃方式进行干预,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天1次,连续28 d;阴性对照组和二氧化硅模型组均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1O、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并进行肺组织肺泡炎及纤维化评分.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二氧化硅模型组、吡非尼酮对照组和各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大鼠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橙皮素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二氧化硅模型组比较,吡非尼酮对照组和各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大鼠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二氧化硅模型组、吡非尼酮对照组和各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IL-1β、TNF-α、IL-4、IL-1O和IFN-γ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橙皮素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肺组织中TGF-β1、IL-1β的水平均呈下降趋势,TNF-α、IL-4、IL-10的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IFN-γ的水平呈上升趋势.与二氧化硅模型组比较,毗非尼酮对照组和各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IL-1β、TNF-α、IL-4的水平均降低,除低剂量橙皮素治疗组IL-1β和吡非尼酮对照组IL-4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高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IL-10的水平和高剂量橙皮素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的IFN-γ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橙皮素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促进抗炎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二氧化硅对肺组织的损伤作用,进而抑制矽肺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

    矽肺二氧化硅橙皮素大鼠肺纤维化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干扰素-γ

    纳米二氧化钛对小鼠卵巢组织中甾醇O-酰基转移酶1与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

    高国栋查固长林蓉蓉吉丽...
    778-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纳米二氧化钛染毒对小鼠卵巢组织中甾醇O-酰基转移酶1 (SOAT1)与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40日龄清洁级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0.5%羧甲基纤维素)组和25、50、100 mg/kg纳米二氧化钛染毒组,每组12只.通过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积为10 m1/kg,每天1次,连续染毒60d.采用基因芯片检测100 mg/kg纳米二氧化钛染毒60d小鼠卵巢组织中类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100 mg/kg纳米二氧化钛染毒60d后卵巢组织SOAT1与STAR基因表达的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各剂量纳米二氧化钛染毒15、30、60d后卵巢组织SOAT1与STAR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以差异值≥13分或≤-13分为筛选标准,在100 mg/kg纳米二氧化钛染毒60d小鼠卵巢中已知功能为类固醇代谢的差异表达基因中,Soat1、Star、Cyp17α1和Cyp11α1表达上调,Cyp2b1、Akr1c19和Cyp2α5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100 mg/kg纳米二氧化钛染毒60d小鼠卵巢中SOA T1与STAR基因实时定量PCR法的检测结果上调(P<0.01),与芯片结果一致.与对照组比较,50 mg/kg纳米二氧化钛染毒60d和100 mg/kg纳米二氧化钛染毒30、60d小鼠卵巢组织中STAR与STAR的蛋白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5);且随着纳米二氧化钛染毒剂量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小鼠卵巢组织中SOAT1与STAR的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纳米二氧化钛暴露通过促进小鼠卵巢组织中SOAT1与STAR的表达,干扰卵巢类固醇代谢.

    纳米二氧化钛卵巢甾醇O-酰基转移酶1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电子烟气溶胶提取物细胞增殖毒性研究

    李典李志华梁俊黄忠辉...
    782-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烟气溶胶提取物的体外急性毒性,为电子烟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电子烟经吸烟机器人抽吸,产生的烟气气溶胶经A(含分子筛滤嘴)、B(不含分子筛滤嘴)不同传输装置后经剑桥滤片捕获,将MEM、DMSO提取剑桥滤片吸附的烟气气溶胶后所得的水、脂溶性气溶胶提取液及烟油原液分别与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HBE)、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三株细胞共孵育24h,以CCK-8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烟油原液对各细胞增殖抑制呈浓度依赖性升高趋势,烟油浓度在21.620~108.1 mg/ml时对MRC-5和CHO-K1产生细胞增殖毒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烟油浓度在10.810~108.1 mg/ml时对HBE产生细胞增殖毒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细胞的 半数抑制浓度(IGo)依次为39.35 mg/ml(MRC-5)<42.69 mg/ml(CHO-K1)<55.91 mg/ml (HBE).B传输装置水溶性提取剂>1.31 mg/ml(用烟油浓度标定)时具有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浓度范围内,各细胞的IC50依次为1.24 mg/ml(CHO-K1)<1.91 mg/ml(MRC-5)<2.08 mg/ml (HBE);IC50比烟油原液低一个数量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传输装置的水、脂提取物及B传输装置的脂提取物对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结论 烟油原液可抑制细胞增殖,加热后产物(即电子烟气溶胶提取物)的细胞增殖抑制能力与传输装置的构造有关,含滤嘴的A装置产生的电子烟气溶胶未见细胞增殖毒性,普通滤嘴B装置的水溶性提取物表现出细胞增殖毒性,且比烟油原液高.3种细胞中,CHO-K1对电子烟气溶胶的毒性最敏感,MRC-5对烟油的毒性最敏感.

    电子烟气溶胶水溶性提取物脂溶性提取物细胞增殖毒性半数抑制浓度

    WK蛋白在转基因抗旱小麦和大肠杆菌中的等同性验证

    吴超李树飞赵淼周庆红...
    786-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作为转基因抗旱小麦安全性风险评价的重要前提,对转基因抗旱小麦中表达的蛋白和大肠杆菌外源表达蛋白进行等同性验证.方法 本研究首先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His-WK融合蛋白,然后提取了对照小麦种子和转基因抗旱小麦种子的总蛋白,最后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蛋白免疫印迹、糖基化修饰检测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分析WK蛋白在转基因抗旱小麦和大肠杆菌中的等同性.结果 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His-WK融合蛋白,并成功进行了纯化;大肠杆菌中表达的His-WK融合蛋白和转基因抗旱小麦的WK蛋白的表观分子量和免疫原性具有一致性;大肠杆菌中表达的His-WK融合蛋白和转基因抗旱小麦的WK蛋白都没有翻译后糖基化修饰;大肠杆菌中表达的His-WK融合蛋白和转基因抗旱小麦的WK蛋白的一级结构具有一致性.结论 本研究验证了WK蛋白在转基因抗旱小麦和大肠杆菌中的等同性,为后续转基因抗旱小麦在营养学、毒理学、致敏性、免疫性等安全性评价研究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转基因抗旱小麦WK蛋白原核表达蛋白等同性验证安全性评价

    保定市区人群秋季工作日户外活动模式研究

    仲少鑫闫宏远牛灿李翠...
    790-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典型空气重污染城市保定市秋季工作日的各类人群户外活动情况.方法 于2017年9--10月,在保定市某人口密集区域(2×2 kim)范围内,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利用调查问卷及活动日志调查了2 134名常住人口的工作日户外活动情况.对4类8组人群[学生(男、女)、室内职业人群(男、女)、室外职业人群(男、女)、非从业人群(男、女)]进行组间人群活动模式数据对比,并基于个体活动强度的时序变化数据进行人群室外空气吸人量累积评估计算,同时与部分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对比.结果 人均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依次为:室外工作者(男性381.2 min/d、女性293.2 min/d)、无业人群(男性332.8 min/d、女性277.8 min/d)、学生人群(男性179.2 min/d、女性187.8 min/d)、室内工作者(男性138.4min/d、女性148.6 min/d).全人群人均交通方式时间花费依次为:步行47.8 min/d、公交车44.9 min/d、电动车20.5 min/d、私家车17.1 min/d、自行车16.5 min/d、出租车3.3 min/d.交通干线是人群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占人群户外活动总时间的47.44%.男性室外工作者的人均室外空气吸入量为7 874.2 L/d,高于其他组人群.结论 不同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的人群活动模式数据存在差异,在进行空气污染物暴露评估及健康风险评估时,直接引用其他研究的人群活动模式数据将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我国在人群活动模式研究领域应尽快完成标准化研究.

    人群时间-行为活动模式微小环境暴露空气污染物暴露

    西南某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人群健康风险评价

    仝双梅侯文娟杨琴秦趣...
    796-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西南某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人群健康风险.方法 于2014年4-8月采集西南某煤矿区土壤,测定其重金属元素Pb、Cd、Hg、As、Cu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对土壤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合美国环保署人体暴露健康风险评价法对土壤重金属健康暴露风险进行评价.结果 除Pb、Hg、As外,研究区土壤中Cd、Cu的平均含量均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02、3.33倍.研究区土壤中5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为91.36,整体处于Ⅰ级轻微生态风险,Cd和Hg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地积累指数评价表明,研究区土壤Cu污染最严重,Pb、Hg、As尚不构成土壤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儿童和成人日暴露剂量均值均为Cu>Pb>As>Cd>Hg,经口摄入是儿童和成人非致癌健康风险和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途径.Cd对儿童的致癌风险指数(CRn)为3.06×10-6,可能存在致癌风险;对成人的CRn为4.94×10-7,不存在致癌风险.As对儿童的CRn为1.24×10-4,存在致癌风险;对成人的CRn为1.79×10-5,可能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As对区域非致癌健康风险(HI)和致癌健康风险(CRy)的贡献率最高.结论 本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整体处于轻微生态风险,Cu、Cd、Hg是土壤污染治理的重点,应防范As的暴露风险,加强预防重金属经口摄入暴露途径对健康的影响.

    煤矿区土壤金属,重污染特征健康风险评价